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來芥

[來源] [生態分布] [用法用量]

[別名] 葛菜、葶藶、塘葛菜《嶺南採藥錄》,雞肉菜、田葛菜(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十字花科植物蔊菜Rorippa indica (L.) Hiern 的全草。
[形態特徵] 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全株無毛。莖直立,由基部分枝。葉互生,下部葉匙形,羽狀淺裂,長2-10厘米,頂生裂片寬卵形,側生裂片小,有病;上部葉無柄;卵形或寬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漸狹,稍抱莖,邊有鋸齒。花淡黃色;總狀花序頂生。長角果條線,長4-5毫米;種子2行,多數,褐色。花期3-4月,果期5-9月。
[生態分布] 於園地、路旁、曠野。產於廣西各地區;分布於江蘇、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
[採集加工] 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功能] 甘淡,性涼。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化痰止咳。
[傳統套用] 治感冒發燒,咽喉腫痛,肺熱咳嗽,慢性氣管炎,咳血,水腫,心氣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頭暈目眩,小便不利,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疔瘡腫毒,毒蛇,毒蟲咬傷。
[用法用量] 5-30克,水煎服;外用搗敷。
[方例] 消化不良腹脹 葉來芥(蔊菜)30克,搗爛沖開水取汁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