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消防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

貴港市消防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

前言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時期,是貴港與廣西、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貴港實現振興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克難期。科學編制和有效實施《貴港市消防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對於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妥善應對新挑戰,牢牢抓住新機遇,全面落實新要求,加快推進全市消防事業新發展新進步,全力推進貴港科學發展和跨越發展,在新的起點上加快建設美麗貴港具有重要意義。

本規劃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46號)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辦法》、《廣西消防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貴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提出了“十三五”時期貴港市消防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戰略重點、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是全市未來五年消防事業發展的行動綱領。

本規劃實施期限為2016年至2020年。

第一章規劃背景

本次規劃範圍涵蓋貴港全市,轄3個市轄區、1個縣、1個縣級市、2個街道辦事處、72個鄉鎮,總面積1.06萬平方公里。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29.37萬人、GDP達到865.2億元。

一、“十二五”時期消防事業發展成果

“十二五”時期是我市消防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貴港消防工作取得長足發展,火災預防、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三大體系”建設全面加強,火災防控水平和滅火救援能力明顯提高,火災形勢保持總體平穩,為保障公共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保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十二五”期間實施“清剿火患”戰役,部署開展“消防安全五大活動”、“重大火災隱患集中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冬春火災防控工作”、“夏季消防安全檢查”、“易燃易爆危險品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等專項行動20餘次,檢查社會單位6.45萬次,督促整改火災隱患27萬餘處,查封場所單位982處,責令“三停”529家,罰款874萬餘元,拘留224人,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形成了“政府掛牌督辦、部門聯合執法、媒體公布曝光、火災隱患舉報獎勵”的火災隱患整治長效機制。“十二五”期間,全市共發生火災625起、死亡25人、受傷20人,直接財產損失1500餘萬元;與“十一五”相比,火災死亡數上升257%,受傷人數上升100%,全市未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火災形勢總體平穩可控。

表1-1 “十二五”期間全市警力出動情況

年份 火警 搶險救援 社會救助 合計出動
2011年 85 124 48 257
2012年 69 106 37 212
2013年 191 168 68 427
2014年 158 169 37 364
2015年 146 144 21 311
合計 649 711 211 1571
占比 41.3% 45.2% 13.4%

表1-2 “十二五”期間全市火災基本情況

年份 起數 亡人 傷人 直接財產損失 (萬元)
2011年 84 8 1 171
2012年 71 7 2 269
2013年 188 5 4 362
2014年 151 2 9 315
2015年 131 3 4 383
合計 625 25 20 1500
同比“十一五” -9.7% +257% +100% +121%

表1-3 “十二五”期間全市火災發生原因分析表

年份 合 計 放火 電氣 生產作業 用火不慎 吸菸 玩火 自燃 雷擊 靜電 不明原因 其他
2011 84 3 34 4 22 6 6 2 0 0 1 6
2012 71 1 38 4 17 1 3 0 1 0 0 6
2013 188 6 77 10 49 2 8 10 3 0 11 12
2014 151 10 54 9 44 5 9 3 0 0 2 15
2015 131 16 49 9 26 2 7 8 0 0 0 14
總計 625 36 252 36 158 16 33 23 4 0 14 53
占比 5.8% 40% 5.8% 25.3% 2.6% 5.2% 3.7% 0.6% 2.2% 8.5%

表1-4 “十二五”期間全市火災發生場所分析表

年份 合計 住宅宿舍 辦公場所 商業場所 餐飲場所 物資倉儲場所 廠房 農副業場所 建築工地 交通工具 垃圾及廢棄物 其他
2011 81 35 1 9 3 8 7 4 2 2 0 10
2012 77 35 0 6 1 5 6 1 0 2 11 10
2013 185 78 0 16 2 13 12 11 1 16 4 32
2014 145 62 2 6 0 7 8 20 1 18 2 19
2015 128 55 2 11 2 7 6 3 1 21 5 15
總計 616 265 5 48 8 40 39 39 5 59 22 86
占比 43.0% 0.8% 7.8% 1.3% 6.5% 6.3% 6.3% 0.8% 9.6% 3.6% 14.0%

