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曼陀羅

藍色曼陀羅

曼陀羅 ( 別名:大花曼陀羅,楓茄花,狗核桃,萬桃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鬧羊花,賽斯哈塔肯,沙斯哈我那,土木特張姑 ) 多野生在田間、溝旁、道邊、河岸、山坡等地方。喜溫暖、向陽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廣布全國各地。主要危害棉花、豆類、薯類、蔬菜等。

特徵

在熱帶為木本或半木本,在溫帶地區為一年生 直立草本植物。單葉互生,花兩性,花冠喇叭狀,五裂,多少唇形,有重瓣者;雄蕊5,全部發育,插生於花冠筒;心皮2,2室;中軸胎座,胚珠多數。蒴果。花萼在果時近基部環狀斷裂,僅基部宿存。

藍色曼陀羅藍色曼陀羅

莖粗壯直立,.主莖常木質化。株高50~150cm,全株光滑無毛,有時幼葉上有疏毛。上部常呈二叉狀分枝。葉互生,葉片寬卵形,邊緣具不規則的波狀淺裂或疏齒,具長柄。脈上生有疏短柔毛。花單生在葉腋或枝叉處;花萼5齒裂筒狀,花冠漏斗狀,白色至紫色。蒴果直立,表面有硬刺,卵圓形。種子稍扁腎形,黑褐色。花單生葉腋,花冠漏斗形,長7~10cm,筒部淡綠色,上部白色;花冠帶藍色暈者,為藍花曼陀羅。花期夏、秋季。播種法繁殖。

習性

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之地,要求疏鬆、排水良好而肥沃土壤,多溫室栽培,做觀花物。一年生草本,在低緯度地區可長成亞灌木。生於荒地、旱地、宅旁、向陽山坡、林緣、草地。花期6~10月,果期7~11月。種子繁殖。

曼陀羅花整株有毒,種子毒性最大。花的主要成份為莨菪鹼、東莨菪鹼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東莨菪鹼。它的作用是使肌肉鬆弛,汗腺分泌受抑制,古人將此花所制的麻醉藥取名為“蒙汗藥”。

宋朝《扁鵲心書》中說:“人難忍艾火炙痛,服此(曼陀羅花等)即昏不知痛,亦不傷人。”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述“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陰乾,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少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宜先服此,則不覺其苦也”都強調了它的麻醉作用。三國時期華陀所制的“麻沸散”中也含有曼陀羅花,民間的“蒙汗藥”也是用其所制。

曼陀羅花除有麻醉作用外,還有止咳平喘功效,可以治療寒性咳喘、少痰等病症。但不論做為麻醉還是用來治咳喘,都要謹遵醫囑,否則就會中毒。

分布

原產自亞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中國各省均有分布。

基本內容

植物簡介

梵文原名:ma^nda^rava;manda^raka

英文名稱: Blue datura

日文名稱: 青いチョウセンアサガオ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之地,要求疏鬆、排水良好而肥沃土壤,多溫室栽培,做觀花物。一年生草本,在低緯度地區可長成亞灌木。生於荒地、旱地、宅旁、向陽山坡、林緣、草地。花期6~10月,果期7~11月。種子繁殖。

繁殖培育:

繁殖用種子播種或用扦插。

花語:

藍色曼陀羅——詐情,騙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