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

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

全書史料的鉤稽與細節的描述相映成趣,讀者不難在這兩者的張力中間深切體會"五四"那代人所處的歷史語境、政治立場、文化趣味及學術思路,讀來饒有趣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從一場運動(“五四”那天廣場上的學生運動)、一份雜誌(《新青年》)、一位校長(蔡元培)、一冊文章(《章太炎的白話文》)及一本詩集(胡適《嘗試集》)入手,談論“五四”新文化運動。作者借鑑新歷史主義的研究方法,藉助若干意味深長的細節、斷片、個案,來鉤稽並重建歷史,強調是晚清與"五四"兩代人的共謀與合力,才完成了中國文化從古典到現代的轉型。

作者簡介

陳平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近年關注的課題包括20世紀中國文學、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現代中國教育及學術、圖像與文字等。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全國高校第一、二、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獎(1995、1998、2003),第一、二屆王瑤學術獎優秀論文一等獎(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2009)等。先後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中國散文小說史》、《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大學何為》、《北京記憶與記憶北京》、 《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等著作30種。另外,出於學術民間化的追求,1991——2000年與友人合作主編人文集刊《學人》,2001年起主編學術集刊《現代中國》。治學之餘,撰寫隨筆,藉以關注現實人生,並保持心境的灑脫與性情的溫潤。

圖書目錄

導言 文本中見歷史細節處顯精神

第一章 五月四日那一天——關於“五四”運動的另類敘述

一 關於“五四運動”

二 五月四日那一天

花開春日

集會天安門前

受氣東交民巷

火燒趙家樓

夜囚警察廳

三 如何進入歷史?

四 回到“五四”現場

第二章 思想史視野中的文學——《新青年》研究

一 同人雜誌“精神之團結”

二 “仍以趨重哲學文學為是”

三 以“運動”的方式推進文學事業

四 文體對話與思想草稿

五 提倡學術與壟斷輿論

六 文化資本與歷史記憶

第三章 叩問大學的意義——作為教育家的蔡元培

一 “兼容並包”的大學理念

二 北大傳統的另一種闡釋

三 老北大的藝術教育

美育而非美術

社團而非院系

從音樂研究會到音樂傳習所

中樂與西樂之爭

博雅傳統與“愛美的”

第四章 學問該如何表述——以《章太炎的白話文》為中心

一 古文的驕傲與白話的先驅

二 令人神往的“提獎光復,未嘗廢學”

三 深思獨得與有感而發

四 白話文的另一淵源

第五章 經典是怎樣形成的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周氏兄弟等為胡適刪詩考

一 刪詩事件

二 老朋友的意見

三 學生的建議

四 二周的眼光

五 胡適的自我調整

六 經典地位的確立

第六章 寫在“新文化”邊上——舊紙堆里的新發現

一 失落在異邦的“國故”

二 在巴黎邂逅“老北大”

三 不該被遺忘的“文學史”

四 八十年前的中學國文教育之爭

附錄一 關於《章太炎的白話文》

附錄二 魯迅為胡適刪詩信件的發現

附錄三 台灣版《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自序

附錄四 《觸摸歷史?進入五四》英譯本序

引用及參考書目

索引

後記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