(二)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成效顯著。市委、市政府將消防工作列入各級黨委、政府目標責任考核、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領導幹部政績考評的重要內容,出台了《貴港市消防工作考核辦法》,領導力量進一步加強。部門信息溝通、聯合執法和宣傳教育機制逐步建立,檢查考評得到加強,部門監管職能進一步發揮。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重點單位戶籍化管理等制度不斷完善,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檢查、自我整改的能力有了較大提高。在自治區組織的2015年度市級消防工作考核中,貴港市取得“優秀”評定成績。

(三)公共消防設施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間,全市籌措車輛購置經費2995萬元,購置雲梯、泡沫、搶險救援、水罐等各類消防車29部,消防員個人基本防護裝備基本配備到位,常規滅火救援器材逐步實現向“高、精、尖”方向發展;出台《貴港市消火栓管理辦法》,全市實有市政消火栓721個,與“十一五”相比取得較大突破,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

表1-5貴港市公安消防部隊“十二五”期間執勤車輛、器材裝備建設表

單位 全市消防車輛配備(單位:台)
滅火類 舉高類 專勤類 保障類
水罐車 泡沫車 壓縮空氣泡沫車 多劑聯用車 高噴車 登高平台車 雲梯車 搶險救援車 大功率排煙車 照明車 防化洗消車 核生化偵檢車 通信指揮車 遠程供水系統 保障車 自裝卸式消防車 消防船、艇
特勤 1 1 1
港北 1 1 1 1
港南 1 1 1 2
覃塘 1 1 2
桂平 1 1 1 1
平南 1 1 1 1
政府專職 5

(四)公眾消防安全素質有效提升。全面開展鄉鎮村“兩委”消防培訓,全市鄉、鎮一級政府負責人及大、中、小格線格線員消防安全培訓覆蓋率達100%,農村、社區基層培訓覆蓋面已超過90%。大力推進消防宣傳“七進”工作,消防宣傳教育逐步納入國民教育計畫,每年開展主題消防宣傳、“119”消防宣傳周和中小學生消防家庭作業活動,形成了“對象公眾化、形式多樣化、工作常態化、教育通俗化、覆蓋全員化”的全民消防宣傳教育模式,公眾消防安全意識普遍提高、素質進一步增強。

(五)綜合應急救援能力有效提升。以消防部隊為依託,成立了市、縣(市、區)二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成了由指揮部、輕型地震災害搜救隊、保障人員組成的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體系。新增市縣政府專職消防隊2支,市縣政府專職消防隊員70人、消防文員26人;新增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7支,鄉鎮政府專職消防員70人;新增鄉鎮志願消防隊175支,鄉鎮志願消防員1750人,多元化消防力量進一步壯大。五年來,全市消防部隊共接警出動1583起、出動警力1.68萬餘人次,搶救疏散被困人員1615人,挽回財產損失5047.62萬元,特別是在處置2012年港北區根竹鄉龍頭山礦區“5.11”氰化鈉事故救援、2015年覃塘區龍頭山“7.26”山體滑坡事故救援等急難險重任務中英勇頑強、敢打必勝,綜合應急救援能力經受住了實戰檢驗。

二、“十二五”時期消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二五”期間我市的消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消防事業發展水平仍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社會抗禦火災的整體能力仍然薄弱。

(一)消防安全社會化程度有待提高。鄉鎮等基層消防監管力量較為薄弱;行業主管部門聯合監管和執法機制還不完善;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淡薄,職責履行和火災隱患整改尚不到位;消防安全公民參與度有待提高。

(二)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仍有缺口。各縣(市、區)及鄉鎮消防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還不夠同步,消防站布局與城鄉總體規劃不相適應,現有消防站存在布點稀、轄區面積大等問題;消防綜合訓練基地尚未建設,戰勤保障體系不完善,戰備物資儲存難以滿足需求;市政消火栓覆蓋率和完好率不高,天然水源消防取水設施較為缺乏;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消防經費不足、防滅火保障措施薄弱等問題仍然存在。

(三)火災防控水平仍需提高。靜態火災隱患難以徹底消除、動態火災隱患難以有效控制的被動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的問題比較突出。勞動密集型企業、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行業、高層地下建築等場所消防管理標準滯後於經濟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防安全管理。

