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樹錚詩文J

說到三十年前事,夜闌人猶夢秦淮。 回看五十五年路,一半風雨在逆舟。 一杯三十八年酒,雅俗新詩滿牆頭。

詳細內容

泰來兄一再賦詩,奉贈諸同年。其《二贈潘兄》曰“龍井寄深情,砂陶抵萬金。....”五言律句,古樸儁永, 一派初唐遺風,不由弟拍案叫絕。勃勃詩興,雅人深致。余老矣,波瀾不興,惟欣賞而已。
今日景兄來電,慨嘆詩壇寂寞,大有風騷難領之感。君不知,秦潘柏公,均一時之才人也,鋪路石少,故香車難來。今不吝淺陋,引玉拋磚,相期以待網上詩壇吹萬不同,吐故納新之鼎盛局面。
許樹錚自識
辛巳小雪日遣興
小序:新從一民兄家發現幾幀老照片,吉光片羽,彌足珍貴,尤以高二英全 班同學登上紫金山頂(舊稱蔣山)之合影最為難得,身後“南京外國語學校” 大旗風中獵獵,個個青春年少,躊躇滿志,誰能料想會有一場文革浩劫來,中 斷大好前程,卜遠根猝死八達嶺,潘卓之身陷囹圄,他人或當兵,或下鄉,道 雖不同,艱難一也。吾家頻頻搬遷,舊物百不存一,今日忽見此照,恍若隔世,誠所謂悲欣交集者也。
題照(一)
重見蔣山絕頂照,當時豪氣乾雲霄。雲開渡盡劫波後,衰顏長愛說年少。
題照(二)
君家猶存舊照片,重憶三十六年前。此生最是少小好,一心讀書樂陶陶。
題照(三)
卅六年前舊寫真,一度翻看一愴然。共道人間惆悵事,相問今夕是何年。
重訪後巷有感
樓外春雨正瀟瀟,明日歸看長江潮。開箱遍尋舊時衣,重拾青春氣亦豪。
我們就要重返插隊七年的後巷鎮了,連日春雨,正是為我洗塵。 對後巷的回憶不時清晰地浮上心頭,柴草,鋪板,水缸,大灶, 方桌上忽明忽暗一盞油燈。春二三月,青黃不接,那時農家何 其難。當年的知青,如今都已兩鬢染霜,當年的鄉親,年長的大都已經作古,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再回後巷, 我想去長江邊上看看,波浪中還有江豬出沒嗎?那伸向江中的 舊堤還在嗎?。。。。。。 燕子聲聲里,相思年復年。
回鄉自述(一)
寫在與插隊同學回鄉前
插隊歲月猶眼前,彈指流年過中年。幾番驟雨狂風后,依舊春好四月天。
回鄉自述(二)
景美最憶是鄉村,當年空負插隊人。如今君到後巷見,荒徑滿目斷蛙聲
今日之後巷鎮已成江蘇的金三角,然則一鄉之河流池塘俱已污染,無法飲用。男人進廠,村裡的田地只靠老弱婦孺耕種。但見千年形成的村落格局俱已破壞,昔日的河岸田埂,荒草沒徑,魚蝦斷絕....環境破壞如此,何能使人開心顏? 六月九日
插隊吟
寫在下鄉三十三周年紀念日前

鄉居七年。今日想來,真不知怎么過來的。招工招考,年頭盼到年尾,所謂招考,“工農兵學員”要當地推薦,我在大隊和公社中學教書之餘,還替四面八方上門求醫的農民看病,當地公社書記也曾慕名來新華中學請我針灸腰痛,然而你若不去奔走,就休想推薦上大學。除了拍馬鑽營,極少有安分守己的知青也能入選者。招工則公社幹部子女正多,真正輪到知青有幾人? 十年文革,“知識無用”,能當個工人就很讓人羨慕了。十三中的插隊知青對我說“你們外國語學校的學生也下鄉,我們就服氣了。”此言極為淒婉。國家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培養的外語人才,今日竟棄之如敝屣。慢性精神折磨是最可怕的,苦悶,悒鬱,一度“聽到吃,撞到壁”,毫無食慾,自以為是得了絕症,詳情寫信給上海腫瘤醫院,回信很負責,說請了著名的內外科主任會診我信,認為我得的是胃腸神經官能症。我亦智者,全國上山下鄉知青有百萬之多,何用我來唉聲嘆氣?於事何補?經此鬼門關上走一遭,豁然開朗,從此換了人也。
