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費斯提安

赫費斯提安

在Issus戰役之後,亞歷山大和赫費斯提安曾一同巡視來自波斯國的戰利品。 Alexan ·希斯·萊傑也曾被考慮扮演亞歷山大大帝。

人物概述

赫費斯提安(約公元前356年-前324年秋),是亞歷山大畢生的摯友、右輔大臣,同時也是傳聞中的親密愛人。自亞歷山大進軍亞洲的第一天起,赫費斯提安就陪伴在其左右,並擔任他近衛兵團的一員。牛津大學的一位歷史權威Robin Lane Fox曾提出赫費斯提安是亞歷山大的“另一半”的證據來。另一個著名的傳說則提及,當亞歷山大的軍隊經過特洛伊(Troy)古城的舊址時,亞歷山大在古希臘英雄阿基里斯(Achilles)墓前朝拜,而赫氏則往阿基里斯的好友帕特羅克洛斯(Patroclus)的墓前朝拜,因為阿基里斯和Patroclus是古希臘有名的同性戀人,亞歷山大和赫費斯提安此舉無異於向亞歷山大的軍隊公開了他們兩人的情誼。
在Issus戰役之後,亞歷山大和赫費斯提安曾一同巡視來自波斯國的戰利品。這些戰利品包括了大琉士三世(Darius III)波斯帝王的家眷。在這次的巡途中,傳說Sisygambis(為馬其頓軍所擒的波斯太后)曾誤以為高大的赫費斯提安就是亞歷山大本人,但亞歷山大並沒有怪罪誰,只是告訴她說:“赫費斯提安也是亞歷山大。”後人提出這句曖昧語有可能是史家想像出來的,因為在希臘語中,“亞歷山大”的真義是“人民的守護者”,所以這句話可能是歷史學家們用雙關語所開出來的一個玩笑。但是無論如何,這故事仍代表了亞歷山大和赫費斯提安兩人之間公開的親密程度。
歷史學家Robin Lane Fox: 亞歷山大大帝傳:“亞歷山大深愛著赫費斯提安。從他們見面開始,他們就注定一輩子親密無間。亞歷山大死後不久,古希臘哲學家們說,亞歷山大大帝一生戰無不勝,但他打過一次敗仗:敗在赫費斯提安的兩腿之間。”
“亞歷山大大帝在三十歲時仍為赫費斯提安的戀人,雖然大多數希臘男子到那年歲已經離開自己的同性戀人了。一般希臘男子在而立之年會選擇一個更年輕的愛人,但是亞歷山大和赫費斯提安沒有這么做——他們的愛情非常堅定。赫費斯提安陪伴亞歷山大一生,成為亞歷山大的左膀右臂,至死不渝。”
“亞歷山大的近衛兵團由他最親信的貴族所組成,比如說擅長運動的 Leonnatus和智慧善變的托勒密(Ptolemy)都是他自幼認識的朋友;然而赫費斯提安無論如何都是這所有人中最接近亞歷山大的人,而且一直非常支持亞歷山大親近外族文化的所有政綱。”
Mary Renault之作《亞歷山大大帝其人》:亞歷山大一直愛著赫費斯提安;他們的愛如此之深,以致於超越了肉體上的情愛。亞歷山大一度有過男寵,但赫費斯提安與亞歷山大的情感並沒有被影響。

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2004)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亞歷山大大帝
◎片 名: Alexander
◎年 代: 2004
◎製片國家: 美國
◎類 別:劇情/冒險/戰爭/傳記
◎語 言:英語
◎片 長:167分鐘
◎IMDB評分: 5.5/10 (19,155 votes)
◎導 演: 奧利弗·斯通 Oliver Stone
◎主 演
科林·法瑞爾 Colin Farrell 飾 Alexander
安吉麗娜·朱莉 Angelina Jolie 飾 Olympias
方·基默 Val Kilmer ....Philip
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飾 Old Ptolemy
傑瑞德·萊托 jared leto 飾 Hepheastion(Alexander的同性情人~)
布賴恩·布萊斯德 Brian Blessed
克里斯多福·普拉莫 Christopher Plummer
喬納森·萊斯-邁勒斯 Jonathan Rhys-Meyers