(四)車輛裝備建設亟待加強。我市工業化、城鎮化發展迅猛,石油化工、工業園區、港運物流、城市綜合體等也發展迅速,在火災等重大事故處置上已經暴露出很多問題。目前全市用於撲救高層建築、大跨度大空間和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災及應對建築倒塌、危險化學品、水域救援、氣象與地質災害等突發事故所需特種消防車輛、裝備較為缺乏,裝備結構、質量需要進一步最佳化和提高。

(五)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發展緩慢。政府專職隊伍保障低、徵召難、流失快、裝備差,難以形成有效的戰鬥力。企業專職消防隊成萎縮趨勢,志願消防隊伍受社會環境所限,尚未形成規模。

(六)消防宣傳教育不夠普及。消防宣傳教育社會化、公益化程度還比較低,特別是針對弱勢群體和鄉鎮農村的消防宣傳教育培訓亟待加強,部分社會群體自防自救及火場逃生能力不足。

三、“十三五”時期消防工作面臨的挑戰

“十三五”時期,貴港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社會將實現較大的發展。歷史經驗證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時期也是火災的多發期,未來五年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必將對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提出更高要求。貴港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建設不斷提速,人口規模持續增長,與之相適應的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落地難”等問題仍是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同時,政府體制改革步入攻堅期,部門角色分工調整,責權交替銜接過渡,社會消防安全治理可能出現短暫的“真空期”和“紊亂期”,給社會火災防控帶來一定挑戰。

第二章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辦法》等法律法規,全面落實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深化“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格局,全面加強城鄉消防工作,健全完善綜合應急救援機制,深化社會消防管理創新,完善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切實打牢全社會火災防控基礎,有效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發生,為貴港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在新起點上加快建設富美貴港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工作目標

“十三五”時期,消防事業發展必須緊緊圍繞《廣西消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貴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等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切合貴港消防工作實際,綜合考慮貴港未來消防發展趨勢和條件,提出今後五年貴港消防事業發展的工作目標:

(一)消防安全形勢更加穩定。社會消防安全環境明顯改善,較大、重大亡人火災事故明顯減少,特別重大火災事故有效遏制,全市年度火災十萬人死亡率控制在0.17以內。

(二)消防責任體系更加健全。黨委政府、部門消防工作職責進一步明確、落實;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進一步規範,消防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火災事故責任追究進一步強化。

(三)消防安全基礎更加牢固。城鄉消防規劃編制完善,積極推廣小型消防站建設,形成以普通消防站為主、小型消防站為輔、政府專職消防站為補充的建站模式。加強消防裝備投入,消防員防護水平達到發達地區標準,更新配齊高精尖車輛裝備。建築消防設施完好有效,消防水源滿足滅火需要。

(四)滅火應急救援更加高效。執勤訓練改革深入推進,指揮調度扁平順暢,滅火應急救援裝備結構合理,消防戰勤保障體系和社會聯動機制完善高效,消防力量整體作戰能力明顯增強。

(五)科技支撐作用更加有力。科技防控手段在消防領域得到廣泛套用,消防科研緊密服務實戰需求,“智慧消防”平台完成建設並投入運行。

第三章主要任務

一、完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

(一)積極推進消防法治建設。建立並完善我市消防法規制度體系,結合自治區消防立法要求和我市消防工作實際,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消防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檔案,作為對消防法律、法規的補充。2016年完成立法規劃調研,2017年起圍繞著火災防控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基層組織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地方性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出台地方規章或規範性檔案。

(二)落實黨委政府部門消防工作責任。各級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進一步明確消防安全工作職責標準和工作要求,制定消防安全責任追究辦法。出台相關檔案,建立健全政府、部門消防工作責任考評體系,納入平安建設、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政府綜合績效考核等。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每年簽訂消防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統一實施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評優評先、晉級提職等進行掛鈎。各行業系統主管部門明確各自消防工作職責,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

(三)落實基層組織消防工作責任。深化消防安全格線化管理,在組織、人員、任務、保障、考評等方面與綜治全方位入軌,實現“一體化”運轉。落實消防安全“格線化”監管,全面推動納入貴港綜治平台或社會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系統兼容消防管理工作需要,逐步實現縣(市、區)、街道、社區三級聯網。聯合市綜治辦出台《基層消防安全格線化管理實施意見》,30%的鄉(鎮)、村(居)委會消防格線管理納入綜治格線實體化運轉;2017年,50%的鄉(鎮)、村(居)委會消防格線管理納入綜治格線實體化運轉;2018年,達到80%;2019年,實現100%的鄉(鎮)、村(居)委會消防格線納入綜治格線實體化運轉,完成建設任務。

