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登山探險隊

西藏登山探險隊

中國西藏登山隊,成立於1960年,在40多年的登山歷程中,先後有藏、漢族登山運動員45人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261人次登上海拔8,000米以上高度。其中3人已連續登上世界十三座8,000米以上高峰,創造了我國登山的最高記錄。2000年,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西藏登山隊“高原英雄登山隊”榮譽稱號;國家體育總局授予西藏登山隊“勇攀高峰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授予西藏登山隊“西藏青年五四紅旗集體”稱號。

登山隊情況

西藏登山隊目前編制49人,隊長為桑珠。正式運動員28人,其中男性23人,女性5人。登頂世界十三座8,000米高峰登頂的隊員為5名。4名運動員做為“地球第三極珠峰大行動”特別志願者,參加了珠峰登山廢棄物全程清理工作。

登頂高峰過程

人民網拉薩7月16日電(記者 徐錦庚)7月12日,當地時間9時20分許,潔白靜謐的世界第十一高峰——迦舒布魯姆Ⅰ峰的峰頂驟然熱鬧起來: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海拔8068米的高度獵獵作響,持旗的是幾位全副武裝的登山健兒。

西藏登山探險隊 西藏登山探險隊

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個個淚流滿面——這一刻,將莊嚴地記錄在世界登山史上:中國西藏登山探險隊的3名主力隊員次仁多吉、邊巴扎西、洛則登上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中最後一座,從而創造了人類以集體形式攀登世界上全部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世界紀錄。

這項宏偉的行動,從當初邁出第一步,到今天大功告成,已整整過去了14年。14年來,這支具有鋼鐵般意志的英雄隊伍,遠離舒適和人煙,忍受著孤獨和寂寞,默默地穿行於喜馬拉雅和喀喇崑崙的崇山峻岭,在鋪天蓋地般的雪崩下逃生,在深不可測的冰縫前脫險,最終以寶貴的生命為代價,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遍世界最高峰。

在人類登山史上創下一個個新紀錄

地球上共有14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獨立山峰,分布在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從1970年義大利人梅斯納爾開始挑戰14座高峰以來,全世界僅有13人得償夙願,其中只有3位亞洲人(韓國人)。

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西藏自治區體委從西藏登山隊挑選出一批精英,於1992年底正式成立“中國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 當時有12名成員:隊長桑珠,副隊長旺加,攀登隊長次仁多吉,主力隊員邊巴扎西、仁那、大齊米、達瓊、加布、洛則,隊員兼攝影師阿克布,另外還有隊醫兼後勤總管洛桑雲登、翻譯張明興(後由穆薩、普布次仁接替)。從2001年開始,先後有扎西次仁、邊巴頓珠、普布頓珠、邊巴扎西和索朗扎西任探險隊的高山協作隊員。

1993年4月,登山探險隊首次出征,向第一個目標——位於尼泊爾境內的安納普爾那峰進發。安納普爾那峰海拔8091米,是世界第十高峰。4月26日,次仁多吉、邊巴扎西、仁那、阿克布成功登頂。然而,當他們從峰頂下撤到突擊營地時,路線已全被雪崩沖走,極度疲勞的隊員們找不到營地帳篷,在沒有任何避風設施的情況下苦捱了3個多小時,最終在凌晨1點回到營地。這時,由於過度疲憊,隊員仁那突患急性膽囊炎。他冒著生命危險,忍著劇痛堅持走出大山。

四五月份,正是登山的黃金季節。登山探險隊顧不上慶賀勝利,又馬不停蹄地奔赴尼泊爾境內的世界第七高峰——海拔8172米的道拉吉里峰。為不耽誤集體行動,仁那隻作了簡單治療,又以超人的毅力,帶病隨隊伍一起向道拉吉利峰進軍。5月30日,仁那和其他8名隊員一起成功登頂。

西藏登山探險隊首戰告捷,創造了一個登山季節(一年有春、秋兩個登山季節)連續登上兩座高峰的世界奇蹟,令國際登山界刮目相看。

此後,西藏登山探險隊在人類登山史上創下了一個個新紀錄:1994年5月,9名隊員僅用7天時間就登上中國境內的世界第十四高峰——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創造了攀登這座高峰的世界最快紀錄;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隊的8名男隊員和2名女隊員登上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在地球之巔點燃第六屆民運會火種,邊巴扎西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僅用4小時47分鐘就成功登頂,成為中國攀登珠峰速度最快者。同時,仁那和吉吉成為世界第一對攜手登上珠峰的夫妻;2004年7月,7名隊員攀登位於中國與巴基斯坦邊境的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的喬戈里峰時,從大本營出發到登頂返回,用時不到72小時,創造了攀登這座難度最大山峰的世界紀錄。一次次驚心動魄,一次次絕處逢生

