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動親子寶典

央視《寶貝一家親》特約專家
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制定親子教育講師
中國教育電視台《育嬰欄目》特約專家中國著名親子教育專家張雅蓮女士著作 十年巨獻
萌動親子寶典光碟總計十五張DVD,分別從理論、指導、操作三個方面圍繞兒童發育八大智慧型展開講解,萌動親子寶典注重有效互動,打破常規傳統授課模式,把理論和實踐課程操作相結合,使家長朋友們更容易掌握親子教學理念和開展家庭親子遊戲,讓每個家庭都成為孕育天才樂園。
一、理論篇
01 語言智慧型、音樂智慧型
02 空間智慧型、人際交往智慧型
03 數學智慧型、運動智慧型
04 內省智慧型、自然觀察智慧型
二、指導篇
01 牛牛家的親子遊戲
課前點名:如果寶寶不會講讓媽媽替寶寶講 目的:鍛鍊社交能力
親子撫觸:增強寶寶皮膚彈性和感知能力 目的:有利於毒素的排除 安撫孩子的情緒
騎膝馬:加強寶寶的語言節奏
訓練遊戲1 課前點名 目的:訓練寶寶的社交能力
訓練遊戲2 節奏變化訓練目的:訓練聽覺的廣度
訓練遊戲3 敲敲遊戲(架子鼓) 目的:構建孩子聽的狀態
02 米粒家的親子遊戲
訓練遊戲1 插接玩具(插接玩具) 目的:提高寶寶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遊戲2 按顏色分類(不同顏色的魚) 目的:提高寶寶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遊戲3 揮舞彩帶(彩帶)目的:提高寶寶的觀察能力
03蒙蒙家的親子遊戲
訓練遊戲1 認識大跟小(大小球) 目的:在感官認知上奠定基礎
訓練遊戲2 雙人舞律動 目的:用節奏提高寶寶學習能力
訓練遊戲3 樂器訓練 目的:快速提高音樂節奏能力
訓練遊戲4 語動式教學 目的:快速提高語言組織能力
訓練遊戲5 看書認知 目的:加強孩子語言組織能力
04 三寶家的親子遊戲
訓練遊戲1 布書訓練(布書)目的:萌發孩子語言組織能力
訓練遊戲2 手指搖 目的:加強孩子語言節奏
訓練遊戲3 大鐘擺 目的:提高頸肌和背肌的張力
訓練遊戲4 舞曲律動 目的:訓練音樂和認知能力
訓練遊戲5 敲擊訓練(小木棒) 目的:訓練孩子的節奏感
訓練遊戲6 拋接遊戲(布袋)目的:構建時間概念和節奏感
05 小萬家的親子遊戲
訓練遊戲1 音樂遊戲(紗巾)目的:加強寶寶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訓練遊戲2 小熊身體認知(拼圖) 目的:訓練寶寶的分類概念
訓練遊戲3 搭紙磚鍛鍊(紙磚) 目的:鍛鍊寶寶的空間意識
訓練遊戲4 擰螺絲(木螺絲)目的:提高寶寶的精細動作和腕部肌肉的張力
訓練遊戲5 爬行遊戲 目的:培養寶寶四肢互動能力
訓練遊戲6 寶寶踩在媽媽的腳上做雙人律動
遊戲特點:寶寶參與感非常強
06 子涵家的親子遊戲
訓練遊戲1 打紙遊戲(彩紙)目的:鍛鍊手部精細動作
訓練遊戲2 棒球訓練(充氣棒 棒球) 目的:訓練身體協作能力
三、操作篇
01彤彤家親子遊戲,,精細動作訓練課
02絢絢家親子遊戲,觸覺語言訓練課
03數數家親子遊戲,視覺語言訓練課
04樂樂家親子遊戲,數學、運動智慧型訓練課
05浩浩家親子遊戲,空間 創造能力訓練課
家庭親子寶典指導手冊共分三冊,從理論、方法、營養三方面,給予廣大家長詳盡的家庭親子指導。
理論篇:以幼兒早教理論為基礎,向家長介紹了親子遊戲的相關知識,包括親子遊戲的定義、來源、玩具以及親子園中的課程設定等。
方法篇:是著名親子專家張雅蓮老師早教親子研究的精華所在。本冊中共包含0-6歲大小親子遊戲上百個,內容豐富,形式生動,在家庭中極易操作完成,從幼兒的感統、運動、音樂等方面,全方位指導家長如何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遊戲,發展寶寶的各項技能。
營養篇:則是以寶寶0-6歲身體發育所需營養元素的內容為主旨,偶爾穿插寶寶成長過程中所不可缺少的性格培養、人際關係培養等內容,如“多鼓勵寶寶與人交往、談話可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等,使廣大家長可以從多方面、更容易、更具體地培養寶寶,為寶寶順利成長為優秀人才而奠定堅實的基礎。
六大優勢:
一、保障寶寶的整體發展:“萌動早教親子教育”的學習內容是多方面的,包括認知的、情感的和行為的知識,目的是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兒童。
二、提供寶寶教育化的學習:孩子的學習不是靠說教來進行的,父母可以通過“萌動早教親子教育”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引起寶寶的學習興趣,啟發孩子的各項能力。
三、有助於嬰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人際交往的敏感期始於六歲之前,“萌動早教親子教育”通過科學的親子遊戲,讓嬰幼兒學會交往、學會遵守規則,促進其情感發展,有利於嬰幼兒社會行為的發展。
四、促進嬰幼兒的認知的發展:六歲前嬰幼兒的認知能力是其所有能力、技能、情感、行為習慣的發展的基礎,也是今後學習求知的基礎。從出生開始的嬰幼兒就具有探索周圍世界的強烈動機,他們只要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和動作去感知、認知這個世界,通過獲得的直接生活經驗來發展各種能力。
五、為父母提供了學習交流的環境:“萌動早教親子遊戲”拓展了父母的視野,提供了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機會,能幫助父母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六、減輕幼兒入學焦慮症:“家庭親子園”,孩字通過參加家庭親子教育再上幼稚園,會更容易適應幼稚園的集體生活,從而降低幼兒的入學焦慮症,減輕家長對孩子入園不適應的擔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