(四)落實社會單位主體責任。實施“社會單位落實主體責任達標工程”,建立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年度落實情況考核機制。督促指導社會單位進一步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嚴格落實消控室規範管理和消控室值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鞏固提升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組織人員疏散逃生和消防宣傳教育等“四個能力”。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要落實“6+1”措施,即每年開展一次消防安全評估、簽訂一份消防安全承諾書、維護保養一次消防設施、組織檢測一次電氣和燃氣線路設施、全面清洗一次油煙道、集中培訓一次全體員工,並建立一支志願消防隊。2016年,出台社會單位落實消防主體責任建設標準和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分類開展試點建設,召開現場會,部署啟動達標創建工作。2017年,30%的列管單位落實主體責任達標。2018年,60%的列管單位落實主體責任達標,開展工作落實情況中期評估。2019年,100%的列管單位落實主體責任達標,完成建設任務。

二、加強公共消防設施建設

(一)落實城鄉消防規劃編制和實施。2016年,完成全市及各縣、全國重點鎮消防專項規劃編制;2017年,全部建制鎮完成消防規劃(消防專篇)制修訂;2018年,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完成消防規劃(消防專篇)制修訂。加強規劃間的統籌銜接,強化規劃的執行實施,建立健全城鄉消防規劃近期實施內容的滾動編制機制,分解落實消防規劃中確定的建設任務和建設時序,健全完善消防規劃實施情況的評估、考評機制。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會同城鄉規劃等相關部門每年開展一次消防專項規劃督查,通報落實情況,確保規劃落地執行。

(二)完善公共消防設施建設。2016年改造3個(港南、覃塘、平南中隊二級消防站升一級消防站)和新建3個(戰勤保障大隊和訓練基地、城東消防站、桂平長安工業園消防站),2017年10月全部投入使用;2017年新建9個消防站(特勤消防二站、港北區西江消防站、港南江南消防站、港南木格消防站、覃塘石卡消防站、覃塘東龍消防站、桂平水上消防站、桂平江北消防站、平南大安消防站),其中桂平水上消防站2020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其餘2018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2018年新建5個消防站(貴港水上消防站、港北區城北消防站、桂平龍門消防站、平南城東消防站、平南水上消防站),2019年至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2019年新建2個(平南臨江消防站、平南思旺消防站),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建立完善消防水源管理工作機制,每年編制市政消火栓建設規劃,建成率不低於規劃數95%,完好率不低於建成數的97%。利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源建設消防專用取水口或引水設施,2017年各縣(市、區)要在石油化工聚集區、石油化工企業周邊的天然水源,建設消防專用取水口或引水設施。

(三)強化公安消防裝備建設。

消防車輛。按《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建標152-2011)配齊裝備和人員,全面提高貴港市消防裝備水平。在配齊裝備的基礎上,重點加強高、精、尖裝備器材的配備。2016年高、精、尖裝備器材占總器材的5%,2018年高、精、尖裝備器材占總器材的10%,到2020年高、精、尖裝備器材占總器材的30%。同時結合每年的裝備器材耗損等情況及時進行補充和更新,確保裝備配備率和備份率均達100%。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提出適合貴港市自身的消防建設標準。對於新建消防站,消防裝備配置應符合國家標準。普通消防站裝備的配備應適應撲救本轄區內常見火災和處置一般災害事故的需要。特勤消防站裝備的配備應適應撲救特殊火災和處置特種災害事故的需要。戰勤保障消防站的裝備配備應適應本地滅火救援戰勤保障任務的需要。