招工招考年復年,於我無份仍種田。紛紛都道進廠好,能為工人不羨仙。
插隊王巢村
春來燕歸何處家,王巢村頭舊祠堂。擲拋青春虛空里,寒來暑往年復年。
雨雪何能停勞作,不是開會便養蠶。肩筐披蓑出門去,巢家村里雨如煙。
村落地名“王巢家”,東為王家,西是巢家,小姓寒族,十戶人家。讓知青住在百年老祠堂里,灶後盤大蛇,樑上蛇鼠斗,均曾親眼見。那時,天天要出工,雨雪天氣才能歇息,生產隊還喊開會,學習。雨天採桑葉要借農家蓑衣,塑膠雨披尚未問世。天寒地凍則要“上
河堤”開河。所幸兩年後就叫我去教書,插隊七年,日夜盼“上調”,未嘗一日笑顏開。聞說今日農民,半年忙碌半年閒,再也不會“戰天鬥地學大寨”了。七年光陰哪!什麼也做不了。說著從前就怕。
25/11/2001
訪建山
行盡鄉路越翻山,十八里路看同窗。捧來山草煮新米,飛出歡聲笑語高。
滿目青翠聞松嘯,一片桃紅孤村到。山柴燒鍋余火旺,勝卻平原麥稻草。
記得初下鄉時,彼此間尚有心思走動,我們在後巷公社插隊的要走十八里路,翻山越嶺去建山看同班同學。山莊桃花盛開,一色青磚瓦房,山草燒出的飯菜噴噴香。此後,年復一年,面朝黃土背朝天,也就提不起興趣往來了。舊景歷歷,如在眼前,算來已三十餘年矣。何得不老乎?
26/11/2001
鄉村一首
貧如知青也客迓,陋桌蓋布瓶插花。鄰家地里挑新韭,煎餅稀飯蘸鄉愁。
這情景鄔波想還記得。王華玉這樣的嘉賓到時,方桌鋪上家裡帶來的從前的包袱布(藍印花布),瓶插幾支桃花,鄉間葷腥是很少買到的,自攤幾塊蔥油餅,一碗韭菜,吃吃談談,一傾鄉愁。那時條件就是如此。那時我們多年青!
11.26.2001
憶後巷
年年上調都落空,互訊訊息互惆悵。迢迢不見返鄉路,回城恰似登天難。
七年辛苦在丹陽,夜夜夢裡回家鄉。相聞只有知青恨,楊柳春風隔天涯。
今年十二月十三日是我們插隊三十三周年紀念日,年年時近此日,我都想寫點什麼,可總是怕寫,怕去回憶過去,只恐再不寫要寫不動了。老來光景歲歲差。
12.2.2001
憶後巷
鄉誼親情後巷好,七載丹陽人年少。
歲歲此日長下淚,銜泥燕子別築巢。
今歲十二月十三日是插隊三十三周年紀念日。後巷鎮在丹陽以北,其北魏家(村名)已到長江邊上,只記得那時冬天特別的冷。我身單力薄,臘月里上河堤(開河),挑不動大泥塊。農
民都很照顧我,叫我坼爛泥,也不容易喔,從早到晚站在高高的河堤上,北風勁吹,遍體生寒。後巷歲月,終生難忘。
12.2.2002
思華玉(二首)
當年只道是尋常,誰料一別會再難。近來夜深頻入夢,定是人歸在丹陽。
世事十年似流水,人若春歸喚難回。想得友情舊時好,陋室寒夜紅爐灶。