劇情介紹

亞歷山大大帝生於紀元前356年為馬其頓王(菲利普)之子,是歷史上第一位征服歐亞大陸的著名帝王。亞歷山大自幼聰穎過人,曾受教於大師(亞利斯多德),稍長即被授予首府總督之職,並以平定山賊有功而任命為馬其頓大軍統帥,隨父橫掃希臘城邦之亂。
西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亞歷山大繼任王位並繼承乃夫遺志,率領希臘聯軍進攻波斯,關尼卡卡一役大敗波斯並直入小亞細亞攻占兩河流域。波斯帝國崩潰,波斯王大流士被殺,又進軍埃及又越過印度河進入恆河流域,因軍士思鄉被迫退回。亞歷山大融合東西文化,鼓勵民族間通婚,並倡導民族間地位平等,講希臘思想律法散布各地,開創希臘化時代文化,死時卻年僅33歲。

感動告白

——我很擔心沒有我你會怎么樣。
——沒有你我什麼都不是。
——你就是我關心的一切。我很嫉妒你想要的世界會奪走你。
——你永遠不會失去我,赫費斯提安。

幕後製作

野心之作 
憑藉著驚人的軍事天賦和野心謀略,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整個世界,他是最後的武士,擁有著探險家的靈魂。他的足跡遍及22000英里,他的追求不是毀滅,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創造新世界和新社會,他一統東西,將古希臘的文化和思想帶到東方,產生了難以磨滅的深遠影響。亞歷山大大帝僅活到33歲,在他辭世的公元前323年,他統治的國土面積已經超過200萬平方英里,包括現今的希臘、阿爾巴尼亞、土耳其、保加利亞、埃及、利比亞、以色列、約旦、敘利亞、黎巴嫩、賽普勒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印度。
亞歷山大大帝曾無數次出現在文學和戲劇作品中,而在好萊塢影史上,除了40年前的一次嘗試以外,幾乎沒有人敢於挑戰這一題材。直到奧利弗·斯通決定向亞歷山大大帝的史詩發起挑戰。
從小就對這段希臘歷史痴迷的奧利弗·斯通一直夢想能夠有機會演繹這段故事,他說:“我在學生時代就總幻想時光倒流,自己扛著攝影機記錄下亞歷山大的偉大戰役。”斯通請來了牛津大學新學院的羅賓·萊恩·福克斯作歷史顧問,福克斯於1972年出版的亞歷山大傳記售出了100多萬冊,成為最優秀的相關傳記。兩人間的討論進行了數月,福克斯曾回憶道:“斯通狂轟濫炸般的向我提出各種問題,從希臘人在宴會上的行為舉止到亞里士多德對亞歷山大的影響都要一清二楚。”斯通說:“《亞歷山大大帝》是目前為止我面臨的最大挑戰。有人說他實在太偉大,一生有太多故事,難以實現。我認為1956年的那部《亞歷山大大帝》(羅伯特·羅森執導,理察·伯頓主演)並不出色,它在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帝國之後就進入了尾聲,亞歷山大餘生最後幾年卻略而不談,其實他一生中最有趣最重要的事情都發生在這段時期。”
在挑選扮演亞歷山大大帝的演員時,奧利弗·斯通頗費了番周折,他需要一個不但外表打眼而且能夠塑造複雜性格的演員來演繹亞歷山大。最初,他選定了湯姆·克魯斯,但克魯斯謝絕出演這個角色,後來,柯林·法瑞爾成為最終人選。法瑞爾對能出演這個角色十分欣喜:“奧利弗完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劇本,我從沒讀過將黑暗和光明蘊涵在一起故事,這是我見過最棒的。”此外,安東尼·霍普金斯、瓦爾·基爾默和安吉麗娜·朱莉等大牌明星也紛紛加盟,影片陣容可謂星光璀璨。
重現戰場