誕生於1960年10月的西藏登山隊,有一部顯赫的歷史:建隊47年來,先後有藏、漢族登山運動員46人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有270人次登上8000米以上高度;在現有的28名運動員中,有23人是國際級登山運動健將。然而,在這些成功的背後,是一次次驚心動魄,是一次次大難不死,是一次次絕處逢生。為此,每次出征前,隊員們都會留下遺書,迄今已有500多封。

登山,是一項高度危險的運動項目,是最為艱苦、最具挑戰性的體育活動。據統計,攀登珠峰的死亡率為1:27,攀登喬戈里峰的死亡率為1:7。西藏登山探險隊在攀登山勢和氣候最為複雜的喬戈里峰時,就險些與死神擦肩而過。

喬戈里峰是喀喇崑崙山脈的主峰。在當地的巴帝斯語裡,“喬戈里峰”是“潔白的神峰”之意。登山界則稱它為“兇殘暴峰”、“沒有回報的峰”,很多登山隊都在它的面前鎩羽而歸。2002年7月,西藏登山探險隊與巴基斯坦登山隊組成聯合登山隊攀登喬戈里峰。由於進山徒步路線長、山形陡峭,沿途光是修路、運輸和搭建營地,就花了一個多月。正式攀登時,多次遇到暴風雪,只好下撤。如此反覆,前後折騰了4次。第四次,當終於攀登到海拔8410米、距離頂峰僅差200米時,又被強烈的暴風雪擋住了道,不要說登頂已不可能,即使下撤也危機四伏。此時,隊伍正處於雪崩危線地帶,如不迅速撤離,災難隨時會降臨。望著觸手可及的頂峰,隊員們不得不飲淚下撤。

下撤途中,由於能見度幾乎為零,不斷有人滑倒或踩到懸崖邊上,幾次面臨生死的邊緣。第二天,當聯合登山隊下撤到海拔6900米處時,一位巴基斯坦聯絡官兼隊員的保險繩突然崩斷。隊員們根本來不及救助,眼睜睜地看著他在幾秒鐘內急劇下墜千餘米,不幸遇難。隊友們忍住悲痛,憑著堅強的意志和豐富的經驗,在沒有路繩的情況下,與暴風雪搏鬥了14個多小時,終於找到被大雪掩埋的帳篷。此時,大家不由得抱頭痛哭!

兩年後,登山探險隊再次向喬戈里峰發起衝鋒,終於將五星紅旗插上峰頂。

1998年8月27日,登山探險隊從尼泊爾側攀登中尼邊境上的第四高峰——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時,在距離峰頂只有616米處紮營夜宿,準備第二天一早沖頂。攀登隊長次仁多吉和隊員邊巴扎西、仁那、阿克布睡在同一頂帳篷里。午夜23時40分,尚未睡熟的邊巴扎西忽然聽到帳篷頂上傳來沙沙聲,經驗豐富的他知道這是雪崩前兆!他向隊友大叫一聲發出警報,一個激靈翻轉身子朝下趴著。瞬間,只聽得一聲巨響,帳篷已被雪流壓得嚴嚴實實。睡在帳篷門口的仁那被強大的氣流衝出帳篷。身著內衣的仁那一邊哭喊,一邊手腳並用刨雪,埋在裡面的邊巴扎西死勁用背拱雪。在仁那幫助下,邊巴扎西第一個露出雪面。當次仁多吉和阿克布被他倆刨出來時,已被憋得說不出話來。隊員們挖出衣服和睡袋,一直坐到天亮。幸虧那天沒有颳風,否則他們都有可能被凍傷截肢。由於登山設備在雪崩時被沖走,天亮後,他們被迫放棄沖頂下撤。

1998年10月13日,次仁多吉、邊巴扎西、仁那和隊友洛則、達瓊,終於挺立在洛子峰頂。

國際級登山運動健將仁那,一個剽悍、灑脫的美男子,是西藏登山隊隊員中的佼佼者,曾兩次登頂珠峰。作為登山探險隊的主力隊員,他已成功登頂13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屢次虎口脫險、化險為夷。然而,就在大功將成時,他卻倒在攀登最後一座高峰的途中!

2005年5月27日中午,攀登迦舒布魯姆Ⅰ峰的西藏登山探險隊在巴基斯坦境內喀喇崑崙山區行進途中,突遇滾石,仁那乘坐的吉普車被擊中,隊友邊巴扎西頭部右側多處粉碎性骨折,仁那則被滾石擊中腦部,不幸遇難!就在此時,他的愛妻——中日女子聯合登山隊隊長吉吉剛剛第二次成功登頂珠峰,正在下撤的途中。夫妻倆分別時曾有約定,今年雙喜臨門,重逢時要好好慶賀一下,沒想到竟天隔一方!

