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豪鴻

蘇豪鴻

蘇豪鴻,男,重慶江北人。中國傳統武術家,實戰技擊家。武當內家天罡派嫡傳,天罡派第七代掌門人【第六代掌門謝天恩宗師1933-2009】。武號“七先生”。天罡呂七國術館館主,重慶、成都,長沙天罡國術會會長,“渝洲忠義武士會”龍頭,“道法璞心堂”武堂堂主。精研內家拳和點脈法,絕手武功獨步天下。在內功,點穴,無限制實戰上有非常高的造詣。

基本信息

武士生涯

世界綜合散手冠軍 世界綜合散手冠軍

1.全國武術冠軍(八卦掌)

2.全國自由搏擊第一名(04年少年組)

3.全國南拳套路金牌(洪拳)

4.世界武術文化節綜合散手金牌

5.國家武術金虎六段

6.國家一級武師

7.天罡派第七代掌門龍頭

8.渝洲忠義武士會(龍頭)

9.道法璞心堂(武堂堂主)

生平佚事

蘇豪鴻 蘇豪鴻

蘇豪鴻從小善動,立下習武志願,跟隨一代宗師長江大俠呂紫劍學習內家拳和純陽內功。得遇名師,武功自然是進步神速,又專修內功,練起武來常常事半功倍。他說到:“老祖宗的武功不是神話,而是真實存在過的,是刻苦修煉的結果。我輩縱然不敢與前輩比高低,但是也要向前輩的精神學習!”———抱著這種念想,蘇豪鴻更是努力練功,就連晚上休息的時間都不放過,經常通宵達旦的鑽研武學。16歲之時,實際修為已經頗高了……他不滿於現狀,在授業恩師呂紫劍的同意之後,拜得南系拳派宗師謝天恩為師。謝宗師是一介農民,但是卻風節甚高,不為五斗米折腰,其武功之高,年近八旬仍可一拳打垮土牆,再次拜得絕頂高手為師,讓蘇豪鴻非常興奮,暗自下決心用心鑽研,掌握好謝宗師的武功。在跟隨謝宗師學習的幾年中,通過和宗師的交手,他深感到內家拳拳法的中遠距離打法之缺陷,努力在南系拳法中尋找彌補之方法,謝宗師看出了他的疑慮,耐心的講解並將本門秘訣《天罡太陰功訣》傳授給他。蘇豪鴻經過許久之研究鑽研,一邊學習古典文化易經五行,一邊用各種手法做破招,久而久之,謝宗師的武學精髓已經被他掌握了。初露鋒芒的蘇豪鴻便有了“打遍天下”的想法。於是,他到處上門切磋交流,年紀輕輕竟然久戰無對手。深感意氣風發,便有了妄自菲薄之感,以為別派武功不是“雞肋”也,誰知在一次武林大會中,竟敗於70多歲的大金剛拳宗師李悟清之手,心服口服,向其叩頭學習並改變了自己的浮躁心態,潛心學習。出師之時,他感嘆道:“一山還有一山高,武林這潭水實在是深不可測啊!”

從而繼續走南闖北,飄北原,走廣東,闖貴州,常遇兇險之事,皆憑高超之武藝逢凶化吉。安定下來後的蘇豪鴻獲得全國武術冠軍,國家武術6段金虎,世界綜合散手金牌等等,並評得“國家一級武士”的稱號。

蘇豪鴻 蘇豪鴻

與此同時,蘇豪鴻開始教授武術,剛剛起步時並不順利,常常因為經營不善而面臨倒閉。但隨著一件事情的發生,這種情況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一次,蘇豪鴻不小心捲入一次武鬥,為保護他一朋友,竟然徒手擊退近20名持戒歹徒,事情驚動警方,警察趕到之時,驚訝於當時之情況,竟然問到:“真的…真的是你一個人打走的嗎?”————此事經過登報以及親見者口述,竟然無意之間打響了蘇豪鴻在當地的名聲,面對外界的紛擾,蘇豪鴻卻選擇了沉默,他對旁人說:“動手已經是無能為力之過失,還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呢?”------經過此事,拜師學藝者絡繹不絕,每天都會有幾名甚至十幾名有志學武的人經過各種渠道找到他,他卻說:“本門武功,乃(絕手武功),是下手最狠毒的一種,意在出手絕不留情面,非有德有緣之人不傳。這也是老祖宗的規矩,違背不得!”在選徒時,他都是萬分小心謹慎。我們從中看到的是對先輩的尊重和對社會的負責。

