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支氣管肺炎

豬支氣管肺炎

豬支氣管肺炎是發生於個別肺小葉或幾個肺小葉及其相連線的細支氣管的炎症,又稱為小葉性肺炎或卡他性肺炎。一般多由支氣管炎的蔓延所引起。臨床上以出現弛張熱型,呼吸次數增多,叩診有散在的局灶性濁音區和聽診有捻發音,肺泡內充滿由上皮細胞、血漿與白細胞等組成的漿液性細胞性炎症滲出物為主要特徵。本病以仔豬和老齡豬更常見,多發於冬、春季節。

臨床症狀

病豬表現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廢絕,結膜潮紅或藍紫,體溫升高至 40 ℃ 以上,呈弛張熱,有時為間歇熱;脈搏隨體溫變化而改變,初期稍強,以後變弱;呼吸困難,並且隨病程的發展逐漸加劇;咳嗽為固定症狀,病初表現為乾短帶痛的咳嗽,繼之變為濕長但疼痛減輕或消失,氣喘,流鼻汁(初為白色漿液,後變為粘稠灰白色或黃白色)。胸部聽診,在病灶部分肺泡呼吸音減弱,可聽到捻發音,以後由於滲出物堵塞了肺泡和細支氣管,肺泡呼吸音消失,可能聽到支氣管呼吸音,而在其他健康部位,則肺泡音亢盛,常可聽到各種?音。胸部叩診,病灶淺在的,可發現一個或數個局灶性的小濁音區,其部位一般在胸前下三角區內。X 光檢查,肺紋理增強,呈現大小不等的灶狀陰影,似雲霧狀,有的融為一片

病因

⑴原發病因主要是受寒冷刺激,豬舍衛生不良,飼養不良,應激因素,使機體抵抗力降低,內源性或外源性細菌大量繁殖以致發病。⑵因飼養管理不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可引發此病,但多由支氣管炎轉變而來。⑶異物及有害氣體刺激,亦可致病。⑷繼發或並發於其它疾病,如仔豬的流行性感冒、豬肺疫、豬丹毒、豬副傷寒、肺絲蟲等。

病理變化

眼觀支氣管肺炎的多發部位是心葉、尖葉和膈葉的前下緣,病變為一側性或兩側性,發炎部位的肺組織質地變實,呈灰紅色,病灶的形狀不規則,散布在肺的各處,呈島嶼狀,病灶的中心常可見到一個小支氣管。肺的切面上可見散在的病灶區,呈灰紅色或灰白色,粗糙突出於切面,質地較硬,用手擠壓見從小支氣管中流出一些膿性滲出物。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管腔中含有帶粘液的滲出物。有些支氣管肺炎由於發生的原因和條件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異物,例如吸入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

類症鑑別

本病的診斷要點是體溫突然升高至 40 ℃ 以上,呼吸促迫,鼻流漿液性鼻液後轉稠,常為膿性。咳嗽初乾咳帶痛,後變弱。胸部叩診發咳,聽診有?音。剖檢僅見肺炎病灶一個或一群肺小葉,新病區呈紅色或灰紅色,剪取病組織投入水中下沉。支氣管充滿滲出物,病灶周圍有代償性氣腫。在類症鑑別上應注意與細支氣管炎和大葉性肺炎相區別。

診斷鑑別

根據臨診症狀、剖檢病變和X線檢查即可做出診斷。

防治

預防

加強耐寒鍛鍊,防止感冒,保護豬只免受寒冷、風、雨和潮濕等的襲擊。平時應注意飼養管理,餵給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飼料,圈舍要通風透光,保持空氣新鮮清潔,以增強仔豬的抵抗力。此外,應加強對能繼發本病的一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預防和控制。

治療

本病的治療原則是抑菌消炎、祛痰止咳、制止滲出、對症治療、改善營養、加強護理等。

⑴抑菌消炎 臨床上主要套用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治療前最好採取鼻液做細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一般用20% 磺胺嘧啶鈉10~20 mL,肌內注射,2次/d,連用數天;或青黴素80萬~160萬U和鏈黴素100 萬U肌內注射,2 次/d,連用數天。另外,四環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先鋒黴素和喹諾酮類藥物(如環丙沙星、恩諾沙星等)等也可選用。

⑵祛痰止咳 當病豬頻繁出現咳嗽而鼻液粘稠時,可口服溶解性祛痰劑,常用氯化銨及碳酸氫鈉各 1~2 g,溶於適量生理鹽水中,1次灌服,3次/d。若頻發痛咳而分泌物不多時,可用鎮痛止咳劑,常用的有複方樟腦酊 5~10 mL口服,2~3 次/d;或磷酸可待因 0.05~0.1 g口服,1~2 次/d。也可用鹽酸嗎啡、咳必清等止咳劑。

⑶制止滲出 靜注 10% 氯化鈣液 10~20 mL或 10% 葡萄糖酸鈣10~20mL,1次/d,有利於制止滲出和促進滲出液吸收,具有較好的效果。溴苄環已銨能使痰液粘度下降,易於咳出,從而減輕咳嗽,緩解症狀。

⑷對症治療 體質衰弱時,可靜脈輸液,補充 25% 葡萄糖注射液 200~300 mL;心臟衰弱時,可皮下注射 10% 安鈉咖 2~10 mL,3 次/d。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