插隊第二年,在鄉間得識南京十中高三畢業生王華玉,典型的名牌學校高材生,樣樣都很出色,知識廣博,英俊瀟灑,只因一張三人合影照後背幾句抒發情調的題詞,文革中遭受迫害,狼狽不已。同是異鄉插隊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七年後,俱各回城,華玉兄以老大之年考入南京醫學院,畢業後到腦科醫院工作,大陸開展性心理諮詢第一人也。孰料一代名醫竟會以小恙猝然去世,聞之心傷。他是一塊華玉,卻過早地碧落黃泉。幽明相隔,忽忽竟已十年
仁者壽
讀罷潘兄插隊詩,徹骨寒風憶當時。七年知青鄉里路,不平坎坷滿心頭。
2002 六月九日
小詩奉贈泰來兄
長記豐富路,梧桐花開早。此時山里人,猶自思窈窕。
鄔波家住豐富路,窗前有一梧桐樹,濃蔭箍地,今仍在。君記否?柏鄔之戀,始於初進南外時。讀昨日景詩,兄甫下鄉即心心念念只 在“君子好逑”,弟則懵懂,不惑始婚,如今老來苦矣。
11/29/2001
潘兄來信謂:“......我決定將洋酒轉贈柏君,....聖誕前親自或派員送至柏府,景君則擬攜鹽水鴨等前往柏府........。” 是日也,潘酒景鴨,多多益善。
卻笑貧家無所出,攜兒早早叩朱門。白飯一缽琴一曲,愧對先生再獻詩。
潘兄28日函曰"許君“攜兒早早扣朱門”一詩,吾不忍卒讀,又讀之再三,讀之心酸,老淚頓作傾缸雨。勸許君,別賣唱,老柏已備聖誕餐;勸許君,莫再說,我也和你差不多;勸許君,.........。”作者我落墨時,海天愁思,也曾幾番輟筆。
2001.11.28
性率無機守道貧,囊空羞伴君子行。潘酒景鴨家家好,樹翁只獻詩與琴。
(註:古人云,性為無機率,家因守道貧。)
聖誕夜柏公館聚會,潘兄送洋酒,景兄要帶鴨,故我詩屢用“潘酒景鴨”。是日也,下崗人囊中羞澀,無長物以奉,欲攜小兒前往彈奏鋼琴,不足,再獻以新詩。泰來兄上午來電,嫌我景鴨二字“不好聽”。鄙意不然,湖熟金陵鴨,肥澤天下,當年插隊他鄉,想一箸而不可得,相公何言不雅?
答景泰來兄
景兄用字重雅馴,嫌我景鴨難為聽。
傷心湖熟河下客,從此不進文人家。
十一月廿八日 燈前
小詩以和鄔波先生
潘酒景鴨實堪夸,為附風雅到君家。倘有故人常問訊,老來光景已不差。
十一月三十日
詠史
讀《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
始皇坑儒才多少?十年秦火遍地燒。萬千蒼生生死恨,瘦了江山是苛政。
小詩奉贈卓之兄
潘兄落筆有奇才,氣蘊千里飄然來。曾經鬼門關上過,從此豪吟無愁懷。
(注:卓之兄文革中被工宣隊整得很慘。)
謝詩人泰來兄五一大作
盛宴相聚有嘉賓,潘酒梁書值千金。文德橋下秦淮水,景詩與之誰深情。
五一聚餐在名門酒家之文德廳。品嘗之酒即以“潘酒景鴨”出名之“潘酒”也,法國白蘭地,不遠萬里,潘兄攜自海外,其味果不同尋常。梁院長以古篆書寫條幅,分贈眾人,意殷殷焉。潘酒梁書情何深,千兩黃金難覓尋。
五月四日 夜雨聲中
再謝詩人泰來兄
詩情噴薄數景候,頭插野花足風流。門前滔滔秦淮水,堪與泰來共千秋。
景泰來兄,三楚名門之後也,家學淵源,風流底蘊。往日艱辛,如今瀟灑,年來尤愛作詩。君不見,其凡與人言,笑語軟款,眉間心上儘是詩。昔放翁詩云“此身合是詩人味,細雨騎驢入劍門”,此泰來寫照也。弟雖不才,耳聞目睹,詩興油然,是故不揣淺陋,步韻相和。古人有雲“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故謂景候。
五月四日