消防站的消防車配備數量應符合表3—1要求,消防車輛品種配置應符合表3—2要求。

表3-1消防站的消防車配備數量表

消防站類別 普通消防站 特勤消防站
一級普通消防站 二級普通消防站
車輛數 5~7輛 2~4輛 10~14輛

表3-2各類消防站常用消防車輛品種配備標準

消防站類別 品種 普通消防站 特勤消防站 戰勤保障消防站
一級普通 消防站 二級普通消防站
滅火消防車 水罐或泡沫消防車 2 1 3
壓縮空氣泡沫消防車
泡沫乾粉聯用消防車
乾粉消防車
舉高消防車 登高平台消防車 1 1
雲梯消防車
舉高噴射消防車
專勤消防車 搶險救援消防車 1 1
排煙消防車或照明消防車
化學事故搶險救援或防化洗消消防車 1
核生化偵檢消防車
通信指揮消防車
戰勤保障消防車 供氣消防車 1
器材消防車 1
供液消防車 1
供水消防車
自裝卸式消防車(含器材保障、生活保障、供液貨櫃)
裝備搶修車 1
飲食保障車 1
加油車 1
運兵車 1
宿營車
衛勤保障車
發電車
淋浴車
消防機車

滅火救援器材裝備。特勤消防站、普通消防站搶險救援器材、消防員基本防護裝備和特種防護裝備配備品種及數量配備不應低於《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建標152—2011)規定要求,搶險救援器材和防護裝備的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消防站通信裝備的配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消防通信指揮系統設計規範》(GB 50313—2013)的規定。微型消防站應按規定配備乾粉滅火器、水槍、水帶、外線電話、手持對講機、消防頭盔、滅火防護服、防護靴、消防腰斧等裝備,廠(場、園、院)區占地面積超過80000㎡的單位和政府所在社區的微型消防站應結合實際配備消防車或消防機車、手抬機動泵。應急救援隊伍應根據自身應急任務配置相應裝備。

消防站訓練器材。消防站技能、體能訓練器材,應設定單雙槓、獨木橋、板障、軟梯及室內綜合訓練等日常訓練器材。以上設備原則上應一次規劃,一次建成配齊。但考慮到貴港各縣(市、區)的經濟發展存在差異,部分縣(市)及鄉鎮可按實際情況,對消防站和配套設施的建設可分年度實施,具體情況視縣(市、區)建設發展規模而定。

三、全面加強社會面火災防控

(一)進一步夯實基層火災防控。以行業協會、商會等基層自治組織大力發展區域聯防組織。區域內場所實現自我管理、自我評價、自我檢查、自我整改機制。2016年完成轄區重點區域組織摸底並建立30%的區域聯防組織。2017年,50%的重點區域建立區域聯防組織。2020年前,所有重點區域建立區域聯防組織。建立健全社區、農村鄰里守望、單位多戶聯防的消防工作機制,提倡家庭配備常用滅火器材、高層住戶配備逃生器材。“九小場所”積極推廣安裝獨立式感煙報警、簡易噴淋等技防措施,力爭營業性場所到2020年推廣80%。

(二)完善火災隱患排查機制。全面貫徹《廣西壯族自治區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若干規定》,按照“政府統籌實施、部門分工推進、單位自查自糾、基層群防群治、鼓勵公民參與”的原則,制定詳細的排查整治工作規劃,明確排查整改主體、範圍、措施、責任、資金和時限,著力解決嚴重威脅公共消防安全的突出隱患和問題,力爭排查區域實現重大火災危險源全覆蓋,不發生群死群傷火災事故。進一步完善重大火災隱患、區域性火災隱患分級掛牌督辦、公示曝光、跟蹤治理等機制。每年由政府掛牌整改一批重大火災隱患,整治可通過最佳化布局、改造搬遷、關停並轉等手段進行,實現整治一批、規範一批、鞏固一批、帶動一批。要嚴格源頭管控,避免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產生新的區域性火災隱患。紮實推進中央綜治辦、公安部、國務院安辦、自治區政府通報督辦的重大火災隱患及區域性火災隱患整治工作,確保“十三五”期間全部整改銷案。

(三)強化重點領域消防安全管理和整治。對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火災的人員密集場所、化學危險品、易燃易爆單位和高層建築地下建築等火災高危單位,實施更加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鼓勵其採用高於國家標準的設防等級,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引導參加火災公眾責任保險,降低火災經濟損失。火災高危單位嚴格落實《廣西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按要求配備急救和防護用品,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每半年應委託具有資質的技術服務機構對本單位消防安全情況進行一次評估並向社會公開評估結果。推行高層建築實行統一物業管理模式,具體承擔高層建築消防設施管理、維護和保養責任。開展在建施工項目使用的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行動,推進消防產品質量專項整治,加大對制假、售假、用假行為曝光和查處力度。

