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信步

蒼穹信步

《蒼穹信步》是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陳善廣。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
叢書名: 漫步太空書系
平裝: 18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35754678
條形碼: 9787535754677
尺寸: 23.2 x 16.6 x 1.8 cm
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陳善廣,工學博士。現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兼任《航天員》和《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雜誌主編,中國空間科學學會、中國宇航學會理事,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多所名校的兼職教授。

內容簡介

《蒼穹信步》即太空出艙活動是怎樣進行的?詳細說明太空出艙活動的過程。《蒼穹信步》以出艙活動執行任務為線索,全面介紹太空漫步的具體過程及其原理,同時穿插了大量故事,講述這些程式和過程是如何演化和改進的。如航天員出艙時要求遵守一定的程式,包括系統檢查裝備、吸氧排氮、氣閘艙泄壓、執行任務、氣閘艙復壓等。每個步驟的背後都有很多知識點、關注點和豐富的故事情節。

目錄

第一章 劍指蒼穹
什麼是太空出艙
列昂諾夫在做什麼
美蘇爭議
太空行走不是“走”
連結:什麼是EVA
探索太空資源
太空軌道資源
太空環境資源
太空天體資源
空間服務
太空飛行器的“維修工”
空間站的“建築師”
身負使命的“特派員”
突發事故的“救世主”
太空出艙對未來的影響
第二章 叩問九天
太空環境
太空真空環境
空間熱輻射環境
連結:熱緊張症狀下的人體反應
連結:冷緊張症狀下的人體反應
空間輻射環境
連結:確定性效應隨機性效應的不同
連結:電離輻射環境的具體構成
連結:光譜圖和射頻輻射
微重力環境
連結:重力、失重、微重力辨析
連結:物體在太空微重力環境與在地球重力環境中的比較
微流星體和空間碎片。
連結:流星和微流星體辨析
連結:空間碎片分析
創造適合航天員生存的微小氣候環境
環控生保系統的功能和組成
連結:環控生保系統的具體功能
連結:“水星”號飛船的環境控制系統
壓力制度
氧氣來源
溫度控制
有害物質(氣體)的處理
生命之源
連結:“水星”號飛船的環境控制系統
太空生活
吃——最容易的事變得複雜奇妙
連結:太空食品
住——何似在人間
連結:糊塗覺與奇異睡姿
個人衛生——讓你歡喜讓你憂
鍛鍊身體——生命在於運動
連結:蘇尼特?威廉斯——在太空跑馬拉松
心理挑戰——做“神仙”也有煩惱
連結:丹尼爾?布奇的日記
第三章 直衝霄漢
飛向太空
宇宙速度
運載火箭
連結:“聯盟”號火箭
連結:美國火箭之父——羅伯特?戈達德
發射視窗
飛天一刻
連結:載人航天其餘六大系統
出艙倒計時
出艙時機的選擇
氣閘艙時間
預吸氧排氮
進入太空
軌道出艙
連結:出艙活動的劃分和區別
登入星球
連結:“阿波羅”奔月
連結:“勇氣”號著陸火星
艙外任務
連結:航天史上難度最大的艙外作業
連結:“發現”號航天員“太空十三天”主要任務
第四章 出艙裝備
氣閘艙
什麼是氣閘艙
各式氣閘艙一覽
艙外航天服
艙外航天服的結構
生命保障
美俄艙外航天服之比較
連結:美國太空梭艙外航天服
連結:俄羅斯艙外航天服
艙外航天服的穿脫
連結:艙內航天服
連結:美俄艙內航天服的性能對比
連結:未來的火星航天服
連結:最容易維修的艙外航天服
太空交通工具
手持機動單元——最早的機動裝置
航天員機動裝置
載人機動裝置
月球車
連結:人類首次月球車行駛
神奇的工具
工具運送器
表面探測工具
樣品回收容器
攝錄器材
飛行中的維修工具
連結:“發現”號太空梭的手術箱
第五章 回望寰宇
出艙危機
返回之路
返回太空飛行器
安全返航
連結:載人飛船返回過程
連結:飛船的“防熱衣”
搜救行動
連結:航天員的救生包
適應地球
出艙太空飛行器一覽
載人飛船
連結:赫魯雪夫與“上升”號載人飛船
連結:3名航天員的“離奇”死亡
“天空實驗室”
空間站
連結:“和平”號空間站所創造的“世界之最”
連結:國際空間站的結構
太空梭
連結:美國太空梭創造的紀錄
連結:美國太空梭的命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