可想而知,重現歷史的工程是繁瑣而艱巨的,重建富麗堂皇的宮殿、亞歷山大圖書館、氣勢恢弘的巴比倫城、以及古代文明七大奇蹟之一的“空中花園”等等。另外,片中幾乎每位演員的口音都經過精心設計,以符合當時各地區的方言。在扮演角色的籌備期間,所有扮演士兵的演員都要學習套用古代戰略和使用各種波士頓和希臘的武器。在長達1個月的軍訓過程中,演員們掌握了劍術,並會熟練使用盾牌、弓箭、標槍等兵器,對騎兵馬術和軍事隊形也一絲不苟。影片的重頭戲更包括著名的高加米拉會戰和在印度森林中的人象之戰。
影片拍攝地點橫跨歐、亞、非三大洲,輾轉希臘、摩洛哥、印度等國家。劇組曾趕製出20000套戲服、4000張弓、9000支箭、3000個盾牌、3000支劍、200支長矛,還有120匹馬和將近100隻大象。在拍攝高加米拉會戰的壯觀場面時,劇組動用了兩個攝製組,從8個機位同時拍攝。根據歷史記載,高加米拉會戰總兵力多達297000人,而在500名劇組人員忙碌的摩洛哥片場,民眾演員只有2000人(其中包括1000名當地士兵),為了達到排山倒海的效果,影片的視覺效果總監用數月時間來打造數字特效。片中另外一場重頭戲是亞歷山大大帝率領馬其頓軍同印度軍隊交戰,拍攝地在泰國首都曼谷北方150公里處的Phu Kae植物園,在兩周半的拍攝過程中,劇組在當地租用了數十頭大象裝扮成戰象,並僱傭了數千名民眾演員扮演騎兵和步兵。 
①攝影:羅吉歐·布列托擔任本片的攝影指導,他和斯通事先設定了整部電影的攝影基調:時光變遷的氣氛。他們還希望通過視覺、地理的改變,傳達出角色的心情。亞歷山大生命中每段時期,都會呈現出不同的氣氛與風貌。例如,亞歷山大少年時期顏色就非常純潔,奧利佛稱之為“天真色彩”--白色、紅色、黃色、藍色,鮮艷又透明。高加米拉戰役那段要有沙漠的顏色,因此他們採用菸草濾鏡,使整個色彩呈現橘黃色。
②藝術:簡·羅夫與斯通共同決定了外景地,又指揮片內所有宮殿、建築的設計與搭建,在史實與藝術創造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亞歷山大大帝》里的每件道具、武器、家具等都是特別為本片製作,沒有一樣拿以前的現成道具充數。
③服裝:由奧斯卡得主珍妮·碧文操刀,她從數量有限的壁畫、陶瓦罐上的圖案汲取靈感,更從世界各地找來精緻布料,參考文獻資料設計出兩萬多件服裝。碧文表示:“我們已經儘可能地仔細研究,希臘古文明留下許多瓶畫、文獻,因此我們知道他們如何織布。然而織法疏鬆的布料不容易找到,於是我們實驗了許多染法、洗法。”
④軍事:斯通長期合作夥伴戴爾·戴伊上尉率領的小組,一手包辦了《亞歷山大大帝》中的戰爭場面。戴伊是好萊塢最受推崇的軍事專家,他負責將科林·法瑞爾等主演訓練了一個月,教導古代戰技,例如用劍、盾、箭、彈弓、標槍、長達18呎的矛,或是騎馬作戰、掌旗、步兵方陣等。
影片段預告絮
·影片拍攝耗時94天。
·2003年12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一群無家可歸者開始排隊預購2004年11月《亞歷山大大帝》首映式的門票,而且他們在電影院門前的帳篷中居住了一年,試圖用這種無聲的抗議激起瑞典國會對無家可歸者的關注。
·劇組最初希望在印度拍攝人象交戰的場景,但印度的大象缺乏良好的訓練,所以只好轉道泰國。
·柯林·法瑞爾在拍攝期間曾經摔斷手臂和摔傷腳踝。
·瓦爾·基爾默為本片增重50磅,而且每天上妝都要耗費1小時。
·布拉德·皮特曾是扮演赫費斯提翁(Hephaestion)的最初人選,但他因擔憂這個角色而拒絕了。
·扮演菲利普的最初人選是肖恩·康納利。
·希斯·萊傑也曾被考慮扮演亞歷山大大帝。
·片中馬其頓士兵的口音同希臘人並不相符,因為在歷史上這些馬其頓人來自遠山部落,於是他們在片中操著凱爾特口音,當然與亞里士多德之類的上等希臘人的英國口音大相逕庭,但很多人都不理解這是有意設計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