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獲獎奧秘

內容介紹(出版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自然科學的研究中心。 從1945年至1983年共有125人獲得了三項自然科學(即物理、化學、生理學和醫學)方面的諾貝爾獎。 對本世紀以來全世界自然科學發展的全貌,也有所介紹。

內容介紹

(出版說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自然科學的研究中心。從1945年至1983年共有125人獲得了三項自然科學(即物理、化學、生理學和醫學)方面的諾貝爾獎。加上戰前44年獲獎的14人,到1984年止,美國共有139人獲得了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同期獲獎的英國人為70人,德國人為52人,法國人為24人,蘇聯人為11人(其中革命前2人)。
本書作者遍訪了41名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其他有關人士,研究了大量有關獲獎者的文獻資料和其他背景材料,經過十多年時間的精心研究,完成了這部全面分析和介紹美國諾貝爾獲得者的培養方法和“優勢積累過程”的著作。從對獲獎者的家庭和社會出身、學歷、工作經歷,到他們著手獲獎項目的研究以至他們獲獎以後的情況,都做了深入的調查對比和客觀分析。對諾貝爾獎本身從1901年設立以來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也做了評價。對本世紀以來全世界自然科學發展的全貌,也有所介紹。雖然 書中有些觀點我們不能同意,如把百萬富翁都當作英才看待等,但書中大量科學信息和數據是有參考價值的。總的說應該認為這是一本好書,對我們研究自然科學發展動向,培養攀登科學高峰人才,振興我國科學技術,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為人類科學事業作出貢獻,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書是譯者從日本監譯的日譯本《科學エリ—ト》轉譯的,並同原著進行了核對,文字比較通俗易懂,適合我國廣大讀者特別是科學技術界、經濟界、教育界、衛生界人士閱讀。國內早在1979年商務印書館曾出版過周葉謙、馮世則據原著翻譯的《科學界的精英》一書。由於譯文風格迥異,我們仍願以這一新的譯本,奉獻給讀者。原著附錄的“參考文獻”,經商得譯者同意,一概刪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