景兄自詡晉太守,悠然吟詩笑人舊。漫道聲律動不得,我本古風最自由。
關於用韻的問題,泰來兄來信說:“......當然,寫新體詩,應按一二四押韻的要求。弟乃散淡之人,偏愛古風自由,...。”這問題要請教王力教授的《漢語音韻學》。君不知,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不能以今天的國語發音來讀古詩的。吳語粵語尚保留很多古音。哪怕中央電視台的唐詩宋詞朗誦會,行家看來也不過熱鬧而已。當然,弘揚中國文化是首要的。
樹翁 五月十日
復南非短簡
鍵盤敲擊過千遍,難得秦郎一紙來。前番書札墨猶在,此情何處看嫌猜。
和景泰來兄魚湯詩
網上紛紛說美餐,牽動南非萬里饞。當年天涯插隊時,何來魚湯慰飢腸。
前不久,一民兄來email,他一時忘形,說得我不象話,於是乎 復了一信霉他,題作《與山巨源絕交書》。老柏“賠禮”,我則請諸位去南博看《雪域聖地》展覽,卓之兄在櫻花園宴請眾人,席間,一道沙河魚頭湯味道甚美。於是彼此又有詩文唱和。
六月廿四日
致泰來兄
且慢高笑窮開懷,丈二何來損人才?魚頭鮮湯動金陵,狗耳巷裡覓食來。
泰來兄戲謔我“損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潘兄家住狗耳巷。丈二合十
網上展讀潘兄E-MAIL
拜讀潘書韻味長,愧我下筆欠思量。 聲聲棒喝醒俗夢,求師問學狗耳巷。
樹翁合十 六月初二 貓眼街
六月廿四讀秦景二兄詩有感
景湯秦貂鄉誼長,前塵每向夢裡看。且重清清一杯酒,三十八年老同窗。
景兄幾番詩讚沙河魚湯,秦詩則謙稱“續貂”。是為景湯秦貂之說。
南非信曰:“。。。寫這樣的詩要打屁股! 許兄也在瞎起鬨。”
魚湯潤出大家詩,篇篇墨香記當時。歌到滋味佳絕處,南非艷舞最來勢。
樹翁合十
六月廿五晨 竺橋
酬答南非秦涵容兄
青鳥殷勤一日三,秦兄情意逼雲端。縱使先生龍陽興,袖短何堪君再斷。
秦兄詩思如涌,今日連來三篇,雖字字珠玉也,讀罷不免心跳,人或疑有斷袖之好也。先生遠在天涯,知否金陵才子甚多,十步之內,必有芳草。戲和之,不過博諸兄一笑耳。
樹翁合十 六月廿五夜
附:秦兄二詩如右:
再復許兄
昭陽殿前三千三,幾人君王曾顧盼?尺素錦箋鴻雁累,許郎何曾垂眼看。
無暇卒讀無興致,推搪愚友有何難。竺橋日日無訊息,月月可罪新浪網。
一民夫婦移居金薔花園,名師徒眾,真正是:
書生網上窮吟詩,何如束修名師資。家塾三年砌金牆,珠翠滿頭響鬢鬟
潘詩昨日詩贈梁白泉教授云:“巴山奇嶺躍白泉,喜到渝州蜀水邊。不謀朱門謀梁粟,頭上又是一重天。”構思甚好,別有奇思妙想。弟生少潘詩之大胸襟,也和陋詩一首,請教了。前兩句借用海粟老人詩句,須得聲明,不敢掠美
七月一日 晨
呈梁院長
穿岩透穴不辭勞,地遠方知出處高。蜀水一股涼白泉,富貴山下佛心橋。
(股音:gu。梁院長家在富貴山前,佛心橋堍。我尤愛梁宅書房,一窗青黛是山景,絕佳。 先生四川人,青年時隻身來讀中央大學,從此定居金陵。)
小詩上一民兄
時時針砭見真情,篇篇深文道理拎。金薔樓台夜半燭,知我惟有柏一民。
拎不清翁合十 七一夜
小詩以和泰來兄
月好西河景詞留,炎夏如見雪輕柔。樹翁閒情久拋棄, 獨立竺橋添新愁。
