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聲

拼音: xiàng shēng
注音:ㄒㄧㄤˋ ㄕㄥ
條目:象聲(象聲) 
解釋:
象聲 xiàngshēng
[onomatopoeia;imitive words] 摹擬事物的聲音
引證解釋:
1. 即形聲。“六書”之一,是漢字的一種造字方法。用意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字,意符表示該字所屬的意義範疇,聲符表示該字的聲音。《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國小,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顏師古 註:“象聲,即形聲。”
2. 口技的一種。擅長摹擬各種聲音。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象聲》:“都下有為象聲之戲者,其人以尺木來。隔屏聽之,一音乍發,眾響漸臻,或為開市,則廛主啟門,估人評物,街巷談議,牙儈喧呶,至墟散而息。” 清 顧祿 《桐橋倚棹錄·舟楫》:“雜耍之技,來自 江 北,以軟硬工夫、十錦戲法、象聲、間壁戲、小曲、連相、燈下跳獅、煙火等藝擅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