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飯

語出:(1).謂包裹著飯食送人解餓。語出《莊子·大宗師》:“ 子輿 與 子桑 友,而霖雨十日。 子輿 曰:‘ 子桑 殆病矣!’裹飯而往食之。”後遂用作稱頌友情的典故。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詩:“褰裳觸泥水,裹飯往食之。” 宋 王安石 《張明甫主宿明日遂行》詩:“何時復能還,裹飯 冶城 側。” 金 麻革 《雲中夜雨》詩:“明朝誰裹飯,萬一使君憐。”(2).謂攜帶飯糧以備服役或遠行。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詩:“斂書付衣囊,裹飯隨藥笈。” 清 黃宗羲 《御史余公墓志銘》:“ 封 與 延津 接壤,郵置錯互於百里之外,裹飯受役,民甚苦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ɡuǒ fàn
解釋:1.謂包裹著飯食送人解餓。後遂用作稱頌友情的典故。
2.謂攜帶飯糧以備服役或遠行。

典源

《莊子集釋》卷三上〈內篇·大宗師〉~285~
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輿曰:「子桑殆病矣!」裹飯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聲而趨舉其詩焉。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曰:「吾思乎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

釋義

"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輿曰:'子桑殆病矣!'裹飯而往食之。"子輿包裹著飯食送人解餓,後遂用作稱頌友情的典故。

同源典故

子桑愁 子桑琴 子輿桑 桑輿 裹飯食子桑 酹子桑

示例

韓愈《贈崔立之》詩:“褰裳觸泥水,裹飯往食之。”
王安石《張明甫主宿明日遂行》詩:“何時復能還,裹飯 冶城 側。”
金 麻革 《雲中夜雨》詩:“明朝誰裹飯,萬一使君憐。”
2.謂攜帶飯糧以備服役或遠行。
示例:
宋 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詩:“斂書付衣囊,裹飯隨藥笈。”
清 黃宗羲《御史余公墓志銘》:“ 封與延津接壤,郵置錯互於百里之外,裹飯受役,民甚苦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