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桐樹

蘭考桐樹

蘭考桐樹,落葉喬木,樹幹通直,枝稀疏,樹冠寬闊,圓卵形或扁球形,樹皮灰褐色。小枝節間長,葉卵形或寬卵形。花序狹圓錐形,花蕾洋梨狀倒卵形。花大,長8-10cm,淺紫色。蒴果卵形或橢圓狀卵形。種子小,橢圓形。蘭考泡桐在豫北地區很普遍,在安陽湯陰縣甚至是當地的主栽品種,每年的四月中旬開始有泡桐花,五月初進入盛花期,每天落一層,空氣中瀰漫著泡桐特有的甜味,到五月中旬,已經沒有泡桐花,每天僅剩下少量的泡桐花蒂,風一吹,滿院啪啪啪亂響。

形態特徵

蘭考桐樹,落葉喬木,樹幹通直,枝稀疏,樹冠寬闊,圓卵形或扁球形,樹皮灰褐色。小枝節間長,葉卵形或寬卵形。花序狹圓錐形,花蕾洋梨狀倒卵形。花大,長8-10cm,淺紫色。蒴果卵形或橢圓狀卵形。種子小,橢圓形。每年的四月中旬開始有泡桐花,五月初進入盛花期,每天落一層,空氣中瀰漫著泡桐特有的甜味,到五月中旬,已經沒有泡桐花,每天僅剩下少量的泡桐花蒂,風一吹,滿院啪啪啪亂響。

分布範圍

蘭考泡桐在豫北地區很普遍,在安陽湯陰縣甚至是當地的主栽品種。

主要價值

蘭考泡桐木質疏鬆度適中,透氣、透音性能好,是製作古箏、琵琶等樂器音板的最佳材料。如今,樂器製作已經成為蘭考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全國90%的民樂音板產自蘭考。蘭考的泡桐還製成了家具、板材遠銷國內外,形成了全縣500多家企業、4萬多人就業、產值100多億元的“泡桐經濟產業鏈”。

修剪技術

冬季整形修剪對桐樹的生長及樹形有重要影響,若不及時合理地冬剪,會導致樹形雜亂無章,主枝長、葉少或低矮叢生,大大降低其觀賞價值及遮陰效果。及時合理的修剪,能在短期內使樹形雄偉端正、挺拔優美,枝幹疏密有致,側枝多而勻稱,葉片濃綠繁茂,樹體自然免疫力增強。

桐樹樹的冬季整形修剪,在秋冬桐樹樹葉脫落、土壤結凍、樹體休眠至次年春季樹液流動前均可施行。對於新栽的幼樹,當乾高達2. 5至3米時短截,稱為“定乾”。修剪可在統觀整個樹體、決定今後培養方向的基礎上,先剪直立枝、下垂枝,再剪病蟲枝、交叉枝、細弱枝、內向枝以及影響交通 設施的枝條,最後留3至4個強壯主枝。所留主枝應有利於今後整形,長勢強壯,開張角度適中。選好主枝後,在近基部30至40厘米處短截,截口要平滑,不傷 樹皮,並於截口處塗上護傷劑,以免病蟲侵害和水分蒸騰。將傷口削平滑還能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利於傷口癒合,防止病菌感染。護傷劑可用接蠟、白塗劑、桐油 或油漆。

幼樹生長每隔3至4年後都要於冬季對樹體進行一次大的截乾。一般第一次保留下來的3至4個主枝可以基本不變,再在每個主枝上保留1 至2個強壯小枝,短截時留長20至30厘米即可。小枝上的側枝可根據具體情況留取,如遇到樹旁通迅線路不高時,僅保留第一次定乾時留下的3至4個短截的主 枝也可以,這樣能使整株樹的高度降低,同時增加枝條葉片透光度,既不影響其生長,也很好地保持了樹形。

對於已成形的桐樹,每年冬季也應對其進行全面的修剪。注意培養主枝優勢,剪除病蟲枝、直立枝、重疊枝、過密的叢生枝及側枝。回縮過長的主枝,刺激主、側枝基部抽生枝葉,防止光禿,保證較厚的葉幕層。

桐樹萌芽性強,很耐修剪,如果修剪合理,即可保持樹體優美的外形,若修剪不合理,也可在下次修剪時及時彌補,達到其應有的樹形效果。

栽培技術

栽植要求

苗木栽前要檢查質量是否合格,挖苗是否有損傷,若根系傷毀過重的應剔除不栽。根冠要符合上述要求,如有部分折損、殘斷者,應將 損傷部位剪掉,注意剪口平滑,才能儘快愈傷重發新根。側枝過多的也要將下部剪去一些,但不可過多。來苗後應立即栽植,不可久放在陽光下或風吹地方,避免根 系失水降低成活率。

栽植不可過淺或過深,比原深度稍深不超過3厘米為好。栽植坑應使根系全部舒展開,使根彎曲。填土應先填挖出的表土,填一層後用手往上輕提 一下使根須理順後踩踏,踩時先用力將坑沿踩緊後再踩根頸下部。一定要踩實,然後再填下層土,再踩踏,直至填完並都踩緊。栽完一批後立即澆水,第一遍水和第 二遍水間隔約5至7天,都要澆透,以後約10天澆第三遍水,也要澆透。三遍水後地面見乾要鬆土保墒,以後應視天氣情況澆水。苗木發芽後需水量增加,切不可 認為發芽了就不再澆水。

苗圃施肥,應在秋季整地時結合施用。有機肥應充分腐熟無大臭氣,不能用鮮糞(牛糞為冷性肥,鮮糞危害較輕);化肥一定要控制施用量,並須與澆 水配合。春季栽苗最好不立即施肥,應待發芽生長到夏至後再用,這時溫度高,樹木生長旺盛而消耗大,需要分化形成越冬芽。新栽苗一般不施肥,因為根部多有傷 口,很易受害。

桐樹苗木質量

桐樹苗高2.5米、胸徑4厘米,應有5個或更多的分枝,優質苗還應有2次分枝;根系應該有2至3次支、側根及多數鬚根,在圃地 應該經過至少一次移栽;苗乾應無折斷和傷疤,無越冬蟲卵或寄生蟲孔洞,顏色是淺灰色,芽苞灰中帶紫褐色而光滑,萌發時轉綠後脫落。胸徑4厘米的桐樹應為2 至3年生,它們在圃的株行距應為50×80厘米,是移植過的苗。

挖苗時,應帶根冠至少為35厘米,根深應在25厘米以上;將根系在此範圍完全切斷,不能生拉硬扯至根系劈裂、撕折受傷。苗木挖出土後,不得在 空曠地暴露過長時間,2小時以上應噴水防止根系乾燥失水枯死,否則應不將根上宿土抖掉以保濕,到裝運時再抖土;運苗路程超過2小時者,應在苗根上噴水並用 苫布或薄膜覆蓋保持根系濕潤。運到栽植現場後立即栽植,3小時內栽不完的苗應假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