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花林

個人簡介

謝花林,1979年8月出生,江西省蓮花縣人,博士,博士後,教授,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博士生導師,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培養對象,現任江西財經大學鄱陽湖生態經濟研究院資源利用與生態安全研究所所長;《生態學報》、《自然資源學報》、《資源科學》和《地理研究》等期刊的審稿專家。在《地理學報》和《生態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EI收錄7篇,出版學術著作4部,獲省部級獎勵3次,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8項。研究方向為:區域資源經濟理論與政策、土地資源利用與生態安全、土地系統模擬和鄉村景觀規劃。

學習經歷

2000年畢業於江西農業大學土地規劃與利用專業,獲管理學士學位,
2003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獲管理學碩士學位,
200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生態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8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地理學博士後;
2012年-至今 美國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訪問學者。

科研項目

[1]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多智慧型體行為的區域生態用地演變機制與調控模擬研究――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例”(41061049);
[2]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約束性CA的紅壤丘陵區土地利用安全格局情景模擬研究――以江西興國縣為例”(40801106);
[3]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快速城鎮化地區土地經濟承載力測度和預警實證研究”(08JC790050);
[4] 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43批面上項目“生態用地和耕地保護約束下的區域土地經濟活動承載力評估方法研究”(20080430544 );
[5] 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基於MAS模型的區域生態用地演變機制與調控政策模擬研究” (200902135 );
[6] 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生態安全評價的贛南紅壤丘陵區土地利用最佳化模式研究”(2008GQH0057)。

科研成果

(一)代表性論文
[1] 謝花林. 基於景觀結構的土地利用生態風險空間特徵分析-以江西興國縣為例. 中國環境科學,2011,31(4):688-695
[2] 謝花林,李秀彬. 基於GIS的農村住區生態重要性空間評價及其分區管制-以興國縣長岡鄉為例. 生態學報,2011,31(1):230-238
[3] 謝花林,李秀彬. 基於GIS的區域關鍵性生態用地空間結構識別方法探討. 資源科學,2011,33(1):112-119
[4] 謝花林,劉黎明,李波,張新時. 土地利用變化的多尺度空間自相關分析.地理學報,2006,61(4):389-400.
[5] 謝花林. 典型農牧交錯區土地利用變化驅動力分析. 農業工程學報,2008,24(10):56-62.(EI收錄: 085011778953)
[6] 謝花林,李秀彬,陳瑜琦,范員華. 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的生態安全評價方法初探. 資源科學,2010,32(1):57-63.
[7]謝花林. 基於景觀結構和空間統計學的區域生態風險分析. 生態學報,2008,28(10):5020-5026.
[8]謝花林. 土地利用生態安全格局研究進展. 生態學報,2008,28(12):6305-6311.
[9] 謝花林,李秀彬. 基於分形理論的土地利用空間行為特徵分析――以江西東江源流域為例. 資源科學,2008,30(12):1866-1872.
[10] 謝花林,李波,王傳勝,張新時. 西部地區農業生態系統健康評價. 生態學報,2005,25(11):3028-3036.
[11] 謝花林. 鄉村景觀功能評價. 生態學報,2004,24(9):1988-1993.
[12] 謝花林. 環鄱陽湖地區農業經濟空間差異分析――基於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esda)方法. 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31(3):299-303.
[13]謝花林. 基於GIS的典型農牧交錯區土地利用生態安全評價. 生態學雜誌,2008,27 (1): 135-139.
[14] 謝花林,李波,劉黎明. 基於空間統計學和GIS的農牧交錯帶土壤養分的空間特徵分析――以內蒙古翁牛特旗為例. 水土保持學報,2006,20 (2) :73-76.
[15] 謝花林. 典型農牧交錯區農業生態系統健康測度與持續利用管理. 資源科學,2009,29(7):1257-1263.
[16] 謝花林,李波. 區域生態系統持續利用管理初探――以青島市為例. 生態學雜誌,2005,24(7):823-827.
[17] 謝花林,張新時. 城郊區生態安全水平的量度及其對策研究.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14(3):23-26.
[18] 謝花林,李波. 北京山區景觀功能評價研究. 山地學報,2004,22(6):756-761.
[19] 謝花林,張新時. 城市生態安全的物元評判模型研究.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04,20(2):87-90.
[20] 謝花林,李波. 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0(5):705-710.
[21] 謝花林,劉黎明. 北京市海淀區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 規劃師, 2004,20(3):73-75.
[22] 謝花林,李蕾. 鄉村景觀生態質量的物元評判模型研究.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4,(4) :184-187.
[23] 謝花林,李波. 北京山區景觀功能評價研究. 山地學報,2004,22(6):756-761.
[24] 謝花林,劉黎明. 鄉村景觀美感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模糊綜合評判. 中國園林. 2003,(1):59-61.
[25] 謝花林,劉黎明,李振鵬. 城市邊緣區鄉村景觀評價方法研究.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03,(3):101-104.
[26] 謝花林.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相關問題探討.中國園林,2003,19(3):39-41.
[27] 謝花林,劉黎明. 鄉村景觀評價研究進展. 生態學雜誌,2003,22(6):97-101.
[28] Hualin Xie. Matter-element model for city eco-security evalu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WMSO 2008), pp, 167-170, Hong Kong , China, 2008. (EI收錄:20091412011556)
[29] Hualin Xie. Land use eco-security evaluation based on GIS in the typical agro-pastoral zone. vol. 1, pp.182-185. 2008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Shanghai, China,2008. (EI收錄:20094612444697
[30] Hualin Xie,Fanbin Kong. Spatial Behavior of Land Use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and GIS in Dongjiang Riverhead Area, Jiangxi Province.2008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Shanghai, China,2008. (EI收錄:20094612444698)
[31] Hualin Xie. Regional eco-risk analysis based on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spatial statistic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EPPH2009),Beijing, China,2009. (EI收錄:20095312597338)
(二)代表性著作
[1] 謝花林. 農牧交錯區土地利用安全格局與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2] 謝花林. 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理論、方法與實踐研究.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6月
[3] 謝花林. 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態效應研究.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年1月.
[4] 謝花林. 區域生態用地的演變機制與調控研究.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年10月.

獲獎情況

[1] 2008年“江西財經大學科研十強”稱號獲得者。
[2] 2009年“江西財經大學科研十強”稱號獲得者。
[3] 謝花林著. 農牧交錯區土地利用安全格局與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獎,江西省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9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