教拳授武的同時,他不忘向各派高手虛心請教,但卻對險惡之人,惡意中傷者嗤之以鼻,不願與其多說一句。他常對弟子說:“我們做人為事要虛心,性子好,修為才好,同時要潔身自好,習武之人,一般都性情火爆,一定要做到淡然。”四川龍華截拳道館館主黎龍華乃蘇豪鴻的徒弟,談到當日拜師的情景,黎先生感慨萬千,“當年本來是想打趴下他來揚名,誰知道半招就“死了”,師父真功夫,我算是服了。”黎又說到:“這些年,我眼見的聽說的踢館之事有好幾起,但是無一例外的都被打發了,有的時候是師父出手,有的時候是師兄出手,一兩下就分出勝負,這就是(絕手武功),我也動手過一次,一瞬間就分勝負了。哈哈……”他驕傲的說道。其弟子彭嚴軍說:“師父手勁兒很大,但是不主張以力取勝。有一次,我和一個北體散打科班出身的散打教練和師父吃飯,武林中人一邊吃一邊就聊到了訓練方法,師父說他從來不去健身房練力量。那位朋友就提出飯後和師父比一下勁道。師父喝了點酒,當時就用手指扣住他的肩膀脈門,叫他隨意掙脫。誰知道師父一邊喝酒一邊順手一抓的動作,那位朋友竟然無法掙脫,只得認輸作罷。事後,師父悄悄給我說,這是封脈扣穴。這是我唯一一次看到師父用點穴的手法。師父動作簡單,出手極快極準,一招一式都顯功力深厚,太難得了。”

蘇豪鴻 蘇豪鴻

蘇豪鴻的助手荊戀曾向記者說起一件趣事,有次,一個太極拳武館館主,找上門來切磋交流,雙方搭手試勁兒時,蘇一時蠻勁發作,失手中竟把該拳師肩骨打斷。事後,他心存愧疚,幾次登門拜訪,解釋誤會。幾經努力,才化解了一場武林紛爭。這樣的事情有段時間經常發生。所以近些年來,他都專心教武弄文,不再參與一些不必要的場合了,你們來的這幾天,中央電視台,晨報啊這些採訪,還有河北電視台的一檔室內綜藝節目,他都是推了又推的。上次受一位記者朋友邀請試拳,該記者開玩笑,說他瘦骨嶙峋的,沒有大塊大塊的肌肉,誰知他一動手,拳勁測出來是490斤,並說到:“中國功夫不靠手硬打人”,當時該記者嚇得啞口無言,只能嘆服道:“原來真有內家拳功!”。

蘇豪鴻 蘇豪鴻

據了解,蘇豪鴻曾向多派掌門高手求教武學,其中就包括家喻戶曉的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的長子葉準。更拜師太極宗師馮志強之高徒吉青虎大師,以求教太極拳真功。

著名薛顛系形意拳拳師辛建遙大師,以“身法如鬼魅,快,勁,巧,獨步武林”來形容蘇豪鴻。五台山八卦掌大師袁正環對其的評價是:“武學正宗,技擊獨步,不辱師名。”

時至今日,蘇豪鴻的天罡派第八代傳人在全球已達數千人之多,高手雲集。重慶玉麒麟集團董事長羅董事長向記者透露,將投資呂七武館,並開設分館于海口市市郊。“能將他的正宗武學帶去更多的地方,也是我的榮幸。”羅董事長對記者說到。

蘇豪鴻 蘇豪鴻

16歲立足於武林,百戰不敗。一生拜多位武林宗師為師,得其大成。大師文武雙全,功力精純,一生行俠仗義。任中國氣功協會首席顧問,美國舊金山中國內家拳研究協會首席顧問,其名號,實戰武功聞名中外。與多派掌門有著深厚的友誼。更研習教學南系拳法多年。常與散打搏擊高手切手交流,從未落敗。有一套以無限制真實實戰為目的的傳統武學體系。06年著論文《正論中華武術5000年》,07年著《格鬥心理學》,09年出《行拳妙學》。

君俠武論

蘇豪鴻 蘇豪鴻

1--武有術,功無道。一劍之氣足以技壓群雄。雙手擒龍亦能勇冠天下。嗚呼!唯有柱劍倚瞰洪流逐波,滄海桑田。以武論道,方可一笑傳於天下,一生瀟瀟灑灑!

