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白酒

蘇門白酒

蘇門白酒白酒草屬被子植物門。

基本信息

蘇門白酒

蘇門白酒蘇門白酒
蘇門白酒
種中文名:蘇門白酒草
種拉丁名:Conyza sumatrensis (Retz.) Walker
種別名: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白酒草屬
屬拉丁名:Conyza
國內分布:產於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包括海南)、江西福建台灣。常生於山坡草地、曠野、路旁,是一種常見的雜草。
國外分布:原產南美洲,現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
命名來源:【Journ.Jap?Bot. 46(3): 72. 1971】
中國植物志:74:350
族中文名:紫菀族
族拉丁名:Trib,Aster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紡錘狀,直或彎,具纖維狀根。莖粗壯,直立,高80一150厘米,基部徑4—6毫米,具條棱,綠色或下部紅紫色,中部或中部以上有長分枝,被較密灰白色上彎糙短毛,雜有開展的疏柔毛。葉密集,基部葉花期凋落,下部葉倒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10厘米,寬1—3厘米,頂端尖或漸尖,基部漸狹成柄,邊緣上部每邊常有4—8個粗齒,基部全緣,中部和上部葉漸小,狹披針形或近線形,具齒或全緣,兩面特別下面被密糙短毛。頭狀花序多數,徑5—8毫米,在莖枝端排列成大而長的圓錐花序;花序梗長3—5毫米;總苞卵狀短圓柱狀,長4毫米,寬3—4毫米,總苞片3層,灰綠色,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頂端漸尖,背面被糙短毛,外層稍短或短於內層之半,內層長約4毫米,邊緣乾膜質;花托稍平,具明顯小窩孔,徑2—2.5毫米;雌花多層,長4—4.5毫米,管部細長,舌片淡黃色或淡紫色,極短細,絲狀,頂端具2細裂;兩性花6—11個,花冠淡黃色,長約4毫米,檐部狹漏斗形,上端具5齒裂,管部上部被疏微毛;瘦果線狀披針形,長1.2一1.5毫米,扁壓,被貼微毛;冠毛1層,初時白色,後變黃褐色。花期5—10月。
產地分布:產於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包括海南)、江西、福建、台灣。原產南美洲,現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常生於山坡草地、曠野、路旁,是一種常見的雜草。
目前蘇門白酒對三峽地區的生態安全產生了嚴重威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