四、加強滅火與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一)加強滅火救援能力建設。深入推進打造公安消防鐵軍和全員大練兵活動,大力加強消防特勤隊伍和石油化工、高層建築、地下建築、人員密集、建築倒塌、危險化學品、水域、地震救援等8類災害事故滅火救援攻堅組、專業隊建設,提高攻堅克難能力。加強對轄區典型災害事故處置的技戰術研究,制定完善應對措施;根據戰備職責要求,掌握火警和應急救援分級、作戰力量編成、本級滅火救援預案和缺水地區供水方案。針對轄區易發、多發災害事故,開展回響出動和遂行作戰指揮訓練,積極探索實戰化組訓方法,提高臨機指揮和科學決策能力。針對轄區類型災害事故和作戰力量編成,區分不同類型中隊設定整建制實戰訓練科目,逐一量化分解消防指揮員、戰鬥員和單兵、班組的各項任務,重點強化指揮員的臨機指揮和統籌協調能力、戰鬥編組的獨立攻堅和協同配合能力。發揮“大數據”、“雲計算”在滅火救援中的作用,配備移動作戰指揮終端、無人偵察機、偵察機器人和模組化偵察突擊車等先進科技裝備。

(二)加強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城市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建設,按照縣(市、區)中心站不少於35人,其它普通消防站不少於25人的標準配齊城市政府專職消防隊。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專職隊管理辦法》,除建有公安現役消防隊的鄉鎮外,2016年65%的全國重點鎮和50%的其他符合建隊標準的建制鎮完成達標建設;2017年100%全國重點鎮和75%的其他符合建隊標準的建制鎮完成達標建設;2018年85%的其他符合建隊標準的建制鎮完成達標建設;2019年95%的其他符合建隊標準的建制鎮完成達標建設;2020年100%的其他符合建隊標準的建制鎮完成達標建設(附屬檔案5)。2016年,80%的鄉鎮按照標準建成有人員、有裝備、有站舍、有經費的志願(兼職)消防隊,80%的常住人口超過1000人的行政村、自然村建立有志願人員和基本消防裝備器材的志願消防隊,依託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拓展公共消防服務功能;2017年,上述指標達到100%。2016年,30%的其他行政村、自然村建立志願消防隊;2017年,50%的其他行政村、自然村建立志願消防隊;2018年,70%的其他行政村、自然村建立志願消防隊;2019年,90%的其他行政村、自然村建立志願消防隊;2020年,100%的其他行政村、自然村建立志願消防隊(附屬檔案7)。大型火力發電廠、港口、易燃易爆危險物品裝卸專業碼頭、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等大型企業須建立單位專職消防隊,高層建築、綜合性商務樓、大型商市場應建立單位志願消防隊。公開招聘消防文職人員,用於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輔助性工作崗位和協助開展消防監督檢查、火災事故調查等工作。提高文職人員配備數量,2017年實現文職人員與消防監督幹部配備比率達到2:1。

(三)加強社會應急聯動機制建設。建立完善應急聯動工作機制,每年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設立綜合應急救援數據信息查詢平台,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修訂完善各類重大滅火與應急救援預案,廣泛開展區域性、大聯動的滅火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提高快速回響和聯合作戰能力,市級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性實戰拉動演練。

(四)加強消防模擬訓練設施建設。構建市、縣二級模擬訓練設施體系,按照固定、移動、組合等形式,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仿真技術和聲光電等多種技術手段,模擬滅火救援處置現場環境和氛圍,形成“全場景”仿真、“全過程”模擬,最大限度地縮小訓練與實戰差距。加快貴港市消防培訓基地建設,力爭2017年投入使用。

五、加強社會消防宣傳教育培訓

(一)履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職責。將消防宣傳教育納入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制定提升公民消防安全素質的實施計畫,公民消防安全常識知曉率至2020年達85%以上。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工作的相關意見,定期研究解決消防宣傳教育難題,落實消防宣傳教育職責。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農業局、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要深入貫徹落實《關於推進消防安全宣傳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進網站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要求,根據工作實際,制定階段性工作目標和實施措施,實行督導考評制度,每年對下級部門、系統或所屬單位至少要組織2次督導檢查和1次考核。