2--「真正的武學,並非拳腳所練。」——至高者,不戰而屈人之兵,攻心之計也。唯有心法,任意方圓,上善若水。雖未移分毫,然心靜思遠,能達千里,查未覺之事故,蓋大丈夫真武學也。

3--武學之道,萬物自然,上善若水,慎獨心智,貴在中和,不爭之爭……

4--深刻了解武力與暴力的區別,並從中尋求解藥。

5--超越人類體能潛力,了解宇宙蒼生,了解微觀中的“人”和巨觀中的“人”。

6--靜----心靜思遠能達千里,成熟的心智,切忌浮躁,身心平靜如水。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把自己融為一汪水。

7--拋開一切樊籠,讓自己出於絕對的自由。

8--人的思想,如同羚羊掛角,無處可尋。人的武學修養到了這種境界,招式上的破綻已經不重要了,心法的剛正才是武學的正統。

9--一個人,站在山峰上,望下看大海。當一個人從高處往下看,對事物的看法就會改觀,你會發現很多東西,不是你看到的那么大。

10--習武者先要有容人之量,自視過高,只會令自己的眼光狹窄,將別派的優點看成缺點,久戰必失。

11--天罡絕手的技擊,包羅萬象,以【自然而然,化整為零,散而不散,頂而不聚,棉裡藏針,手毒心狠】著稱。技擊打鬥,贏就贏在功夫深和審時度勢。人這一輩子要吃過大虧才看得明白。勝就是生,敗就是死。要贏,必須狠,必須毒…

蘇豪鴻 蘇豪鴻

12--【意念在前,出手在先】———【技擊】,『速度』永遠是第一位的。無論力量多大,技術多巧,多么懂招懂勁兒,沒有快人一籌的速度,都是空談。但是,以正常人的速度,最快又能怎樣呢?快得過人的思想嗎?最快的速度,並非拳腳,而是對手剛剛一起念頭,你已將對手一眼看穿,對手雖尚未出招,但敗局已定……

13--打,不能說明問題。但是不能打,一定能說明問題!

14--大丈夫以寡敵眾,也只是等閒之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英雄本色,在於武藝,更在於俠義。

15--吾輩習國術,不為烏紗,不屑銅臭,不欺百姓,不辱家風,不屈匪賊,不圖俠名,不做打手……蓋之:為往聖而繼絕學矣。

16--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武學可以讓謙謙君子變成市井狂徒,也可以讓江湖匪輩變為英雄俠客。

17--內家拳練拳的時候和真打的時候『手法和心法』是完全相反的。練拳的時候,以身壓肩,以肩壓肘,以肘追腕,擰腕達至〖通勁螺旋劍〗,但是打人時,卻是先把手腕像鞭子一樣猛甩出去,接著身子帶肩拖肘,猝然轟出。

18--何為【英雄俠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為百姓分憂,為貧苦出頭!憂國憂民,敢於挺身而出反權貴!口若金剛,勇於以鐵齒銅牙為蒼生鳴不平!俠肝義膽不畏強權,正義凜然不入官場。【正大光明真君子!嫉惡如仇大丈夫】。

19--【功夫】這個東西,不求招招會,只求一招精。在整體功力和綜合素質達至『蒼勁、通潤、完整』的情況下,得一招之精妙,既可獨步一方。【技擊】,其實就是用整個身子去打人。周身無處不方圓,無處不拳腳。舉個例子就是:用身體去拍掌,跳起落地時猛的跺腳。『瞪眼,發勁,快打,收手』…

20--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拳法之妙,在於“快、勁、巧”。變幻莫測,在於招;融匯貫通,在於心;起落進退,在於行;閃轉騰挪,在於智;擒打摔撞拿,則在於寒暑之功也。】

21--【天罡派技擊】,絕情在心,手毒在技,眼觀人情世故,拳打眨眼之間。所謂:〖留情不出手,出手不留情。一毒既抵千般拙,較之於技更難敵。〗殺機展露之時,絕不留情……

22--【拳法】,招式不正,技術不正,很容易就可以糾正過來。一旦心法不正,就是理路不正,重擬拳法就非常的難,就像修了一棟【爛尾樓】,要在原地重修,就必須全部推倒,徹底從零開始…

