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心裡話[心血管科普故事書]

說句心裡話[心血管科普故事書]
說句心裡話[心血管科普故事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說句心裡話》是一本心血管知識科普故事書。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程蕾蕾,跟您分享行醫20餘年的動人故事。

內容簡介

我國現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病患者近3億,每10個因病致亡的人中就有4個心血管病患者,這類疾病高發、兇險,但其實常起於細微之處。例如醬油色小便、牙痛、腳腫、反覆暈厥、手指麻木、高血壓突然變成低血壓等小問題,常常是心血管大病的先兆。

本書是一本心血管知識科普故事書,作者結合行醫20餘年的臨床案例,分享一個個動人的醫患故事,講述極容易被忽視的大病小信號,詳細講解如何對心血管疾病早判斷、早預防、科學就醫,有效管理健康。

血壓居高不下,問題可能出在哪兒?

貧血人群為什麼要格外警惕心臟病?

IT男為什麼是心臟科醫生眼裡的紅燈人群?

高血壓突變低血壓,這種情況更兇險?

反覆發作胸悶胸痛,為什麼做冠狀動脈造影和CT都查不出問題?

……

這些問題,你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作者介紹

程蕾蕾,復旦大學醫學博士,美國Emory大學心內科博士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擅長疑難心血管病變超聲診斷及心內科疾病診治。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科研課題14項。以通訊或第一作者發表論文65篇,其中SCI論文16篇。

熱愛醫學科普,歷年來發表醫學科普文章約200篇。出版心血管科普故事書《醫生最懂你的心——心臟故事》,被評選為“2017健康中國年度傑出科普作品”等。

編輯推薦

心血管疾病高發、複雜、兇險、善變。患者敞開心扉,才能給醫生更細微的病情反饋;醫生將心比心,只想給患者更適宜的診療方案。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程蕾蕾,跟您說句心裡話,精準講述大眾天天問、常常錯的心血管防治知識。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支架”和“搭橋”有什麼區別?

人工心臟瓣膜置換,“生物瓣”和“機械瓣”怎么選擇?

房顫、心律不齊、二尖瓣反流這些症狀代表什麼?

《說句心裡話》科普心血管知識的同時,以深情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從醫二十多年的經歷,作者如何跟患者休戚與共,與疾病寸土必爭,還有那些陪伴在作者身邊的同事跟家人的故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有一種微笑你不懂

自殺前,她一切如常/002

化療藥物引起的心肌受損大多不可逆轉/006

我只是看上去很乖/010

醫生看病三法寶:語言、藥物、手術刀/013

貧血也能和心臟掛上鉤?/017

來自星星的孩子/020

在錯誤的時間重逢對的人/023

所有頑固性失眠都和精神心理相關/029

至少三分之一的心理障礙病人來自心臟科/036

第二章 當醫生生病時

腎不好,心臟也好不了/042

實驗成功的副產品:病毒性心肌炎/047

醬油色小便?柳暗花明/053

中成藥也含西藥成分/059

跨越大半箇中國,帶你來看病/066

離奇從醫定律:管啥病就得啥病/070

戰勝自己等於戰勝死神/075

酒精+抗生素=自殺/078

時間是最好的解藥/082

第三章 是醫生,也是女人

急性心梗最佳搶救時機:起病2個小時內/088

因地制宜,基層醫院也能藥物溶栓/092

心臟兩處狹窄,為啥放三個支架/095

君子近庖廚,家和萬事興/102

更年期,血脂升高靜悄悄/106

“掛羊頭賣狗肉”的心絞痛/110

三觀易碎,明白趁早/114

假如生活辜負了你/121

第四章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該不該找做醫生的親戚開刀/130

心臟瓣膜病能開刀的,都是運氣好的/134

不開刀也能治好心臟瓣膜病的小夾子/139

盡人事聽天命,人生從容/145

不抱怨的世界光芒萬丈/149

何為大醫生?以一己之力造福千萬人/153

房顫病人應該知道的左心耳封堵術/158

越親密,越需要界限感/163

第五章 鐵打的心包,流水的積液

高血壓突變低血壓?蹊蹺了/170

腳腫:不能忽視的大病小信號/174

縮窄性心包炎:可能逃不過一剪子/177

3毫米心包積液引發的大反轉/183

就算你是一泡烏,媽媽也愛你/188

這樣做,醫生才能及時找到你/195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198

第六章 向死而生

診療指南並非滿分/204

心臟科醫生眼裡的紅燈人群:IT男/208

監測血壓最好做到“四定”/214

高血壓的另類後遺症:狂笑不止/218

跟著外科醫生抄病史——處處是坑/222

反覆暈厥的真兇/228

醫學是否有止境/234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