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錯覺

貧窮錯覺

貧窮錯覺,是一種低估自己的資產能力的表現。一些人在收入不便或者工資上漲的情況下,仍然覺得自己沒錢,這類人傾向於用月收入來思考自己的財富,從而導致不會享受生活,節衣縮食度日。

基本信息

釋義

錯覺是由於某種原因而引起的對客觀事物不正確的知覺。貧窮錯覺指的是,低估自己的資產和借貸能力並不敢進行消費。有貧窮錯覺的人在收入增加的情況下,仍感覺收入有限。

研究

貧窮錯覺貧窮錯覺
請大家思考這么一個問題:“退休時,你更願意擁有100萬美元積蓄,還是每個月領5千美元退休金?”一項研究表明,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將人們分為兩類:“財富錯覺”型和“貧窮錯覺”型。了解自身傾向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消費和存錢習慣。

這兩個選項並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首先要注意,根據養老金定價,這兩個選項差不多是等價的。經驗法則告訴我們:如果從65歲開始算起,那么每個月的養老金約為相應總額的1/200。

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知,而感知方式能夠說明一定的問題。通常,人們用來記錄退休積蓄的網站和APP都只會顯示一個總數額——比如100萬美元。但問題在於,不同的人對100萬美元有不同的看待方式。
財富錯覺:對大總額的青睞意味著,你可能會持有一種“錯誤的安全感”——你看著銀行卡餘額里有那么多個零,便自我感覺良好。

貧窮錯覺:“每個月領5千美元”也未必是“正確”答案。這類人傾向於用月收入來思考自己的財富。他們會錯誤地認為,100萬美元比每個月5000美元少。這類人可能明明負擔得起某種生活方式,但卻由於擔心花光錢而節衣縮食——比如省掉旅行。存錢是很重要,但享受生活亦然。我們要學會在重要事物上花錢。

研究者呼籲網站和APP開發者在顯示退休金總額的同時,顯示每個月的退休金數額。但對你而言,了解自己的信念和行為傾向至少是一個開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