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文化與倫理研究

《行政文化與倫理研究》是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慶。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5月1日)
叢書名: 雲南民族大學學術文庫
平裝: 22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0497639
條形碼: 9787500497639
尺寸: 23.8 x 16.4 x 1.4 cm
重量: 440 g

作者簡介

林慶:女,1972年生,雲南大理人,哲學碩士。現為雲南民族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民族文化、政治文化的研究。主持完成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參與完成雲南省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科項目1項、雲南省教育廳社科研究項目1項,主編、副主編論著2部,在《雲南社會科學》、《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學術探索》等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內容簡介

林慶編著的《行政文化與倫理研究》從對比分析中西方傳統行政文化的
特點入手,指出了中國“自律訴求”傳統行政文化的制度困境和西方官僚制
的倫理困境,在此基礎上提出建立“以德行政”的公共行政體制是中國行政
改革和發展的關鍵路徑,並在強調個體德性倫理的前提下,著重探討了道德
的制度安排。《行政文化與倫理研究》還從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角度探析了
行政倫理視閾下的腐敗防治和公務員道德建設問題。

目錄

第一章 基本理論概述
一 行政文化
(一)行政文化的概念
(二)行政文化的特徵
(三)行政文化的影響
(四)儒家思想對傳統行政文化的影響
(五)中國行政文化中的“關係”
二 行政倫理
(一)倫理和道德的區分
(二)行政倫理的概念
(三)行政倫理與個人倫理的區別
(四)行政倫理的特徵
三 行政效率
(一)行政效率的概念
(二)行政效率的特徵
四 行政倫理的價值導向
五 行政倫理的範疇體系
六 行政倫理的功能
七 在公共行政的演進中看行政倫理研究的實踐意義
(一)行政倫理研究的興起
(二)行政倫理研究的過渡性
八 行政倫理學應關注的四個重大問題
(一)公共行政倫理的規範性標準是什麼
(二)區域性的行政倫理準則如何與全球化的背景相適應
(三)如何設計組織,使其支持道德行為
(四)何時應平等對待所有的人,何時應區別對待
九 行政倫理學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 國內外行政倫理研究現狀概述
一 西方行政倫理探源——興起、原因及其歷史演進
(一)西方行政倫理研究的興起
(二)西方行政倫理興起的原因分析
(三)西方行政倫理的歷史演進
二 國外行政倫理研究綜述
三 國內行政倫理研究綜述
(一)對行政倫理資源的梳理
(二)對行政倫理含義的理論界定
(三)行政倫理學的研究對象、學科性質以及行政倫理學的框架體系
(四)行政的價值
(五)行政倫理的建構與實踐
(六)問題與展望
第三章 國內外行政倫理思想述評
一 國外行政倫理思想的基本觀點
(一)美國行政倫理的基本價值理論
(二)美國行政倫理規範的制定、演進與實踐
(三)美國行政倫理建設的啟示
二 國內行政倫理思想的基本觀點
第四章 國內傳統行政倫理思想述評
一 目前國內理論界對行政倫理研究的不足
二 傳統行政思想的內涵及其借鑑的必要性
三 傳統行政倫理思想的主要特徵
(一)值得借鑑的中國傳統行政倫理思想
(二)傳統行政倫理的特點和主要缺陷
四 我國傳統行政倫理的客觀依據和理論基礎
五 我國傳統行政倫理的現代意義
六 構建適合當代中國政治現實的新型的現代行政倫理
(一)強化責任倫理,加強對行政組織的倫理要求
(二)繼承傳統行政倫理的道德關懷,注重效率與公平的統一
第五章 行政倫理對於行政效率的影響
一 行政人員的道德素質對行政效率的影響
(一)行政倫理是降低行政官員道德風險的有效途徑
(二)行政官員道德風險的成因
(三)以行政倫理規避道德風險的原理
二 行政組織的道德屬性對行政效率的影響
三 行政運作的道德控制對行政效率的影響
四 以行政倫理規避道德風險的途徑
