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10月26日,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徐頌軍院長一行4人來我院調研。 10月26日,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徐頌軍院長一行4人來我院調研。 10月26日,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徐頌軍院長一行4人來我院調研。

學院概況

學院簡介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成立於1993年,通過長期的發展和建設,學院已經擁有一支水平高、學科結構、年齡層次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31名,其中教授34名,副教授43 名,其中,千人計畫1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2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畫獲得者6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2人;60%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85%以上的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目前學院在讀本科生755名,研究生739名。
作為一個教學與科研相互支撐、以理論與套用創新見長的研究型學院,設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自然地理學同時也是上海市十個“重中之重”重點學科之一),博士後流動站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 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 5個,本科專業5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野外觀測台站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1個。學院還設有西歐北美地理研究所、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院、人口研究所、中國行政區劃中心、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國際沿海城市風險研究中心、環境遙感與數據同化聯合實驗室、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數據套用系統分中心等科研機構,是國內同類學院中擁有重點研究基地最多的單位。
資環學院學者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研究計畫和項目。目前承擔省部級研究項目223 項。其中:國家973、863計畫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6個,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4項;科研經費逐年遞增,2005年經費總數已超過4000萬元。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6 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8 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23項。寶鋼基金優秀教師獎5項。在河口海岸學、城市自然地理學、三角洲環境演變、外國地理、人口地理、區域創新與行政區劃、地理計算、環境遙感考古、城市生態、常綠闊葉林群落演替、環境管理等研究領域達到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
學院藏有中外文圖書1 5萬餘冊,學術期刊近400種。學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西班牙、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度、韓國、巴西等國家和地區的有關科研部門、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合作關係。

學院領導

教學科研單位

中山北路校區地圖

教育教學

專業設定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由地理科學系、環境科學系、城市與區域經濟系3個教學單位組成。目前,設有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環境科學和生態學5個本科專業。其中,地理科學專業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
地理科學系
地理科學專業(師範、非師範基地班)
地理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班是國家培養地理科學人才的搖籃。主要培養數理化、外語、計算機等基礎知識紮實、專業知識面廣、能勝任地理科學研究的後備專業人才。大學四年期間開設的課程,除地理科學專業課程之外,還增設了多門雙語教學課程、創新設計實驗課程以及跨地域的野外實習課程,在讀學生實行導師專業指導制,學生在讀期間可申請創新研究項目和基金經費資助。進入該培養基地班就讀的學生資格實行擇優滾動制,大學畢業後大多數可免試直升國家重要研究機構、重點高校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也可到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和重點院校從事管理、科研和教學工作。
地理科學專業師範班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地理科學研究與地理、環境教育工作者。主要專業課程有:地球概論、地圖學、現代地質地貌學、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環境學、生態學、遙感學、地理信息系統、中國地理、世界地理、計算機輔助地理教學等,並安排多次野外實習。大學畢業後除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外,主要從事地理教育、環境教育工作,也可以適應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地理信息系統(GIS)專業(非師範)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科研和套用開發能力的地理信息技術工作者和研究人員,適應環保、國土、經濟、規劃、房地產、旅遊、城建等部門地理信息系統管理與開發套用的需求。主要專業課程有:地圖學、遙感學、地理??用、計算機地圖製圖、計算機圖像處理、計算方法、信號與遙感圖像處理、地理信息系統套用、地理信息系統程式設計、3S集成與套用、數據挖掘與虛擬地理環境等。就業率在全校名列前矛,除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外,主要在政府管理部門、大中型企業、公司、事業單位從事地理信息系統的管理與開發套用工作,也可從事相關的教學科研工作。
城市與區域經濟系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非師範)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研究或城市與區域管理工作者,適應巨觀經濟調控、城市與區域規劃產業布局、土地開發管理、企業發展規劃等工作的需求。畢業生主要在各級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從事城市與區域管理工作,也可以從事企業管理以及教學和科研工作,或是繼續攻讀資源環境、城鄉規劃、區域規劃管理和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學位,歷屆畢業生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地圖學、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環境學、遙感學、地理信息系統、經濟統計分析、區域分析與規劃、產業交通規劃、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與景區規劃、城市與區域GIS管理、投資環境評價、城市規劃設計及製圖等。
環境科學系
環境科學專業(非師範)
環境科學專業培養具備環境科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從事科研、教學、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等工作的專門人才。畢業生適宜到科研部門、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環境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以及到廠礦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環境保護套用研究、科技開發、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環境科學和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學位,在環境生物學、環境地學、環境化學和環境生理學、生態學等方向上繼續深造。其中成績優秀、表現突出的學生可被推薦免試直升攻讀我校或國內其他高校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甚至進行碩博連讀,成為環境科學的科研機構的高級專門人才。近年來,本專業學生考取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比例為30%以上。
目前設定的主要課程有:環境科學導論、環境生物學、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監測、環境工程等專業主幹課;環境微生物學、環境毒理學、環境化學、環境土壤學、環境水文學、環境生理學、環境規劃與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環境經濟學等專業特色課以及多門類的專業選修課,以及環境土壤學野外實習、環境監測實習、環境生物工程實習、水處理工程實習、環境工程課程CAD設計等實踐課程。
生態學專業(非師範)
生態學專業是國內第一批擁有生態學博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2002年招收本科生起,形成了從本科生、碩士研究生至博士研究生的完整培養體系,主要培養適合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生態系統恢復、城市生態系統健康及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等領域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畢業生也可繼續攻讀生態學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其中成績突出、各方面表現優秀的畢業生可以免試直升我校或國內其他高校和中科院相關專業的碩士生或碩博連讀生,成為科研機構的高級專門人才。近年來,本專業學生考取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比例在40%左右。
目前設定的主要課程有:生態與環境學導論、地學基礎、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植被生態學、分子遺傳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等核心課程;城市生態學、污染生態學、恢復生態學與生態恢復技術、生態工程學等拓展課程,以及包括生態學研究方法實習、植物分類學野外實習、生態學野外實習、環境土壤學野外實習、濕地生態學等野外實習等的實踐課程。

