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淚[清代小說]

英雄淚[清代小說]

王傑的一首老歌。

清代小說

清代小說。四卷二十六回。見於《繡像英雄淚,國事悲合刻》。署“雞林冷血生著”。其真實姓名不詳,曾編《小說時報》之陳景韓,常以“冷血”為筆名,二者是否有關,錄以待考。存上海書局石印線裝袖珍本。行文屢稱“我大清”,自序又說:“庚戌仲秋,日韓合併”“遂援韓國滅亡之原因及結果成一書,以鼓民自強為宗旨,凡三越月而是書遂成”。知約作於1910 年末至1911 年初。

小說小說

此作以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為主要線索,寫出了日本吞滅朝鮮後的慘痛情景,以及朝鮮志士奮起救國的事跡。書中重大事件與主要人物大都有史實為依據,為第一回到第七回寫日本政府起用伊藤博文逐漸使國力強盛起來,轉而策劃逐步吞滅朝鮮和進而制服中國。朝鮮處於被日本吞噬的危險境地。安重根由父親帶領到平壤在愛國將領雲在霄處避難,但在途中其父被日人殺死。愛國志士侯元首因進行反對日本侵略的活動失敗,被迫也到雲家作家庭教師,從而與安重根等結為愛國志士。第八回到第十六回,一方面寫日本力圖攫取控制朝鮮內政外交的大權,一方面寫中國由朝鮮事件引發與日本的戰爭,但因清廷腐朽而使中國在戰爭中慘遭失敗。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承認朝鮮脫離中國而歸屬日本。在此背景下,侯元首組織愛國學生安重根等到美國留學,並籌辦報館,宣傳愛國主張。第十七回到第二十二回,寫伊藤博文等在朝鮮建立總監府,殘害朝鮮民眾。侯元首返國後與民眾一起反抗日本侵略,但他為救學生不幸犧牲。第二十三回到第二十六回,寫安重根與同志合作,一舉刺伊藤博文,被捕後英勇就義。書尾以朝鮮被日本公然吞併,大量愛國志士慘遭殺害,人民陷入更深的苦難,向中國讀者發出警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