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大拿青黴

菌落在CA上25℃培養12天,直徑18-25mm,中心的氣生菌絲較多,其他部分很稀疏,平坦;質地緘狀至絮狀;分生抱子結構很少且稀疏,中心面上相對較多,分生孢子面帶灰色,近於深橄欖灰色(deepolive-Gray,R.Pl.LI),其他部分灰白色或近於無色;菌絲體白色或近於無色;反面灰白色或近於無色;可溶性色素觸乏。
菌落在CYA上25℃培養7天,直徑20-32mm,碑,近於平坦或具少量放射狀皺紋;質地絨狀兼帶絮狀;分生抱子結構很少,但有的分離物相對較多,分生子孢子面灰綠色,近於談灰橄欖色(lightgrayisholive,R.PLXLVI)、礦灰色(mineralgray,R.Pl.Xl Vll);菌絲體白色或灰白色;無滲出掖;反面談灰黃色或淺黃淡褐色;無可溶性色素。
菌落在WA上25℃培養7天,直徑23-32mm,具放射狀皺紋或有幾道同心環;質地絨狀或絨狀兼帶絮狀;分生孢子結構較多,分生抱子面藍灰色或藍灰綠色,近於菸灰色或淡橄欖灰色(smokegray,lightolive-gray,R.PLLI);具少量的淡黃色滲出液或缺乏;反面淡黃褐色或微紅褐色;可溶性色素缺乏。
菌落在G25N上25℃培養7天,直徑4-lOmm,稍厚或有臍狀突起;質地絨狀;分生孢子結構很少,不影響菌落面的顏色;無滲出液;反面灰白色;無可溶性色素。偶有分離物不生長。
在CYA上5℃培養7天:形成微小菌落。
在CYA上31·c培養7天:不生長。
菌核:偶有分離物產生。

蒙大拿青黴蒙大拿青黴

分生於孢子梗發生於基質,發生於氣生菌絲者少,孢梗莖(30-)50-120(-150)×2.0-3.0(-3.5)µ.m,壁平滑,頂端膨大可達7.o,-,.m;帚狀枝顯著單輪生,有的分離物具少量的梗基狀分枝或雙輪生E瓶梗每輪8-14個或更多,8.0~10(-14)×2.5-3.0(-3.5)1-1m,瓶狀,梗頸明顯;分生抱子呈現典型球形,2.8-4.0µ.m,壁顯著剌狀粗糙;分生抱子鏈疏鬆,不規則散亂或彎曲。
模式:CryptogamicHerb.GWI-6(WIS)(Pitt&Samson,1993)。
菌落在CA上,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結構的生長都很稀疏;孢子梗莖的頂端膨大成顯著的囊狀:分生孢子呈現典型的球形,其壁呈現顯著的刺狀粗糙等特徵突出而容易識別。
分布:較罕見。我國有吉林長白山(Cl2439);浙江杭州市(C12701,12702);湖北神農架(7014,7183,9023,9047,90日,9480);甘肅天水市(Cl2338)。
基物:土壤、霉樹葉和霉傘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