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魚球

選料:淨青、草魚1條1000克(通過拆卸,可得帶皮魚肉約400克),雞蛋1只。
調料:番茄醬2匙,白糖3匙,細鹽少許,黃酒2匙,米醋2匙,乾生粉6匙,45°水生粉一匙半,生油600克(實耗約150克)。
製法:1.將魚斬去頭,折去脊骨與背、腹刺,得帶皮魚肉2條,把它皮朝下攤平,剞菊花花刀,方法是:先用刀沿著魚肉的長度直剞,刀深45,每刀的距離約0.4厘米,全部剞好,再A將魚肉轉個身,就用刀橫著原料斜刀剞,每刀的距離約0.5厘米,也是刀深45(將至皮)。根據1000克重的魚,這帶皮A魚肉的闊度,斜刀剞時一般第一至第四刀不剞斷,剞到第五刀時才切斷魚皮,這樣一塊魚基本上是方形的,這二條帶皮魚肉一般可剞成10~12塊菊花魚毛坯。
2.用黃酒,細鹽將魚拌漬一下,再加蛋拌勻,然後放在乾生粉中沾拍上一層乾生粉,使剞好的“肉刺”能互不粘連,舒展成菊花形狀。
3.燒熱鍋,放600克油,燒至油六成熱時,把菊花魚毛坯,皮朝上,用手把毛坯的四個角捏攏,分批放入油鍋炸(先不要脫手),待“肉刺”彈開定型後,將其翻個身再炸至呈金黃色即可撈出,放第二批。待全部“毛坯”都油炸定型後,用大火再升高油溫把“菊花魚”全部放入復炸,至外脆里嫩時取出,一隻只放在平盤中排列成勻稱的樣子,成為菊花(但滋味平淡)。
4.鍋內留少量油,燒至油三成熱時,將番茄醬放入略微煸一下,隨即加水半勺,燒沸後下水生粉勾流利芡,淋些熬熱的生油上光,用勺子去淋澆在一朵朵菊花上(允許有一小部分滷汁流在盤裡),即可上席。
特點:色澤鮮明,形態逼真。外脆里嫩,甜酸帶鹹。
關鍵:1.剞菊花形花刀,最好是採用上述直斜刀交錯法進行,肉刺可偏長,如菊花,如魚較大,魚肉較厚,也可以剞雙直刀刀法,操作比較簡易(即二遍刀法都用直刀,而不用斜刀),再改切成約4厘米見方的塊(或略呈長方形或成三角形的塊)。
2.剞的深度,一般占原料厚度的45,對肉厚的原料,不A必剞到皮,否則肉刺太長,會因根基太淺,不易挺直成菊花開放狀。
3.沾拍乾生粉之前,是否要加蛋清,這要看魚的質量,對不新鮮的原料,如其肉質鬆散可加蛋清,幫助其花刺彈起來。同時,拍粉要隨拍隨炸,不然乾生粉會受到原料所含水分的濕度影響,使“肉刺”粘連在一起。同時,如:早拍粉,即使油炸時“肉刺”不粘連,但肉刺的表面也要毛糙,同樣會影響原料美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