(一)行政倫理標準的確定
(二)建設行政倫理的基本途徑:內在控制和外在控制
(三)建設行政倫理的具體措施
第六章 效能政府的行政倫理取向
一 挖掘公共行政的價值取向
二 行政人員特殊的道德價值取向
(一)行政人員道德價值確定的意義
(二)行政人員道德價值的坐標
三 行政倫理、行政倫理價值和黨的執政能力
四 行政倫理與黨執政能力的關係
(一)行政倫理理念豐富和最佳化了黨的執政能力內涵
(二)黨的執政能力內含行政倫理的價值表達
五 強化行政倫理理念提升黨的執政能力的路徑
(一)以人為本理念
(二)責任理念
(三)公平公正理念
(四)服務理念
(五)學習和創新理念
(六)勤政為民理念
(七)務實高效理念
(八)團結創新理念
第七章 效能政府視閾下我國行政倫理失范的表現及其成因
一 研究行政倫理失范現象的意義
二 行政倫理失范的含義
三 當前我國政府行政倫理失范的表現
(一)失范類型
(二)失范的具體表現
三 當前我國政府倫理失范原因分析
(一)中國傳統行政倫理文化的影響
(二)現代官僚制的技術化、科學化
(三)價值多元化的衝擊
(四)行政體制的弊端及良好行政運作的制度缺失
(五)行政人員是追求個人利益(效用)最大化的“經濟人”
(六)行政倫理建設滯後於社會發展的現實
(七)行政人員雙重身份的角色衝突
第八章 服務型政府的公共倫理要素解析
一 公共人:政府服務角色的倫理定位
二 公益至上:政府服務目標的倫理規定
三 公共服務:政府職能轉變的倫理方向
四 秩序與公正、效率與責任:服務倫理價值及實現方式
(一)秩序與公正
(二)效率與責任
第九章 中西方行政倫理建設特點比較
一 中西方行政倫理模式分析
(一)人性假設是行政學理論建構的邏輯前提,是行政實踐的理論根據
(二)人性假設與行政監督體制的建構與完善
(三)行政學人性假設研究的路徑
(四)人性假設與行政實踐的關係
二 行政學人性假設研究存在的困境及推進
(一)行政學人性假設研究存在的困境
(二)進一步推進行政學人性假設研究
三 中西行政文化傳統分析
(一)中西方傳統核心觀念的分析
(二)中西方行政官員的服務對象的分析
四 傳統觀念差異而導致的中西行政倫理建設特點的分析
(一)中西人性假設差異而導致的行政倫理建設的特點
(二)行政人員服務對象的觀念差異而導致的行政倫理建設的特點
五 對轉型期中國行政倫理建設的思考
(一)反思傳統觀念
(二)加強制度約束
(三)重視組織改革
(四)完善職業道德
第十章 效能政府視閾下我國行政倫理建設的對策
一 行政倫理的構成要素
(一)體制倫理
(二)行為倫理
(三)政策倫理
(四)職業倫理
二 當代中國行政倫理的價值基礎——以人為本、行政為民
三 行政倫理制度建設的概念和意義
(一)制度倫理建設的概念
(二)制度倫理建設的意義
四 制度倫理的結構
(一)國家層面的政治制度倫理
(二)政府層面的行政制度倫理
(三)微觀層面的管理制度倫理
五 加強公民行政倫理教育
(一)公務員的倫理教育與培訓
(二)公民的行政倫理教育
行政企業文化和信念倫理的構建
(一)建設健康的行政企業文化
(二)強化信念倫理的影響
七 進行倫理立法和倫理制度化建設
(一)加強行政過程的倫理立法,健全法律監督體系和組織內部監督體制
(二)加強行政倫理的社會公共監督
八 加強政府信用制度建設
九 建立完善行政倫理的監督獎罰機制
十 建立行政倫理的獎罰機制
第十一章 行政倫理視角下的腐敗防治研究
一 行政腐敗的內涵
二 腐敗的成因分析
(一)令人驚心的腐敗
(二)腐敗的成因分析
三 加強行政倫理責任建設是預防和治理腐敗的有效途徑
四 廉政文化建設——行政倫理的基石
(一)廉政文化的內涵及其地位
(二)為政清廉與廉潔、公正政府建設的辯證關係
(三)“知止”:中國傳統行政倫理對廉政建設的現實啟發
(四)現代化廉政文化建設的功能
(五)現代廉政文化建設的路徑選擇
第十二章 行政倫理視角下的公務員道德建設
一 我國公務員行政倫理缺失現狀及其成因探析
(一)我國公務員行政倫理現狀
(二)我國公務員行政倫理缺失成因探析
二 公務員道德建設的傳統視角及其局限
三 公務員道德建設的新視角——全面人
四 透視新視角:全面人
(一)利益——價值本位,倡導理性功利主義
(二)個人——價值歸宿,提倡個體主義
(三)效率——價值核心,主張效率優先
(四)守法——價值底線,實踐以德治國
五 我國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路徑思考
(一)加強行政倫理教育
(二)建立新型行政倫理決策機制
(三)加快行政體制改革,完善相關機制
(四)加強行政倫理立法
(五)建立行政倫理專門的管理機構
(六)公務員行政倫理的社會監督機制
第十三章 結語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