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群樁基礎承載機理研究

超長群樁基礎承載機理研究

《超長群樁基礎承載機理研究》,是張喜剛,龔維明編著,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作 者:張喜剛龔維明

叢 書 名:千米級斜拉橋設計關鍵技術著作書系
出 版 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ISBN:9787114078231
出版時間:2010-02-01
版 次:1
頁 數:286
裝 幀:平裝
開 本:大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建築 > 土力學、地基基礎工程

內容簡介

《超長群樁基礎承載機理研究》詳細介紹了超長群樁基礎室內外模型試驗、離心試驗、現場試驗、數值計算、監測反分析,得出了群樁基礎荷載傳遞機理,以及在蘇通大橋基礎中的套用,並專題討論了鋼混組合變截面樁、樁底後注漿技術及厚承台桁架理論。
《超長群樁基礎承載機理研究》可供從事樁基礎設計、施工、監理工作的工程技術和科研人員以及高等院校師生參考使用。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概述
1.2 樁基礎的套用現狀
1.3 超長大直徑群樁基礎的研究現狀
1.4 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章 室內外群樁模型試驗研究
2.1 室內模型試驗研究
2.2 室外模型試驗研究
第三章 群樁基礎的離心模型試驗
3.1 離心試驗簡介
3.2 離心試驗方法
3.3 試驗原型模擬
3.4 單樁離心模型試驗
3.5 群樁離心模型試驗
第四章 群樁基礎的數值模擬研究
4.1 有限元建模
4.2 超大群樁基礎的數值模擬
4.3 沖刷對樁基承載性能影響的數值模型分析
第五章 超長群樁基礎的現場檢測與反演分析
5.1 研究現狀及研究內容
5.2 感測器系統與監測點(孑L)的布置
5.3 現場檢測結果
5.4 原型群樁基礎的工作特性
5.5 研究結論
第六章 超長大直徑鑽子L灌注樁單樁承載性能研究
6.1 靜載試驗研究
6.2 樁端極限承載力理論研究
6.3 樁身自重的研究
6.4 樁身壓縮量(沉降量)計算
6.5 承載力與沉降關係的研究
第七章 群樁基礎的理論計算研究
7.1 承載力計算研究
7.2 沉降的計算方法研究
第八章 鋼混組合變截面樁承載性能研究
8.1 豎向荷載作用下承載性能研究
8.2 水平向荷載作用下承載性能研究
第九章 室內注漿試驗研究
9.1 飽和與非飽和土注漿效果研究
9.2 不同注漿壓力的注漿效果研究
9.3 注漿固化物強度隨時問變化規律研究
9.4 不同注漿添加劑的注漿效果研究
9.5 不同外界條件對固化物強度、結構的影響分析
9.6 研究結論
第十章 樁端後壓漿研究
10.1 現場試驗研究
10.2 有限元分析
10.3 樁端後壓漿設計套用
第十一章 超大型樁基承台軟化協調空間桁架設計方法分析研究
11.1 超大型承台設計方法研究現狀
11.2 集群樁基大型承台試驗研究
11.3 樁基承台軟化協調空間桁架理論方法研究
11.4 蘇通大橋承台各種設計方法計算對比
11.5 蘇通大橋承台結構有限元分析
11.6 蘇通大橋承台空間桁架現場測試分析
11.7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前言

現代斜拉橋的發展是橋樑工程師最引以為豪的成就之一。
雖然利用藤、竹等柔性天然材料承重並實現跨越是人類最早認識到的自然規律之一,但斜拉橋作為一種固定結構形式,其發展卻由於纜索材料的性能問題長期停滯。在現代材料與技術進步的推動下,1956年Stromsund橋在瑞典建成通車;之後,在德國著名工程師Franz Dischinger的推動下,多座稀索體系斜拉橋在萊茵河上相繼建成,現代斜拉橋正式形成,也實現了斜拉橋跨徑的第一次發展。隨後,現代斜拉橋又經歷了從稀索體系到密索體系等一系列重要的發展歷程,跨越能力穩步提升。1995年,法國諾曼第大橋實現了856m的跨徑;1999年日本多多羅大橋實現了890m的跨徑。而挑戰千米級斜拉橋,實現斜拉橋跨徑的千米級突破,則成為橋樑工程師在那之後又一個奮鬥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