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辭格

tagon relation ,meton

內容介紹

前言
修辭學,是語言學的一個部門,它研究如何依據題旨與情境,運用各種語言文字材料,各種表現手法,來恰當地表達思想和感情。在修辭學中占有很重要位置的,是各種修辭手段,即(修)辭格。
辭格,是用來產生特殊文體效果的單詞或短語,它故意偏離字面陳述或普通用法,以加強口頭或書面語言的語氣,使之明晰而優美。辭格構成了語言的組成部分,優美的詩歌散文中和普通的言語談話中有辭格,原始的口頭文學中也有辭格。廣告標語,新聞標題,漫畫說明,賀卡韻文,家庭、機構的箴言雋語,經常運用辭格,以達到幽默、記憶或醒目的目的。運動、音樂、商業、政治或任何專門化團體的行話,均富於運用辭格的語言。
普通談話中的多數辭格,是通過把業已熟悉和較為了解的事物的辭彙,擴大套用於不很了解的事物構成的。因而源於人類生理學的metaphor,通常擴大套用於自然界或無生物,如the mouth of a river(河口),the foot of the mountain(山腳),the snout of a glacier(冰川鼻),the bowels of the earth(地球內部),the leg of a table(桌子腿)和the eye of a needle(針眼)。相反,自然現象中的相似物,常被套用於其它領域,如a wave of enthusiasm(一陣熱情),a ripple of laughter(一陣笑聲)和a storm of applause(一陣暴風雨般的掌聲)。運用simile的例子是We were packed in the room like sardines(我們在房間裡擁擠不堪)和sly as a fox(非常狡猾)。運用personification的例子是Money talks(金錢萬能)。運用metonymy的例子是How would the Pentagon react?(五角大樓會怎樣反應呢?)。運用synecdoche的例子是用brass代表高級軍官和以hard hats代表建築工人。
在普通談話中運用的其他辭格是:hyperbole,如I could sleep for a year(我能睡一年);rhetorical question,如How can I express my thanks to you?(我怎樣能表達對你的感謝呢?);litotes,如It's no fun to be sick(生病可不是鬧著玩的)和onomatopoeia,如bow-wow,crunch,gurgle,sputter,plunk,splash。
在普通談話中出現的辭格,幾乎也均可在文學中見到,然而,在嚴肅的詩歌和散文中,辭格的運用,則更精心,更精美,更精妙,從而更具說服力,更富感染力,更令人難忘,有時使人聯想,給人暗示,其深度和廣度,遠非非正式口頭運用辭格所能及。
在語言交際中,辭格起很重要的作用,可用來加強語氣,闡明思想,增加變化,節省篇幅,娛樂消遣,增添色彩,激發思想,表達激情,提供活例,賦予生命,或獲得韻律。最重要的是,辭格具有一個根本的美學效果——擴大和加深感覺的範圍,以及對物體和思想世界的反應的範圍。
一切語言均使用辭格,但是語言的差異強制規定不同的文體標準。在未受古希臘和古羅馬影響的文化中,一些辭格可能不存在;irony則可能局限於相當深奧微妙的諸文化。漢語和日語詩歌,是以具有含義的精妙結構,和具有美學價值、幾不可迻譯的一整套辭彙為基礎的。阿拉伯文學富於simile和metaphor,但使用的結構,與西方熟悉的結構迥然不同,以致迻譯需要大量改寫。對於非洲的口頭文學,以及起源於口頭文學的書面文學而言,也是這種情況。
《聖經》對西方世界的文化,在文學上產生過強有力的影響,《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都富於simile,metaphor,personification以及希伯來語詩歌中的特殊辭格——parallelism。
《英語辭格》旨在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英語修辭手段,共收了100個英語辭格》。為了便於研究,本書採用歐洲諸語言一般的分類方法,把100個辭格分為五大類:1.相似或關係類(figures of resemblance or relationship)(例如:simile,metaphor,kenning,conceit,parallelism,personification,metonymy,synecdoche,和euphemism);2.強調或低調類(figures of emphasis or understatement)(例如:hyperbole,litotes,rhetorical question,antithesis,climax,bathos,paradox,oxymoron和irony);3.聲音類(figures of sound)(例如:alliteration,repetition,anaphora,和onomatopoeia);4.文字遊戲和技巧類(verbal games and gymnastics)(例如:pun和anagram);5.擬物類(errors)(例如:malapropism,periphrasis和spoonerism)。
本書的體例是:先說格名、漢語譯名、釋義和修辭作用,再分類舉例、解說,並與相似的辭格辨異,最後與漢語修辭格進行簡單比較。書中的例證儘量表明出處,除特殊的以外,均附有漢語譯文,並儘可能選用正式譯本中的譯文。書末附有按英語字母順序排列的英語辭格,每一辭格包括格名、讀音、詞源、英語釋義及釋義的出處。
在撰寫過程中,筆者參考了大量英語和漢語修辭方面的專著和文章,從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未及一一署名,在此謹向其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尚屬草創,加之筆者涉獵和水平有限,錯誤與不妥之處自所難免,敬請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匡謬指正。
作者
1999年12月於蘇州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