景兄自製《西江月》一首,自譯為“West River Moon ”(西河月),令人絕倒。其後央涵容兄譯為英文,景贊秦譯為“秦譯西江月,輕柔比飛雪。中西融貫處,拍案連稱絕。”雖有flatter之嫌,然寫來情真意切,且毫無刀斧痕。入聲字尤其嫻熟。
樹翁合十 九月六日 深夜
呈鎮江老友朱亮兄
雲陽大作顯何難,轉來轉去空惆悵。定交雖久識面遲,不見先生九曲腸
朱亮兄,筆名雲陽,著作甚多,網上寄我新作《轉來轉去》,初看儘是亂碼,故復以小詩。書信往來多年,直至今夏方來寧相見。果然神採風流,不同凡響。
仲夏夜答潘兄
坐享比爾蓋茲福,網際網路上精神足。一見潘郎絕聯後,十年面壁我難出。
附潘卓之兄絕妙長聯:
祈仁者嘆回鄉說魚湯念同窗戲伉儷酬南非感巴蜀涉金薔高之談闊之論文可經天詩可緯地不吐不快
憶坎坷哭荒涼品滋味療飢腸言絕交堪袖短沐山泉憐學友古之往今之來性或行雲情或流水敢作敢為
聞中秋日梁院長宴請
各想妙計獻佳肴,七層樓台梁府鬧。此生何曾有閒暇,難得開懷樂陶陶。
一民兄示我眾同學今夏訪梁院長之書房合影,真正文氣撲面而來,舊知新雨,或坐或立,身後萬卷書架壁立,半老圖中人,均暗作撐扶狀,雖表情雅健,然望而知個個飽經風霜,感從中來,小吟以獻諸公前:
與君相逢俱年少,讀書南外意氣豪。如今白髮催人老,疑是南京秋聲早。
意猶未盡,再吟:
一座青眼客,共有白雲心。從今日遨遊,肯為天地久。
十月十二日 2002
讀泰來兄新作
唐風宋韻味十足,飄然九天高情出,
先生早生七百年,東坡易安少人讀。
樹翁合十 壬午寒露後三日 忙於修齒補牙時
農曆九月三十日(11月4號)
無題 —答潘兄借傘詩
秋深九月初見寒,竺橋年老戀暖陽。已無柳絮因風起,夾岸惟見菊花黃。
竺橋吟
不覺冬來夜漸長,滿耳風聲有淒涼。客戶最是歐美好,夢裡猶見新訂單。
附潘兄借傘詩:
隔河發話我成河,擠得身瘦氣不透。照顧照顧潘老弟,夾在中間很難受。
不盡口水紛紛落,兩頭堵截沒處躲。拜託拜託再拜託,二位龍王快鳴鑼。
清明未到雨紛紛,濕了衣服欲斷魂。借問雨傘何處有,老秦遙指金薔村。
上潘大官人 十一月四日
敲天驚聞是潘兄,虎嘯龍吟一聲中。昔年崢嶸血腥雨,今日豪氣猶飆風。
關於出遊,潘兄來信曰:“如下雨,再改日。星期五敲定車,星期日敲定天。潘021104 ” 。重又想起他當年的遭遇。
老來光景實堪哀,每因暫出修長眉。說到三十年前事,夜闌人猶夢秦淮。
南非秦兄送我詩曰:“ 老去寧可寸寸折,不為俗世繞指柔。樹翁鋒芒長萬丈,劍眉揚處令人愁。夜闌寄北(改許詩)” 弟何敢當,眉長是實,老相也,已然雄心歲月兩消磨。
夜夢後巷“十月早”
長憶丹陽十月早,糯米粉糰山芋飽。忙罷田裡上河堤,開河愁無厚棉襖。
十月初一,丹陽人謂之“十月早”,此日早飯,要吃糯米粉菜糰,一鍋山芋湯,便算是辛苦大半年最好的餐食了。天冷了,冬季的農事便是“上河堤”,東開河,西挖溝,三十年前,農民苦,插隊也苦,一年忙到頭,多少人家口糧還不夠,如今都成歷史了。
樹翁
感懷 — 遙寄隔海人
仍是君我兩情好,記得插隊初商討。物以類聚信不差,人以群分二王杳。
還記得下鄉前你我一道商量,同去找駐校工宣隊長(無錫人)要求到丹陽。二王者,君知也,吳語王黃不分。。。。。眼中前事分明,人已秋霜染鬢,三十餘年,不勝滄桑之感。
許樹錚 十一月七日
感懷二首
風送盲姑賣唱聲,曲曲悲愴難為聞。官倉碩鼠經過時,愧對辛苦賺錢人!
