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兔內蒙古亞種

腦盒略比華南兔的寬。 下頜骨後部上緣較華南兔的傾斜。 髁突不如華南兔的發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草兔內蒙古亞種
【中文別名】內蒙古草兔
【拉丁學名】Lepus capensis tolai
【命名者及時間】Pallas, 1778
【同義學名】Lepus capensis tolai
【英文名稱】Tolai hare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兔形目兔科兔屬草兔

物種概述

顱骨眶上突前後凹刻均明顯。鼻骨後端稍超過前頜骨後端,前端超出上門齒後緣垂直線。腦盒略比華南兔的寬。顴弧後端與前端約等寬或稍寬於前端。內鼻孔明顯地寬於齶橋前後方向最窄處。聽泡長約為顱長的13.8—14.2%。下頜骨後部上緣較華南兔的傾斜。髁突不如華南兔的發達。乳頭3對。身體背面為黃褐色至赤褐色,腹面白色,耳尖暗褐色,尾的背面為黑褐色,兩側及下面白色。草兔終生生活於地面,不掘洞,善於奔跑,多在夜裡活動。幼兔出生即具毛被,能睜眼,不久就能跑。主要棲息於農田或農田附近溝渠兩岸的低洼地、草甸、田野、樹林、草叢、灌叢及林緣地帶。主要夜間活動。聽覺、視覺都很發達。主要以玉米、豆類、種子、蔬菜、雜草、樹皮、嫩枝及樹苗等為食,對農作物及苗木有危害。

分布範圍

分布於裏海,伊朗,阿富汗,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俄羅斯亞洲區,蒙古,中國。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