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防林

概述

通過採取營造抑螺防病林等綜合措施,建立以林為主的複合生態系統,改變釘螺的孳生環境,達到降低釘螺密度和阻斷傳播途徑的目的,而建造的林地,稱為血防林。

由來

《全國林業血防工程規劃(2006-2015)》旨在通過採取營造抑螺防病林等綜合措施,建立以林為主的複合生態系統,改變釘螺的孳生環境,達到降低釘螺密度和阻斷傳播途徑的目的,這是血吸蟲病綜合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控制血吸蟲病的一項治本措施。
《規劃》期限是,2006—2015年,其中第一階段為2006—2008年,為重點項目建設期;第二階段為2009—2015年。
《規劃》目標是,通過在血吸蟲病疫區實施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對釘螺孳生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切實壓縮釘螺分布面積與流行區範圍,顯著降低低山、丘陵和灘地釘螺密度與陽性感染螺密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畜血吸蟲病的感染率,促進項目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與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規劃》實施範圍是,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7省的194個縣(市、區)。
工程建設總任務為,新建抑螺防病林731.31萬畝;同時,結合現有工程,完成退耕還林101.21萬畝,營造重點防護林198.48萬畝,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並建設好監測體系和示範區。

血防林效果

自2006年《全國林業血防工程建設規劃》實施以來,血吸蟲疫區的7省191個縣全面啟動了血防林建設。據統計,目前全國已建立血防林350多萬畝。
血吸蟲病為世界一大公害,流行於76個國家,全世界6億多人口受到嚴重威脅。記者從在武漢召開的全國林業血防工程學術研討會上獲悉,全國血防林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治病治窮和生態改良效果。通過定位監測,抑螺防病林建立後,釘螺活螺框出現率下降80%以上,感染螺框出現率下降90%以上,人群血吸蟲病感染率減少50%左右,急感發病率幾乎為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