街頭時聞賣唱聲,往來行人駐足聞。年來懲腐過百萬,如何仍見飢號人?
2002 十一月八日 竺橋
答潘兄及諸同好
高文大字有深意,潘兄宏論實堪奇。
最憐樹翁老來苦,難受學究西門氣。
十一月十五
復泰來兄
半生忙碌終為錢?良辰美景奈何天。竺橋遠近花似錦,寒舍柳老難吹棉,
(註:第二句借用古詩。)
十五夜
西門怨 十六夜三題景詩
遍敲鍵盤少情緒,惱人景詩高自詡。幾回挑燈復擲筆,不寫討人歡喜句。
網談到此已失真,言語輕重在各人。若將錦書隨意解,便有無數怨號聲。
相逼苦苦氣何凶,景詩頻送西門風。開機每見動容語,命終定歸網談中。
雅贊諸賢為收錢,潘兄一唱成四絕。最憐樹翁有愧色,衾薄如何耐霜雪。
小雪後一日 樹翁合十
自題肖像 (二首) 21/11/02
不能藏年看兩鬢,臨鏡君已如秋蓬。莫怨清光難復持,坎坷生涯鏡中人。
閱世興衰累雙眼,愁損紅顏到中年。好是此身心難老,風光不斷來簾前。
復丘山兄
老堂詩話民初刻,無錫丁氏誠難得。若非先生具慧眼,遠水近山兩相隔。
民國初年,丁福寶刻書多種,至今流澤後人,丁氏乃無錫望族,近百年來人才輩出,丁關根即其後裔。
廿五日 樹翁合十
再題肖像畫並贈諸兄
與君早結三生緣,相期來世仍網談。請將圖容仔細看,重來應是頭髮長。
樹翁合十 十一月廿七夜宜興歸來
題潘兄《別來無恙賦》
別來無恙作新賦,潘兄傾情倒夜壺。且待聖誕一杯酒,再聽庾信吟枯柳。
樹翁 十二月六日
謝鄔波夫婦賞梅之邀 十二月十八
一窗仍是千家雨,卻邀鄔家賞梅去。樹翁年老行不得,滿室幽香理俗務。
諸公如晤,近日生意麻煩,忙碌不已,魚翅宴後,諸兄華章迭出,弟未能及時酬答,歉甚、歉甚。寒冬臘月,望各善自珍攝,是為殷勤盼也。
聖誕夜 樹翁合十
謝潘兄魚翅宴
魚翅味美價更昂 有賴潘兄得先嘗
一吟華章知多少 訴盡曲水看流觴
誦南非廿一日函有感
痴情最憐約堡漢 亦步亦趨頌江郎
十月蟹肥只只好 百姓只買小菜秧
秦兄去國十有餘年,對國內進步讚頌不已,愛國之心拳拳,企盼之情殷殷,然何日君歸來?弟兄們等白了頭。
Three Days After Mao's Birthday
秦城牆內李氏愁,馬列紅後萬人咒。冰霜十年遍中國,一死如何對閻羅。
揚子晚報載文採訪昔年毛之管家極言其夫婦吃用簡單
無多錢財余亦過來人前朝舊事猶在眼前不由感從中來
許樹錚 毛誕後三日
傲骨嶙嶙是秦兄,人傑他日鬼亦雄。
兩嘆無用書生計,一笑還是看樹翁。
2002年除夕