(二)開展針對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在年度教學計畫的主體班次中,至少安排2課時的消防安全教育專題講座。各中國小校落實每學期不少於4課時的消防知識教育學習,在中國小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月組織全體學生參與消防安全主題實踐。高校應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軍訓活動,確保每期軍訓不少於4課時的消防教育學習。各級政府機關、部門、單位官方政務微博、微信定期發布消防工作指示、要點、動態。電信、移動、聯通等信通部門在重大節日和重點防火時期免費向用戶傳送消防安全提示簡訊。各政府機關公告、銀行網點、通訊機構網點、高層建築電梯、人員密集場所廣告、賓館飯店客房電視、公共娛樂場所演播、媒體宣傳、交通工具機載、旅遊景點展示等屏媒運行單位應將消防宣傳標語、常識片、公益廣告納入播放內容,常態化播報。

(三)夯實社會消防宣傳基礎。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加大消防宣傳教育經費投入,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公益宣傳、行業宣傳、教育培訓範疇。各縣(市、區)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等要認真落實法定職責,加強本單位人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按照每年組織開展不少於2次滅火應急疏散演練和總數20%的比例,明確1名專兼職消防宣教員。推舉“社區消防宣傳大使”,推進消防宣傳志願者服務隊建設。鄉鎮(街道)組建大學生村官消防志願服務組織,帶動社區(村)居民開展火災隱患自查自改。加強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和消防教育館(室)建設。2017年市級、各縣(市、區)建立或完善1個數位化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不少於1處的消防主題廣場或示範街,2020年前各縣(市、區)按照每年20%的比例在所轄鄉鎮建立消防教育館(室),在20%以上的社區(村委)建立安全宣傳教育室。

(四)加強社會消防安全培訓。完善市、縣二級消防培訓體系,推進消防培訓社會化,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常態化消防安全培訓,建立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等具有職業資格人員信息庫。加快職業技能鑑定進度,統一鑑定實施流程。探索實施鑑定站、點間的管理模式,明確考培分離要求,規範鑑定點運作。壯大考評人員隊伍,建立完善考評機制。2017年建立1家市級社會消防培訓機構或培訓點,全市實現達到每年2萬人次以上的培訓能力。2017年對自動消防設施操作人員持《職業資格證》上崗率不小於70%,2020年所有自動消防設施操作人員持《職業資格證》上崗,並啟動高級職業資格培訓鑑定工作。

六、創新社會消防安全管理

(一)加強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管理。嚴格按照《社會消防技術服務管理規定》,依法開展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審批,確保審批質量。開發、運用消防技術服務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對消防技術服務活動的監督管理。將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執業活動納入日常監管範圍,重點打擊弄虛作假等違法經營行為,推動建立公平競爭的消防技術服務市場秩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安消防部門每年組織開展註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考試,發展壯大註冊消防工程師隊伍,規範註冊工程師執業行為。

七、著力提升消防科學技術水平

(一)加強消防科技研究。加強火災科學研究,組織和引導社會各方面科技力量,開展科技攻關。在防火關鍵技術、消防裝備、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一批突破性科技成果,推動消防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套用為核心,強化消防部隊的科技套用,提高消防部隊運用先進科學技術的能力;鼓勵、支持社會單位採用新科技、新技術,提高技防水平,實現科技成果更好地為防火、滅火工作服務。

(二)推進“智慧消防”建設。利用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依託消防大數據中心,構建消防信息資源服務體系,套用信息化手段,輔助消防安全、監督、預防、撲救等決策,全面提升城鄉火災預防、滅火救援應急處置能力和便民服務水平。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消防管理相結合,建設消防管理資料庫,爭取與住建、安監等部門實現數據接入和信息共享,試點搭建消防“大數據”平台,探索建立“網際網路+消防”模式,實現一體化採集、全過程共享、精準化套用,確定隱患聯動查處、單位日常管理、行政事項審批、應急救援處置等主要工作流程需求,納入全市綜合平台,逐級定義角色,設定工作流程,分類流轉處置,形成工作閉環。統籌建設“智慧消防”信息系統關聯的城市小型、微型消防站、遠程監控系統等11項配套設施建設需求,納入“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立項,納入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範疇統籌推進。

