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膽道外科常用的手術,分為順行性(由膽囊管開始)切除和逆行性(由膽囊底部開始)切除兩種。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針對性差、創傷大、傷口癒合慢、易出現併發症,導致患者痛苦大、術後恢復不良的問題。自從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發展以來,此術式迅速為外科醫師及病患所接受。

基本信息

技術簡介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是膽道外科常用的手術,分為順行性(由膽囊管開始)切除和逆行性
。
(由膽囊底部開始)切除兩種。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針對性差、創傷大、傷口癒合慢、易出現併發症,導致患者痛苦大、術後恢復不良的問題。自從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發展以來,此術式迅速為外科醫師及病患所接受。

發展歷程

1901-GeorgeKelling:用空氣造氣腹,通過“Koelioskopie"(體腔鏡)觀察狗腹腔。1911-H.C.Jacobaeus:觀察腹水患者的腹腔。
1918-O.Goetze:設計自動氣腹針。
。

1929-HeinzKalk:設計135度視角的窺鏡,運用雙套管針穿刺技術。
1934-JohnRuddock:設計帶有活檢鉗及單極電凝的腹腔鏡系統。
1938-Veress:設計彈簧氣腹針。
1952-Fourestier:製造出“冷光源”玻璃纖維照明裝置。
1952-Hopkins:設計柱狀石英腹腔鏡。
1960-KurstSemm:設計自動氣腹機。
1987-PhilippeMouret:完成世界上第一例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1991-荀祖武等:在我國第一次報導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1994-機器人手臂用於腹腔鏡手術。
1996-腹腔鏡手術第一次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直播。

治療原理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是以一種特製導管插進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約2-5公升,達到一定壓力後再在腹部開4個0.5-1.5cm的小洞,解剖膽囊三角區結構,離斷並夾閉膽囊管、膽囊動脈,然後切除包括結石在內的整個膽囊。如果膽囊體積過大,可將膽囊移至腹壁穿刺口,切開膽囊,吸引器吸出膽汁,或夾出結石,膽囊塌陷後即能將其取出體外。然後於腹腔鏡操作下,很仔細小心地取下膽囊。手術需時約30分至1.5小時,簡單而安全。

技術優勢

1、創口小:腹部微小切口,0.5cm至1cm,有“鑰匙孔”之稱
2、疼痛輕:患者疼痛感小,基本不留疤痕,手術採取靜脈麻醉,患者在睡眠的狀態下完成手術。
3、恢復快:大大減少了對臟器的損傷和對臟器功能的干擾,使術後恢復時間縮短。
4、住院時間短:一般情況下手術後6-8小時可下床,12-24小時肛門排氣即可進食,3-5天出院,一周后基本恢復,費用相對降低。
5、出血少:術中幾乎不出血。微創手術視野比較清楚,血管處理會更精細,加上採用超聲刀等先進止血器械,有助於減少出血量。

適應禁忌

適用症
1.有症狀的膽囊疾病: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慢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早期等。
2.無症狀但有合併症的膽囊疾病:伴有糖尿病、心肺功能障礙疾病穩定期、
3.容易引起膽囊癌變的膽囊疾病:年齡大於60歲的膽囊結石、巨大結石(直徑>2cm)、陶瓷膽囊、單發直徑>1cm的膽囊息肉、增長迅速的膽囊息肉、基底較寬的息肉、膽囊頸部息肉等。
禁忌症
絕對禁忌症
1.伴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而無法耐受麻醉、氣腹和手術者。
2.伴凝血功能障礙者。
3.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急性膽囊炎,如:膽囊壞疽、穿孔。
4.伴急性重症膽管炎或急性膽石性胰腺炎者。
5.膽囊癌或膽囊隆起樣病變疑為膽囊癌者。
6.慢性萎縮性膽囊炎,膽囊體積<4.5cm×1.5cm,壁厚>0.5cm(B超測量)。
7.嚴重肝硬化伴門靜脈高壓者。
8.中、後期妊娠者。
9.伴有腹腔感染、腹膜炎者。
10.伴膈疝者。
相對禁忌證
1.結石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期。
2.慢性萎縮性結石性膽囊炎。
3.膽總管結石並梗阻性黃疸。
4.Mirizzi綜合徵、膽囊頸部結石嵌頓。
5.既往有上腹部手術史。
6.病態肥胖。
7.腹外疝。

手術處理

膽總管損傷
遵照以下幾點原則,損傷是可以避免的。解剖膽囊三角的關鍵是明確膽囊和膽管的連線。在膽囊管和膽囊床之間分離出清晰的手術視野,明確膽管結構後再使用鈦夾。解剖困難時立即轉為開腹手術。
損傷膽總管時,即時處理是最容易的。避免膽管端端吻合術。如果不能實施肝空腸造口術,行膽汁引流。如果術中未發現膽管損傷,術後緊接著出現敗血症症狀,則應該立即引流膽汁並控制敗血症,制定隨後的治療方案,而不是馬上行膽道重建術。
肝動脈損傷
膽囊血管的變異是很常見的。肝右動脈也是如此。膽囊血管要一直分離到膽囊前壁,然後再使用鈦夾。如果肝動脈傷,必須馬上轉到開腹手術。
穿刺損傷內臟
第一次穿刺製造氣腹時為盲穿,要嚴格按照程式操作。穿好以後植入腹腔鏡,就可以檢查其他穿刺區域,在直視下做其他穿刺,避免損傷。
臟器電灼傷
必須在直視下完成電凝,防止電灼傷。一旦灼傷胃腸壁,可能引起術後胃腸穿孔,必要時應在灼傷處行漿肌層縫合。
膽囊破裂和膽石散落
找到所有的結石,連同膽囊一起放入取物袋取出,同時沖洗上腹腔,必要時置腹腔引流。
術後膽漏
術後膽漏需要在B超或CT引導下或者是腹腔鏡下行膽汁引流。膽汁充分引流後,小的漏能自動癒合。如果引流出來的膽汁量很多,表明這有可能是較嚴重的損傷。ERCP術有助於明確損傷的部位,早期可行T管引流,後期可以在內鏡下放支架,降低Oddi括約肌的阻力,建立旁道(bypass),加速漏的癒合。
術後阻塞性黃疸
多由於膽管被鈦夾夾閉或引起狹窄所致。早期應解除狹窄和梗阻、行T管引流,後期可行膽腸內引流術。
鄰近器官損傷
術中分離膽囊時應將膽囊提起,遠離胃、十二指腸、結腸等臟器電凝,一般可以避免損傷。一旦損傷,應及時修補,必要時開腹修補。術後發現者根據情況引流或手術修補。

術後注意

手術後因麻醉藥作用可能會有短暫的噁心或嘔吐,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進行藥物治療。手術後8小時,若無嘔吐現象可先喝30-50毫升水。
手術後12小時就可以下床活動,若醫護人員未告知有特殊限制,隔日即可進食流汁食物,如米湯、稀粥等,但忌全脂牛奶。
手術傷口疼痛情形多半不嚴重,如無法解除疼痛,可告訴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用止痛藥。傷口通常4~5日即可拆線,如有異常出血滲液,請告知醫務人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