23--【武術】之“術”為有形。但【武術】之“武”卻為無形。這尤其體現在技擊上。招式無長短,功力有深淺。技擊無規則,舉手有高低。———武學,不拘泥於任何形式,也可以是任何形式…

24--【淺談技擊意識】:技擊高手,一定要【攻防一體,連消帶打】,打的就是對手出手的一瞬間,那是最好的機會。對方一打你,你的第一反應一定不能是『躲』,而應該是『迎擊』或者『截擊』。〖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存〗是拳譜中的至理名言。就是說千萬不能猶豫不決,要一想即打。形勢與意識達到高度結合,念頭一動,提手便打。一旦動起手來,絕不能心慈手軟,要一口氣將對手打垮,不打垮不停手。這就是我們老祖宗說的:【當場不讓步、舉手不留情。心慈面軟終無勝。 】……

25--【論『技擊時的距離感』】:比武實戰中,比(速度力量節奏功力)更重要的是〖距離感〗。距離感好的人,進可以貼身靠打,轉而撤出,保身護體,對方人再多,力量再大,也絲毫傷不了他分毫。差一厘米,就打不到人。多一厘米就能重傷對手。技擊能手,多在此處狠下功夫。———遠腳中拳近身肘抱腿膝貼身摔……

26--【論『技擊時的節奏感』】:比武實戰中,〖節奏感〗尤為重要。這集中體現在〖攻防轉換〗中。各派各門拳術中的【散手單式】之所練,其實也就是一個節奏感。【快不過一瞬,慢不過眨眼】。所謂:一攻一防最考功夫,表達的就是節奏感的重要性。———『攻時,防守空當顯露。防時,對方蛇之七寸盡收眼底。』……

27--【身法之妙】在於〖進退伸縮閃轉挪〗。技擊,若得身法之妙,上可輕鬆克敵,下可全身而退。進者:硬打硬進無遮攔。退者:九轉側身空中出。伸者:足印硬樁延伸功。縮者:屈腕縮肩蹲膝躲。閃者:形影之功閃轉打。轉者:線取中軸趟泥步。挪者:碎步寸移占巧位…

28--我不喜歡說【武術】,【武術】過於注重“術”,潛移默化的把“武”的核心放到“術”上了,逐漸變成假把式。我喜歡說【武功】、【武學】,“武”的核心應該體現在“功”和“學”上,才是正道……

29--【教徒弟】,就是要一教一放。教完了就教完了,別說得太多。靠他自己去領悟其中的奧妙,什麼都讓師父說完了,徒弟們是知道了,但是沒有探索苦練,以及自身體會,不算他自己的東西。這樣教出來的徒弟說道理懂,無功夫矣…

30--高質量的【切中路】是致勝的法寶。【技擊大家】多在此處狠下功夫。兩大要訣:腳劈中門,打半時差。

31--真正的【截擊】:攔截的並非對方的『拳腳招式』,而是對方的『進攻意圖』。對手剛一動攻擊你的念頭,即刻被你截擊住,手未舉,腳未提,已然被你封死了進攻線路,並且直截了當的對對方實行了突殺性的【一次性進攻】…

32--【判斷】:在對手攻擊的一瞬間,看清楚對手的進攻意圖,或【截擊】,或【瓦解】,或【大巧不工】,或【連消帶打】。攻防合一,陰陽圓轉,否極泰來,渾然一體,方為不敗之法……

33--【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松肩墜肘,氣沉丹田,形神合一,以意導氣。則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之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34--心態平和,上善若水,武學可以是任何形式,也可以是沒有形式,順勢而為之,不可鏹鍍矣……

35--【感悟】:人,可以輸一百次。但是,一定要贏最後一次。

36--內家拳不同於一般功夫,內家拳注重身體感受,內功修為,崇尚自然之道,禪道結合,人武合一,抬手就有,不需要刻意記憶。

37--【功夫】,三練七養得真功,三養七練老來空……

38--天罡派【論叛徒】:反覆無常者,蓋小人矣。德行甚卑劣,故而不可與信之,不可傳道之。與之交矣,則必悔……

39--本門祖宗有訓:【收徒需謹慎,傳功獨行法。一語天機破,不可說妄人。】…

社會評價

中國武術界少有的將傳統武術和無限制實戰搏擊結合在一起的人,一套傳統的武術訓練方法,目的在高強度技擊的條件下,將養生功法融入中國傳統武學中。其高超的實戰功夫和輕功步法造詣更是體現了中華武學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