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帛星君

財帛星君

財帛星君是漢族民間信仰的一位財神,屬於文財神,又稱增福相公,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有人說其姓李名詭祖,今山東省淄博市一帶人。傳說李詭祖生日九月十七。魏孝文帝時任河北曲周縣令,清廉愛民,去世後立祠祭祀。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被賜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代(被賜封“福善平施公”。曲周有祭祀李詭祖的“增福廟”和李相公墓。供奉財帛星君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簡介

”大財福神團“39位財神之一——財帛星君”大財福神團“39位財神之一——財帛星君

財帛星君李詭祖是一位身著錦衣,腰扎玉帶,左手捧著一隻金元寶,右手拿著寫有招財進寶的捲軸,相貌厚重,乃富貴無限之相的官員。“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懸掛財帛星君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

傳說故事

民國廿二年《曲周縣誌》記載, 李詭祖,淄川人,任 曲梁縣令期間,清正廉潔,為民造福,疏通河道,治理鹽鹼,率先垂範,生活儉樸,把自己的俸祿都拿出來周濟貧苦的人,是老百姓愛戴的清官,死後老百姓立祠紀念。增福李公祠亦名 財神廟在城內東街道北,祭祀北魏 曲梁令 李詭祖。明嘉靖間,邑人兵部 王一鶚重修,清光緒二十四年又重修。 明萬曆兵部尚書曲周人 王一鶚在《增福李公祠記略》中記載:

“祠崇祭祀舊邑侯李公也。案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 曲梁。時殛妖塞橫水,心切民隱,貽福 孔多,既逝之後,民作廟祭祀之。蓋能御大災,捍大患,固祭祀典,之所適宜祭祀者,有唐封 增福相公,元封福善平 施公,則廟之所建也遠矣!明興晉祀名宦仍唐封,以便民之伏臘薦享,災祥祈禳者,公多靈異,每禱輒應。嘉靖初年,按使毀淫祠,議及公廟,稽功德存之。廟制為享殿五楹,左右翼以廊各五楹,前崇門,次樂樓,後燕宮。積歲,兩廊、燕宮就圮,迄乙未末,鄉民宋淵等,請於祝侯斗南,倡議捐資,聚材鳩工。正梁宇,新復構,耀金碧,藻檐 朱棟,飾牖畫垣。民鹹樂趨,不月而煥然。且增建穿廊及廣生殿,以循古典,以循時制,廟其大備矣乎!歲時伏臘,百姓祭祀公於廟,而公墳墓在 安上村。 朱邑所謂子孫愛我,不如桐鄉之民也!則公之尸祝於茲土也,固與名宦崇祀,共垂不朽矣”。

翻譯成白話文大意是: 山東淄川人士李公,北魏文帝時擔任曲周縣令。當時水妖作亂,傷害民眾,李公設法消滅了妖患,又為百姓做了好多善事。他去世後,百姓感恩,就建立了祠堂來懷念他。後來唐朝加李公為 增福相公的封號,元朝封他為福善平 施公,所以這個廟由來久遠。明朝建立後,仍是按著唐朝的封號,是為了讓百姓更好的祭祀,或者祈禱,求福許願等,而李公也很靈異,有求必應。嘉靖初年,政府審定漢族民間祭祀場所,李公祠堂因有功德而保留。廟的規模是享殿 五間,左右廂房迴廊各五間,有大門,有樂樓,有燕宮。乙未年末,鄉民宋淵等向縣令祝斗南請命,倡議捐款整修增福廟。官民回響,於是裝飾一新。李公的墳墓在縣東南 安上村。西漢時 朱邑說過,就是子孫後世會祭奠我,也比不上桐鄉百姓對我的感情啊!李公把他的一生奉獻給了曲周這塊土地,看起來只是在名宦祠里每年得到祭祀,實際卻是在百姓的心目中占有不朽的地位。

成書於元明時期的 道教經典《三家源流搜神大全》(即《三教搜神大全》)有 增福相公一圖,這位增福 財神穿一品朝服,戴丞相帽。稱:“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裁斷陽間冤獄,夜間主判陰間是非,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飯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 分定合有衣食之祿。至 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贈為神君 增福相公”。明《萬曆續道藏》所收《搜神記》也記載:“ 增福相公九月十七日生。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管陽問央斷邦國 冤滯不平之事,夜判陰府是非狂錯文案,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飲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 分定合有衣食之祿。至後 唐明宗朝天成元年贈為神君 增福相公。”

民間祭祀習俗

春節迎財神

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春節時,一般人家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 牲醴畢陳,以迎接 財神。據《古禾雜識》記載:“初四日午後接灶,至夜則接 路頭, 大家小戶門前各懸燈二盞, 中堂陳設水果、 粉團、魚肉等物,並有路頭飯、路頭湯,鄙俚之至。”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 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 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 路頭”。“抱 路頭”亦即“迎 財神”。我國北方地區有在正月初一拜 財神,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是日家家戶戶擺供品為 財神祝壽,祈求財神賜福,保佑來年財源廣進,五穀豐登,幸福美滿。 蒲松齡在他的《窮漢詞》裡面描寫了這種習俗:“大年初一,燒炷名香,三盞清茶,磕了一萬個響頭,就把 財神爺爺來祝讚祝讚。忙祝讚,忙磕頭, 財神在上聽緣由;聽我從頭說一遍,訴訴窮人肚裡愁。”

中國北方地區漢族民間有民謠《財神歌》:

財神爺爺不姓財,

俺請財官下天來。

頭戴金,身穿銀,

懷裡抱著聚寶盆。

手裡拿著搖錢樹,

腳下軋著雪花銀。

搖錢樹上拴玉馬,

玉馬這裡臥麒麟。

麒麟這裡搖三搖,

金的元寶屯住門。

打了三天沒掃地,

金的元寶三尺深。

財神節

農曆七月廿二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財神節。 財神,是人們對智慧及物質需求最集中的希望,也是廣大民眾最集中的精神寄託,財神能給生活帶來幸福的寄望,更能激發人們對未來生活無窮的奮鬥精神,因此,古往今來人們追求、嚮往美好的生活,崇奉財神,祈求財神保佑多多發財,國泰民安,國富民強。

2002年農曆七月廿二日,青島市民俗學會和青島天后宮管委會舉辦了第一屆青島市 財神民俗旅遊節,以後每年舉辦一次,各大商會都會參加。市民對於財神節的慶祝也是比較隆重,做生意的市民大都會選個吉時放幾掛爆竹,預示著自己的生意紅紅火火。2006年11月該項目被推薦申報第一批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三 財神生日

農曆八月二十四日,是曲周縣增福財神廟廟會。 是日要辦大型廟會,人們在廟會上香,磕頭許願,還要有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

有一點必須注意,擺放 文財神以及 武財神的方向有異,必須分清楚!滿面祥和的文財神,不論是財帛星君,或是福祿壽三星均應向著自己屋內,而不應向著屋外。否則便會向屋外送財!至於 威風凜凜的 武財神則應面向屋外,或是面向大門,這樣一方面既可招財入屋,同時又可鎮守門戶,不讓 外邪入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