今天(農曆十二月初五)是我五十五周歲生日,從不自壽的我,想到五五亦人生一大壽也,十年文革,七年插隊,返城後二十八年中又有三年深圳飄零,十年在設備公司被迫搞單證,得罪惡頭頭竟逼我回家,月給四百文,下崗待遇哪!一度捉襟見肘。如今我都過來了,自謀生路,已然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又一邨 。。。。不勝滄桑之感。上午電請梁院長、錢伯伯和錢伯母,永紅兄來舍間聚會,中午去大鵬餐廳小酌。三年前是小錢兄古道熱腸,悉心教授電腦,是這偉大的資訊時代造就不同以往的外貿人才,今天我有能力款待這幾位知心知肺忠實的朋友,甚是欣慰,耳邊不由響起俄國詩人普希金的《小鳥》詩來。諸兄諸兄!讓我忘卻過去,調整心態,權當二十五歲,豪氣再來!
2003年一月七日
十二月初五自壽
紅茶一杯詩一首,生日從來不自壽。回看五十五年路,一半風雨在逆舟。
自壽何物最風光,上帝厚禮網際網路。下崗其能奈我何,電腦便是衣食倉。
泰來如晤:頃接賜函,明公高誼,欣哉。梁院長初五或許有空。懿勛兄則要返台過年,三月里始能回寧,命弟拜謝吾兄美意,道是回來再聚。想此日也,景府定然熱鬧非常,春風浩
盪好吟詩,吾兄弟忘卻年輪,指點江山,菜不須多,個個年飽,能見識景府自製菜點當是最好。弟素畏寒,但有熱茶一杯,已然忘懷,人道是茶亦醉人也:-)
初五白鷺橋東聚,臨風馳念魂欲飛。舊誼淳淳千年好,新詩吟罷人痴迷。
(飛,吳音讀作[fi:])
今日乃弟之西曆生辰,老來重鄉音,故拙作要以吳語讀方可合韻。見笑諸公了。
樹翁合十 2003.1.15
復年初五景府雅聚請柬
城南相逢皆舊遊,景嫂殷殷佳肴酬。一杯三十八年酒,雅俗新詩滿牆頭。
二十日午後 樹翁合十
樹翁壽同年 元月廿三日
與君同窗復同年,詩文唱和更有緣。泰來何必沽壽酒,紅茶一杯春梅前。
新春歡聚,俱各五五之年,在中國,這年紀人尤為不容易也!令人感嘆。
一邀便扣富兒門,謙謙謝帖意何誠。白鷺橋上蕭蕭風,最是作家聲難聞。
廿三日復景兄,請勿以作家相譏,凡事當以平常心。
南非來信謂:“現在的那些靡靡之音,我不要聽,又不象唱歌,又不象講話。怪不得把年輕人聽得樂感都沒有了。...我就感到是無病呻吟,假的,假的,假的……新暴發戶才喜歡。”
吾兄不能做九斤老太,齊秦的《濤聲依舊》,《驛動的心》等等,都很不錯。唱來迴腸盪氣,聽則百感交集。
一月二十四日
何必連聲說三假,須知新歌也不差。先生若肯傾耳聽,從此不覺人天涯。
初五雅聚,看來景泰來家是大戲,重頭戲,他處均是小酌,泰來兄宴邀只為催詩,弟已好幾首過去了,完成任務了,就等著飯來張口了,呵呵。初五初五,人世幾回開口笑?一抹斜陽已晚照,念則不免傷感。臘月廿二
答南非《新春獻譯》
南非獻譯何迢迢 催詩人坐白鷺橋
初五沙龍七雅聚 重逢惟恨酒罈小
初五沙龍初六續 竺橋陋舍重相聚
此日二渡秦淮河 我借春水慰舊雨
正月初五中午