教學成果與獲獎

精品課程
10月26日,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徐頌軍院長一行4人來我院調研。學院黨委書記楊凱、常務副院長鄭祥民、副院長段玉山、陳小勇、穀人旭會見了徐頌軍一行。雙方圍繞學科、人才、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雙語課程
10月26日,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徐頌軍院長一行4人來我院調研。學院黨委書記楊凱、常務副院長鄭祥民、副院長段玉山、陳小勇、穀人旭會見了徐頌軍一行。雙方圍繞學科、人才、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教材建設
10月26日,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徐頌軍院長一行4人來我院調研。學院黨委書記楊凱、常務副院長鄭祥民、副院長段玉山、陳小勇、穀人旭會見了徐頌軍一行。雙方圍繞學科、人才、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教學獲獎
10月26日,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徐頌軍院長一行4人來我院調研。學院黨委書記楊凱、常務副院長鄭祥民、副院長段玉山、陳小勇、穀人旭會見了徐頌軍一行。雙方圍繞學科、人才、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人才培養基地簡介

華東師範大學地理學國家教學與科研人才培養基地成立與1996年,是我國最早批准建立的5個全國地理學類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之一。經過“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的建設,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按照人才培養的規律和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思路,以培養高素質地理學綜合人才為目標,已初步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地理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基地人才培養具有以下特色:
1、推行滾動式培養和導師制,切實提高基地人才培養的質量:
選拔最優秀、最有潛力的學生進入基地,保證基地人才培養的質量,基地自建立以來實行基地推行“滾動培養”模式,即每學年末對基地學術進行綜合考核,實行20%末尾淘汰制,被“淘汰”的同學將轉出基地班,下一學年將不再享受基地班的各項優惠政策。同時,非基地班的優秀同學,經過考核可進入基地班學習。
基地班全面推行導師制,實行準研究生式培養。通過學生與教師間的雙向選擇,為基地班同學配備了低年級的基礎學習指導教師和高年級的科研指導教師,對基地班同學的學習與科研能力進行全程跟蹤式培養。地理系優秀教師上崗參與基地科研訓練:優秀教師如校長俞立中教授、終身教授許世遠教授、張超教授、基地負責人鄭祥民教授等均親自擔任本科生導師。
2、通過合作交流、聯合實習等模式拓寬基地班同學實習空間範圍:
圍繞學生“四年不斷線”的建設目標,完善和建設一批穩定的野外實習路線(點)。並不斷探索野外實踐與實習的運作模式,例如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開展了境外香港實習基地建設,先後有六批基地班同學附香港進行實習,拓寬了視野;與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地理學基地合作開展了“全國地理學基地聯合實習”,實習範圍拓展到了我國華北、西北和華東地區,聯合實習模式樹立了地理學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吸引了非基地院校的興趣,2010年地理學基地聯合實習吸引了全國13所院校地理學專業師生參與,大大增強了地理學基地的輻射效應。
3、完善的軟、硬體條件保障
基地在國家自然基金委、學校“211”、“985”工程經費的支持下,不僅全面完成了從地學“老三樣”到“新三樣”的升級,同時購置了一批先進的分析測試設備直接用於基地學生培養,如雷射粒度儀、等離子發射光譜儀、大氣環境觀測系統等,有力保障了基地高水平教學與科研工作的開展。
基地為了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科研訓練,設立了基地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目前項目的平均,資助力度已達到省部級面上項目水平。同時積極支持、指導學生申請學校大夏科研創新基金和上海市大學生科研創新基金,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近年來,基地人才培養碩果纍纍。據統計,本科學生近5年來在校期間已在正式刊物發表論文50篇,其中核心期刊約占70%。另有20多名基地班同學在基地或研究生期間參與出版專著和教材的撰(編)寫工作。2009年基地班同學燕群同學獲得“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課外科研作品競賽一等獎。
基地班已初步形成本科生“品牌”效應: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基地班在國內該領域已初步形成本科生的“品牌”,理科人才基地班學生連續5年生畢業免試直升率達80%以上,大部分輸送到中科院和北京大學等重要院校,為國家培養地理學後備人才做出重要貢獻。由於學生綜合能力強,畢業學生一直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基地建設不斷完善、輻射作用不斷增強
科研訓練模式通過在教指委會議和基地工作會上交流,得到了兄弟院校的回響和讚譽,紛紛索取訓練內容設定方案,在全國範圍內的形成了較強的輻射和示範作用。得到了國家基金委人才基金評審專家的肯定,2006年之後,地理學基地連續3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人才培養基金資助(全國地學基地中僅三個),總經費達480萬。
基地吸引力明顯增強,接收來自全國重點大學與兄弟院校的直升研究生愈來愈多,輻射與示範作用愈加明顯。基地的俞立中教授、許世遠教授、張超教授、鄭祥民教授、曾剛教授、劉敏教授、王錚教授、寧越敏教授等多次受邀到北京大學、蘭州大學、河南大學、雲南大學、浙江師大、西北師大等大學進行講學,基地科研訓練模式引起了各高校的廣泛關注。基地積極為其他院校同類專業或相關專業提供師資培訓服務,學生科研訓練組織成為重要的培訓內容,效果良好,得到了其他院校的充分肯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