為了完成親人未競的事業,告慰英靈,吉吉主動要求參加這次攀登迦舒布魯姆Ⅰ峰的行動,並成功登頂,成為中國第一位登上迦舒布魯姆Ⅰ峰、第一次到國外攀登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女性。仁那若地下有知,也該含笑九泉了!

一支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隊伍

登山運動是一項集體性運動,再優秀的運動員,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不可能單槍匹馬獨往獨來。因此,一個優秀的登山運動員,必須同時具備三項素質:強健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和生死相依、無私奉獻的團隊精神。這可貴的團隊精神,被西藏登山探險隊的隊員們發揮得淋漓盡致。

曾兩次榮膺“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稱號、被尼泊爾王國授予一級勳章的登山探險隊攀登隊長次仁多吉,每次攀登途中遇到危險路段時,總是身先士卒。有一次,他帶領中國和比利時登山隊組成的聯合登山隊攀登希夏邦瑪峰。完成任務下撤至7800米處的冰陡坡時,比方隊長突然滑墜,並且帶動另外一名比方隊員一起下滑,眼看一場悲劇就要發生。萬分緊急時刻,次仁多吉衝上前去,將系有安全保護繩套的冰鎬插入冰縫,並用自己的身體緊緊壓住冰鎬,及時挽救了兩位異國隊友的生命。比方隊員感激涕零。他們很清楚:萬一次仁多吉冰鎬鬆脫,他將會被兩位隊友拽著同墜深淵!古道熱腸的仁那登山時總是想著隊友:乘車時搶先坐在危險的位置,行進時走在最前邊探路,隊友疲憊時幫著背行李,到營地後忙著搭帳篷。作為兼職攝影師,他還要花費更多氣力、冒更多危險,沖在最前面,站在更危險的境地拍攝音像資料。就在犧牲前半個小時,他仍然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讓給別人。在向迦舒布魯姆Ⅰ峰進發的路上,要經過兩個滾石區。仁那坐在副駕駛位置拍了一段錄像後,深感前進的路上充滿危險,於是主動與坐在後排內側的隊友調換座位。他說:“第二滾石區之後的錄像我昨天就已提前拍好,不需要坐在前邊了,年紀大的同志坐在前排會舒服些。”其實有經驗的登山隊員都知道,坐前排視野開闊,容易發現險情及時躲避,而坐在後排內側既不便觀察,又極易遭滾石的襲擊。果然,半小時後他就被罪惡的滾石奪去了生命。登山運動是一項沒有國界的體育競技運動。14年來,西藏登山探險隊也與外國登山運動員結下了生死相依的友誼:1996年,登山探險隊在攀登中尼邊境的第八高峰——海拔8156米的馬納斯盧峰時,得知一名墨西哥隊員下撤時患上雪盲,火速救援,挽救了他的生命;1998年,他們在攀登尼泊爾和錫金交界的世界第三峰——海拔8586米的干城章嘉峰因幫助被流雪沖走的一名外國隊員而耽誤了攀登行動,後來在營地遭遇雪崩,險遭不測;1999年,他們在珠峰海拔7000米處緊急救援嚴重凍傷的烏克蘭人,終於把兩名傷員安全送到前進營地。一群頑強拼搏、默默奉獻的人

曾三次榮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的全國勞模邊巴扎西,兩年前身負重傷後,導致右耳失聰、局部面癱,身體平衡困難。照常規,他已不適合再從事登山運動。但是,他深知,在登山探險隊,除了他和犧牲的仁那外,目前僅有次仁多吉和洛則兩人登完13座高峰,如果他放棄攀登最後一座高峰,以集體形式攀登全部14座高峰的紀錄將大打折扣。因此,無論傷痛如何折磨他,“要親手把五星紅旗插上最後一座高峰”的信念,從來就沒有動搖過。他說:“國旗是我們登山隊員最珍愛的,每當我們在峰頂上高舉五星紅旗的時候,都會產生一種親切感、自豪感和內心的衝動!”從能下床活動開始,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鍛鍊。在這次攀登迦舒布魯姆Ⅰ峰的過程中,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和痛苦,終於親手在最後一座高峰之巔揚起了神聖的五星紅旗。

