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推

臥推

臥推是仰臥推舉的簡稱,也叫臥舉或臥推舉。動作為仰臥凳上,兩腿屈膝,兩腳著地,雙手正握槓鈴,握距稍寬於肩,手臂伸直,頭正頸直。吸氣後慢慢放下槓鈴至胸部了。當槓鈴輕輕接觸胸部後,再將槓鈴推起,同時呼氣。主練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前束、肱三頭肌和肘肌,兼練前鋸肌、肱二頭肌、喙肱肌及前臂肌群等部位。是健美訓練最基本的動作之一,也是力量舉比賽的一個規定動作。由於臥推參與的骨肉多,尤其對發展上肢伸肌和胸大肌有顯著作用,是其它動作無法比擬的,因而被譽為“動作之王”。

基本信息

動作過程

仰臥凳上,兩腿屈膝,兩腳著地,雙手正握槓鈴,握距稍寬於肩,手臂伸直,頭正頸直。
臥推臥推
吸氣後慢慢放下槓鈴至胸部了。當槓鈴輕輕接觸胸部後,再將槓鈴推起,同時呼氣。

動作要求

1、臥推凳的規格一般以120×30×45(厘米)為宜。120厘米長,便於頭、背、臀均能在凳上;30厘米左右寬,既能使背部放平穩,又能使手臂在下放時不受阻擋,可以放低;45厘米左右高,既能使雙腳平放地面,維護身體的穩定,又利於保護幫助。

臥推臥推

2、頭、背及臀緊貼凳面,保持挺胸姿勢,腰部拱起,與凳間距離為可順利平插一個手掌。

3、握距寬於肩,但不可過寬,在力量舉比賽時規則時要求握距不能大於81厘米。

4、不要讓槓鈴壓迫胸部了。將槓鈴放在胸上調整握距 或藉助胸部反彈推起槓鈴都是錯誤的。

5、軀幹不可扭動,左右均衡用力,兩臂同時伸展,橫槓始終垂直於軀幹,平行於地面。

6、兩腳不能蹬地借力,臀部和背部不能離開凳面。

動作節奏

下放2秒,停頓1秒,上推1-2秒。

輔助動作:

1、身體姿勢:有斜上推、斜下推和平推。斜上推約30度左右,斜下推一般20度左右,分別側重於刺激胸大肌的上部和下部,但無論怎樣斜推,胸大肌的中部都承受較大壓力。

2、握距。可在準備姿勢的手臂伸直支撐時調整握距和平衡窄握,可窄於肩10厘米,能著重鍛鍊胸大肌的起點,即胸部內側,以及肱三頭肌;寬握,能著重鍛鍊胸部外側,

3、手臂與軀幹的夾角。肘關節夾緊貼近軀幹,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受力相對較大;肘關節張開,胸部受力增大。
新手初練臥推對槓鈴的控制能力較有效期,容易出現槓鈴歪斜,身體左右晃動,這是由於胸大肌、三角肌、肱三頭肌的肌肉感覺較差,再加上練習的仰臥姿勢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可先用12-15RM重量體會動作。要沉住氣,不要慌,注意力集中,深化呼吸並降低動作的速度和節奏。吸氣時下放,想像胸大肌被拉長,挺胸至極限,同時要保持肌肉緊張持續用力,讓橫槓僅能輕觸胸部。槓鈴應落在第二三肋骨與靜骨連線處,即乳頭稍上的部位。因為此點正在胸大肌的拉力線上,以便胸大肌發力收縮時能發揮最大的效能。要注意下放的精確度,要感覺體會,而不要低頭看,可請同伴提醒。胸部肌群的力量比手臂力量大得多,上推時應從胸部主動收縮發力開始,帶動手臂將槓鈴舉起,同時呼氣。此外,頭部稍後仰可推起稍重的槓鈴,因為狀態反射能引起上下肢伸肌緊張性加強。隨著槓 鈴的推起,直至兩臂伸直,胸部會像山峰一樣聳立起來。腳應平放地上,以助維持身體平衡。
練臥推一定要有同伴保護與幫助。保護者站在練習者頭後,雙手抓握橫槓施加助力或阻力,以保證槓鈴勻速起落,避免出現停頓。還要及時指出練習者握槓是否平衡,推起時槓鈴的軌跡是否乎要求等等。

注意事項

臥推是一個複合動作,既涉及到多個關節的動作,參與運動的有肩關節和肘關節。胸肌只控制其中肩關節的運動,將上臂從兩側拉向胸前。而肘關節的運動是由肱三頭肌來完成,使胳膊從彎曲變成伸直狀態。所以在做臥推時不應將注意力放在胳膊由屈伸直推起的重量,而應集中體會胸肌將上臂從兩側向中間拉攏的過程,感受胸肌收縮的過程。因為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想練出形態飽滿線條分明的肌肉,而不是練舉重,所以就應該集中體會肌肉的收縮和伸展,而不是舉起的重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