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向寧

簡介

許向寧,男,漢族,中共黨員,博士,四川省地礦局成都水文地質中心副主任。

榮譽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許向寧帶人輾轉千里,於5月17日不顧路途艱險搶在第一時間奔赴汶川震中區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面對隨時可能發生崩塌、滑坡的不穩定坡體以及強余震威脅,許向寧他們完全置個人生死於度外,他擔心更多的是隊員的安危,災區民眾以及其他救援隊伍面臨的次生地質災害的危險。因為有了他們的科學指導,數以萬計的災民得以逃出次生地質災害的威脅。在汶川縣城是否異地重建的問題,他們的意見成為了技術指導意見。
2009年秋冬至2010年春旱魔肆虐著西南災區,開採地下水是解決旱情的重要應急措施,找水打井成為抗旱重要內容。許向寧他們第一時間奔赴雲南麗江和保山地區,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和地下找水經驗,積極投身於抗旱地下找水打井突擊行動,深受災區民眾歡迎。
四川分布著廣泛的紅層區,缺水民眾高達6000多萬。一開始內江市和達州市的紅層找水工作,由於種種原因進展緩慢。許向寧臨危授命,親自出任兩市該項工作的技術總負責人,兩地的紅層找水後來居上,在全省名列前茅。這些項目可直接解決300多萬缺水民眾的飲水問題。
四川省阿壩州、甘孜州等地分布的大骨節病發病率高和致殘率高,對病區民眾生存構成極大威脅,2007年春節前夕,許向寧他們不畏高原天寒地凍、大雪紛飛、道險路滑,深入阿壩州壤塘縣重病區走村串戶調研摸底,創新性提出解決方案,該方案後被納入了2007年度四川省“十大惠民”工程。目前已經打井數千口,解決數十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2004年被評為省地質災害防治先進個人;2005年被評為省科技諮詢先進個人一等獎、獲四川青年“五四”獎章提名獎;2007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四川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併入選國土資源部科技創新人才工程“百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計畫”資助人員。2008年榮獲國土資源部和四川省科協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被中共四川省委黨校省級機關黨校評為優秀學員,省委組織部等授予第十五屆“四川省優秀青年”稱號,2009年榮獲第十屆“四川青年科技獎”,“四川省地礦局勞模”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