與名聲顯赫的次仁多吉、邊巴扎西、仁那相比,洛則相對顯得默默無聞,在由精英們組成的14座登山探險隊中,他所獲的榮譽最少。事實上,這位45歲的老將,早在17年前就被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除了1993年攀登安納普爾那峰時,他所在的B組因遭到雪崩襲擊而功虧一簣外,其餘12座高峰他一座也沒落下。仁那犧牲,邊巴扎西負重傷,探險隊里只剩下次仁多吉一人登完13座高峰。他深知,為了實現集體登頂全部14座高峰的宏偉目標,該是自己義無反顧站出來的時候了!於是,他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補登安納普爾那峰。2006年4月,他不顧親友的反對,毅然前往政局動盪的加德滿都,加入一支由3名波蘭登山者和幾名夏爾巴協作人員組成的波蘭登山隊,攀登安納普爾那峰。當波蘭登山隊因氣候惡劣、體力不支而放棄登頂時,洛則憑著堅韌的毅力和頑強的信念,經過20多天的艱苦努力,於6月4日成功登頂。他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14座探險隊隊員的士氣,他們立志要向最後的勝利發起衝刺,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難能可貴的是,由於在他之前已有3名隊員登上13座高峰,他並未獲得表彰,但他心態平和、無怨無悔,埋頭為攀登最後一座高峰作準備中。

“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為五星紅旗增輝”,這是西藏登山隊的隊訓之一。在這些寂寞英雄、無畏勇士的心裡,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西藏登山探險隊,作為一個集體登遍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他們的成功有著深刻的意義。在一次次的登山中,他們克服了普通人難以克服的種種困難,不斷超越自己,向著更高目標前進。他們把青春留在了雪山深處,他們把五星紅旗插遍了世界之巔。祖國,需要這樣的登山精神;人們也將永遠記住這些英雄的名字……

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1992年4月16日批覆同意,由西藏自治區體委以西藏登山隊為基礎組建“中國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

這支登山隊伍於1992年底正式成立,當時有12名成員:隊長桑珠,副隊長旺加,攀登隊長次仁多吉,主力隊員邊巴扎西、大齊米、達瓊、加布、洛則、仁那,隊員兼攝影師阿克布,隊醫兼後勤總管洛桑雲登,翻譯張明興(後由穆薩、普布次仁接替)。從2001年開始,先後有扎西次仁、邊巴頓珠、普布頓珠、邊巴扎西和索朗扎西任探險隊的高山協作隊員。

從1993年春至2007年,西藏14座高峰探險隊先後在尼泊爾、中國西藏和巴基斯坦境內攀登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歷經千難萬險,主力隊員次仁多吉、邊巴扎西和洛則成功登上14座世界高峰(在2005年遇難的主力隊員仁那也已經登上13座世界高峰),有5人分別登上10座、9座、8座、5座和3座高峰,創造了以團體形式攀登14座世界高峰的最新紀錄。

西藏登山探險隊登頂14座高峰如下:

1993年4月26日18時45分,次仁多吉、邊巴扎西、仁那、阿克布登頂安納普爾那峰。

1993年5月30日17時30分,次仁多吉、邊巴扎西、達瓊、阿克布、旺加、加布、仁那、 洛則、大齊米登頂道拉吉里峰。

1994年5月7日12時55分,次仁多吉、旺加、邊巴扎西、仁那、達瓊、洛則、阿克布、加布、大齊米登頂希夏邦馬峰。

1994年9月30日11時20分,次仁多吉、旺加、邊巴扎西、仁那、達瓊、洛則、阿克布、加布、大齊米登頂卓奧友峰。

1995年7月10日13時40分,次仁多吉、邊巴扎西、洛則、阿克布登頂迦舒布魯姆Ⅱ峰;7月11日11時25分,旺加、加布、仁那、達瓊登頂。

1996年5月4日12時20分,次仁多吉、旺加、仁那、達瓊、邊巴扎西、洛則、阿克布、加布登頂馬納斯盧峰。

1997年6月15日14時15分,次仁多吉、邊巴扎西、阿克布、仁那、洛則、達瓊、加布登頂南迦帕爾巴特峰。

1998年5月4日13時34分,次仁多吉、邊巴扎西、阿克布、仁那、洛則、達瓊、加布登頂干城章嘉峰。

1998年10月13日10時45分,次仁多吉、邊巴扎西、仁那、洛則、達瓊登頂洛子峰。

1999年5月27日8時02分,次仁多吉、邊巴扎西、洛則、仁那、加布、阿克布、拉巴、扎西次仁、桂桑(女)、吉吉(女)登頂珠穆朗瑪峰。

2001年6月30日13時,次仁多吉、仁那、邊巴扎西登頂布洛阿特峰;7月1日9時,洛則、加布、普布頓珠、邊巴頓珠、扎西次仁登頂。

2003年5月14日11時30分,次仁多吉、邊巴扎西、仁那、洛則、加布登頂馬卡魯峰。

2004年7月27日9時30分,次仁多吉、邊巴扎西、仁那、洛則、扎西次仁、普布頓珠、邊巴頓珠登頂喬戈里峰。

2006年6月4日13時20分,次仁多吉、洛則、邊巴扎西登頂安納普爾那峰。

2007年7月12日9時20分,次仁多吉、邊巴扎西、洛則登頂迦舒布魯姆Ⅰ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