趙同愛

3.2007年9月被評為青島市優秀教師 3.2008年6月論文《溢滿書香的校園教研》發表在《青島教育》上。 2004年8月,她被學校安排接任一年級的班主任,並擔任數學教研組長和一年級的級部組長。


一、基本情況
趙同愛,女,生於1978年,漢族,大學學歷,國小一級教師,城陽區實驗國小數學教師,教齡13年,班主任工作6年。
二、主要工作業績
㈠主要榮譽:
1.2004年3月評為城陽區"三八紅旗手"
2.2004年9月評為青島市優秀班主任
3.2007年9月被評為青島市優秀教師
㈡主要論著:
1.2005年5月教學設計《我學會了嗎》被編入《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設計與課例一年級上冊》一書,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
2.2006年6月論文《變"越學越難"為"樂學善思"》獲山東省論文評選二等獎。
3.2008年6月論文《溢滿書香的校園教研》發表在《青島教育》上。
㈢公開課、優質課獲獎、科研課題成果:
1.2005年1月舉行區級公開課《一步套用題》;
2.2009年6月舉行區級公開課《倍數和因數》
三、主要事跡
趙同愛同志一直工作在數學教學的一線,教學成績優異。2005年、2009年兩次舉行區級公開課,2008年3月在青島市國小數學公開教研暨"情景串教學課題"城陽結題展示會上進行經驗交流,2009年3月在青島市普通教育研究室進行了課題研究方面的經驗交流。
參加工作以來,她對待工作認真、紮實、勤懇、虛心好學,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無論在懷孕期間,還是患病後,她都能克服困難,堅持給學生上好每節課。工作一段時間之後,趙老師及時為自己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成長途徑――模仿、創新。教育是一門藝術,教無定法。在模仿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特點,針對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趙老師靈活變通地進行了大膽地嘗試與創新,有了自己的新"模板"。六年後,她成為了校、區、市數學教師的骨幹,連年被評為校"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三八紅旗手",2004年3月被評為城陽區"三八紅旗手",2004年9月被評為青島市"優秀班主任",2005年1月還成功舉行了區級公開課。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趙老師從來沒有想過要得到回報,但她對學生卻付出了真摯的愛,是師愛,也有母愛。對於家裡貧困的學生,她經常用自己的錢為他們買來學習用品;對於班裡思想暫時落後的學生,她總是用自己的耐心和愛心去感動學生,並力爭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對於學習上比較吃力的學生,她就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無償地為他們補課,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
2004年8月,她被學校安排接任一年級的班主任,並擔任數學教研組長和一年級的級部組長。這項工作對她來說是一個新挑戰,從未教過低年級的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所有的工作安排。每天迎著朝陽到校,伴著夕陽回家,整整三年了,她把整個級部和自己的班級都管理的井井有條,並且還指導年輕的新教師上過區級和市級課,自己也取得了優異的教學成績,受到學校同事、領導和家長的好評。
新課改、新理念、新教材、新課堂,在全面一新的課改中,趙老師同樣也走到了前列。她所撰寫的論文《立足課本,設疑激思,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獲區一等獎、市二等獎、省三等獎,《淺談對課的再認識》獲市二等獎,《變"越學越難"為"樂學善思"》獲省二等獎,《我與雙語班同行》獲省三等獎,《國小數學教學評價初探》獲省三等獎,《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中進行雙語教學之我見》獲全國三等獎,撰寫的教學案例《我學會了嗎?》被編入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設計與案例》――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一書,2007年4月撰寫的教學設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信息窗1――第二課時》在青島市普通教育教研網上發表。2008年論文《溢滿書香的校園教研》在《青島教育》上發表。
沒有鮮花,沒有掌聲,在這平凡的教師崗位上,她默默耕耘著、收穫著。十年的工作使她深刻體會到,一名優秀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更離不開自己的不斷反思和總結。在反思中總結得與失、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嘔心瀝血勤耕耘,一片丹心育桃林"。在這三尺講台之上,她將勇往直前,讓自己的青春無悔!
由於工作成績突出,趙同愛老師2004年3月被評為城陽區"三八紅旗手 ";2004年9月,被評為青島市優秀班主任;2007年9月,被評為青島市優秀教師。趙同愛老師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政議政,2007年12月當選城陽區第四屆政協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