初五沙龍在景府一品嘉園,潘兄贈品堪為一絕,紅木鏡框內宣紙二頁,毛體書潘公三詩,大氣文氣,真名人尺牘也,大有“子孫永寶之”之意。其詩二曰:“秀才人情一張紙,外
加百十來粒字。莫怪老潘太吝嗇,還沒混到小康時。”戲步其韻以和之:
潘兄早到小康時,高誼人情請宣紙。如今誰不逐炎涼,相交大都用金子。
正月初八
潘,柏,鄔,秦,許,丁,諸位仁兄,初五相聚,潘兄贈我硬筆狂草詩詞,雅甚。為湊雅興,賦小詩一首回贈, 並向諸兄致意:
片紙鵝毛重泰山,狂草從來意高遠。不畏世俗行我路,寄情惟在詩詞間。
景泰來於2003/2/8
復泰來兄正月初八詩
初五聚會我先知,夫子相交惟片紙。飲罷黃金台上坐,景公又寫富貴詩。
正月初八午後
今晨忽見南非邀請,又見網上封封回信,諸如“同窗情深兮好弟兄,好弟兄兮秦涵榮,邀我南非兮路遙遠,路遙遠兮情更濃。盤纏無著兮要打工,要打工兮不能松。。。”說得窮形盡至,悲淚紛飛:-)
一民攝影技藝蓋世,飛燕靚照聲動天下,家居金薔花園,是肥羊也,盤纏卻欲劫貧家。。。。然難得秦兄一片至誠,紅帖再三頌讀,感從中來,小詩以復之。
病臥竺橋忽聞請,秦兄紅帖照眼明。相邀倘早十五年,老死南非亦甘心。
一邀便念兄弟情,去來南非看魚鯨。飛燕靚照最難得,賣畫錢豈值萬金。
樹翁合十 正月十四
正月十七題一民兄秦淮燈會照
千年秦淮猶窈窕,元宵燈會熱氣高。君看河水燈影里,夜半人涌夫子廟。
小詩以和諸兄
撩人春思是景詩,夜雨浦江酒醉時。秦翁欲歸還早歸,莫嘆人去恨來遲
二○○三年三月八日
復南非詩人涵榮兄
一冬僵臥誰家子,又到風光宜人時。舊誼醉心如美酒,春雨催花看新詩。
二○○三年三八後一日
小詩奉贈南非特立獨行之涵榮兄
老去漸知世上事,春來又見流水長。多少煙波與風雨,一船離恨回江南。
三月廿二日
潘兄來信,倦了、累了,要別網談。。。云云。
楊柳春風年年好,北去南來人自老。鄰翁休飲別離酒,風波郵亭隔海濤。
三月二十九日
寄南非
十年隔海長相思,畫圖難畫秦博士。文章傲骨錚錚在,不肯流俗似當時。
清明前四日 大雨聲中
柏兄惠賜多輻風景照,奼紫嫣紅張張好。果然春色動人也。
滿窗艷麗數桃花,日暖春風到君家。如何不見去年燕,萬里辛苦在天涯?
清明前四日
復潘兄《多餘的話》
如今網談子不語,黃昏又下瀟瀟雨。平生得失且由他,白頭來看鄔家花。
三別原為入佛門,要作潛心橋上人。桃紅柳綠不再戀,菜園師傅赤腳僧。
四月一日 雨夜
觀看陶李柏三位網談戲作
網談何曾有閒暇,晴暖桃李在柏家。自來自去兩窗開,相親相近三枝花。
清明前一日樹翁合十
五月五日復北京雷兄
半生煙雲看猶輕,未老人稱我許翁。五五難逢宴同年,一盡千杯忘前塵。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