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巴扎

趕巴扎

去往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城的路上,不斷有毛驢車踩著“嘎達嘎達”的步子,不緊不慢從身邊經過,頭戴小花帽的老漢趕車,車上載著戴花頭巾的婦女,有的還帶著小孩,有說有笑。當地人告訴記者,“今天是周末,老鄉們去趕巴扎(集市)”。 位於新疆中部的阿克蘇地區轄八縣一市,面積13餘萬平方公里,接近安徽省的面積,居住在這裡的200餘萬人口中,維吾爾族占比接近八成,曾是“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

簡介

“趕巴扎”可稱得上是南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一道景觀。像南疆地區很多地方一樣,阿克蘇地區烏什縣聚居著維吾爾族、回族、柯爾克孜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等少數民族,占全縣總人口96%以上。在巴紮上,幾乎能找到所有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土特產和各色小吃。

去往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城的路上,不斷有毛驢車踩著“嘎達嘎達”的步子,不緊不慢從身邊經過,頭戴小花帽的老漢趕車,車上載著戴花頭巾的婦女,有的還帶著小孩,有說有笑。當地人告訴記者,“今天是周末,老鄉們去趕巴扎(集市)”。

位於新疆中部的阿克蘇地區轄八縣一市,面積13餘萬平方公里,接近安徽省的面積,居住在這裡的200餘萬人口中,維吾爾族占比接近八成,曾是“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

毛驢車和機車、小貨車、線路巴士一起,匯集到距縣城東北邊約一公里的巴扎。巴扎入口處,頭戴小花帽的維吾爾族老漢抱著兩隻剛剛“收穫”的大白鵝正往外走,一輛載滿祖孫三代的電動三輪車呼嘯而過,他們好像沒買到什麼“大件兒”,不過臉上都掛著笑容。

每個周日的早晨10點到晚上8點,這裡成為烏什縣老百姓採購生活用品最實惠、最豐富之選,巴扎左手邊,可買到現場宰殺的牛羊,轉身穿過幾米寬排滿鮮蔬瓜果攤位的街道,進入小商品區便可挑選花布、針線等雜貨。當地人估計,每次來趕巴扎的,超過萬人。

巴扎日

現在我們老百姓只要來到巴紮上,就能學到醫療保健、防災減災、家禽飼養、司法訴訟等各方面的科普知識,以前趕巴扎只是為了買東西,現在更多的卻是學知識。”王大媽高興地說道。

在新疆和碩縣城的“巴扎日”上,筆者看到,在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的市場大門前方,整齊地擺放著兩排桌子,桌子上及周邊擺放著許多宣傳資料和展板,上前詢問得知,這是該縣科教局、畜牧局、紅十字會、司法局、社區的幹部在做科普知識宣傳講解。

和碩縣紅十字會副會長白新梅,該縣目前的科普知識“趕巴扎”已形成了常態化,尤其在縣城的“巴扎日”,該縣的眾多部門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巴扎集市人流量較大的地方設立宣傳“廣角”,來為各族民眾提供“組團打包式”服務,優質而常態化的服務受到了各族民眾的廣泛點讚。

新疆去趕巴扎 新疆去趕巴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