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原理新論:大眾傳媒時代的藝術原理

1.技術 2.技藝 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3月1日)
叢書名: 媒體與文藝叢書
平裝: 33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80730538X, 9787807305385
條形碼: 9787807305385
尺寸: 20.8 x 14.4 x 2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郭勇健,1973年10月生於福建省福消市。2003年畢業於東南大學藝術學系,獲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廈門大學中文系。已出版著作有:《永恆的偶像——關於雕塑》(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作為藝術的舞蹈——舞蹈美學引論》(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創造的奧秘——李維祀雕塑藝術研究》(嶽麓書社,2007年),《我看易中天》(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

內容簡介

《藝術原理新論:大眾傳媒時代的藝術原理》是“媒體與文藝叢書”之一,《藝術原理新論:大眾傳媒時代的藝術原理》共分6個章節,主要對藝術原理作了詳細的介紹,具體內容包括藝術原理回顧、藝術現狀描述、藝術溯源、藝術性或藝術因素、藝術創造與藝術家等。

目錄

總序/黃鳴奮
序/鄧曉芒
緒論 何謂藝術原理?
第一章 藝術原理回顧
模仿論
1.問題與意義
2.物象與意象
3.模仿與再現
二 表現論
1.作者與作品
2.舞蹈與表現
3.情感與形式
三 形式論
1.自治性的理論
2.多樣性的統一
3.有意味的形式
第二章 藝術現狀描述
一 審美的破產
1.日用品與藝術品
2.四要素與三關係
3.審美價值與藝術價值
二 光韻的消逝
1.藝術價值與膜拜價值
2.藝術品與複製品
三 藝術的終結
1.網路與藝術:經典之死
2.行動與作品:作品之死
3.終曲與序曲
第三章 藝術溯源
一 現象學與意向性
1.回到事情本身
2.意向性理論述要
3.意向性理論運用
二 人與世界
1.存在問題
2.“在之中”
3.“應手性”
4.作品世界
三 技術與藝術
1.技術
2.技藝
3.技巧
第四章 藝術性或藝術因素
一 哲學與藝術
1.開端:驚異感與陌生化
2.方式:論證與直觀
3.方式:可能性與假定性
4.目的:真理與藝術
二 科學與藝術
1.理性科學與博物科學
2.技術操作與藝術創造
第五章 藝術創造與藝術家
一 藝術創造過程
1.創造與過程
2.觀察與想像
3.同構與脫胎
4.媒介與形象
二 藝術家與藝術品
1.“自我消亡的通道”
2.現象學的作者
第六章 藝術作品及藝術接受
一 勢
1.“勢”的意義
2.“勢”與生命
二 場
1.視域
2.未定域
三 無
1.意向性客體
2.主體間性
3.具體化
4.藝術作品與藝術接受
結語 藝術重返生
附錄 作家朱光潛
一 兩幅面孔
二 體驗模式
三 文體風格
四 人生體驗
五 狗尾續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