第四章 重點工程

一、公共消防設施建設

(一)消防專項規劃編制與實施。緊緊圍繞貴港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總體目標,結合城鄉規劃的編制和修改,及時組織編制和修訂城鄉消防規劃,科學規劃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消防裝備和消防力量等內容,合理確定城鄉不同區域公共消防設施、消防裝備和消防力量的建設和配置標準,科學設定發展任務,十三五期間,我市建設的消防站、消防訓練基地等應納入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6年,全市及各縣、全國重點鎮完成消防專項規劃編制;2017年,全部建制鎮完成消防規劃(消防專篇)制修訂;2018年,完成總體規劃的鄉完成消防規劃(消防專篇)制修訂。

(二)消防水源建設。推動市政給水管網和市政消火栓與道路同步建設,將全市消防水源嚴重缺乏區域的整治工作列為重點項目加以推進。將市政消火栓納入城市格線化管理,建立消防水源管理信息共享、部門聯動、定期評估的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天然和人工消防水源以及消防車取水設施建設,在主要河道、湖泊、海港沿岸設定消防碼頭、消防水池等;在無市政消火栓或消防供水不足的舊城區修建公共消防蓄水池、水井等設施。公安、住建、財政、城市執法等部門要根據《貴港市消火栓管理實施辦法》(貴政辦〔2013〕111號)要求,做好消火栓的規劃、建設、維護和管理工作。2016年、2017年,各縣(市、區)市政消火栓建有率分別達到80%、90%;2018年,基本補齊市政消防水源“欠賬”,建設率達100%、完好率達98%以上。“十三五”期間,全市補建市政消火栓1900個,各縣(市、區)要按照建設規劃(附屬檔案2)落實建設數及維護保養經費。

(三)消防應急通道建設。建立市、縣(區)政府具體負責,公安、住建、城管部門具體監管,其他相關部門協作的應急通道管理機制,推動部門依法履行消防應急通道的監管、執法和保障工作。城建部門按照市政道路路網結構和建設計畫,優先打通斷頭路和拓寬巷道,提高道路承載大型消防車的能力,並按照國家標準要求設定消防車回車場地、保留消防車作業面,不得設定影響消防車通行的路障,確保消防車的通行能力。

二、消防站建設改造

各縣(市、區)政府統一領導,發展改革、住房建設、財政和公安消防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合力加強城市消防站建設,根據建成區面積、常住人口和滅火救援任務量等實際需求,依照標準、綜合評估,及時安排消防站新建項目,並嚴格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配備人員、裝備及相關設施。按照“5分鐘消防”要求,逐步推進人口稠密區、商業工業集中區中小型站建設,解決消防站分布不均、保護面積過大等問題,在無消防力量的老城區探索利用政府閒置房產建設微型站或消防執勤點。“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建訓練基地和戰勤保障大隊1個、特勤消防站1個、水上消防站3個、普通一級消防站14個(附屬檔案1),實現“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城鄉統籌,功能齊備”消防站建設格局。營房主體封頂三個月內必須辦結土地證,竣工投入使用半年內辦結房產證。

三、消防綜合訓練基地建設

進一步加快綜合訓練基地建設,“十三五”期間,在貴港市港北區港城鎮旺嶺村建成用地面積33333.5㎡、建築面積6600㎡的消防綜合訓練基地,滿足全市消防部隊實地演練、模擬訓練、部隊輪訓、新兵集訓和社會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的需求,開展高層次的基地化、實戰化、模擬化、專業化的訓練。

四、消防車輛裝備建設

根據《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按照“提升特殊災害處置能力,突出轄區災害事故特點、升級更新先進消防車輛,強化配置集約發展”的整體思路,及時更新補充服役期滿或存在安全隱患的消防車輛,針對石油化工、高層建築和農村地區等災害事故特點,加強適應特殊災害的特種消防車輛和裝備配備,重點購置一批大流量遙控水(泡沫)炮、大功率泡沫車、遠程供水系統、無人機等“高精尖專”車輛裝備。強化滅火救援實戰中破拆清障、轉運物資等能力建設,加強具有較強機動性的輪式裝載機、推土機、大功率履帶式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的配備。“十三五”期間,全市總計劃投入8.08億元為公安消防現役部隊新增165消防車輛(附屬檔案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