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疼

腹疼

腹疼,即平時所指的“肚子痛”,可有陣發性、持續性、鑽頂樣、刀割樣、轉移性疼痛與絞痛等形式。

基本信息

簡介

腹疼口語
(腹痛abdominalpain,abdominalgia術語)
開放分類:醫療、疾病、醫學、婦科腹痛

概述

腹痛(abdominal pain)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腹腔內外臟器的病變,而表現為腹部的疼痛。腹痛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類。病因極為複雜,包括炎症、腫瘤、出血、梗阻、穿孔、創傷及功能障礙等。
證名。出《素問·舉痛論》。包括脘腹、脅腹、臍腹、少腹等部位。《症因脈治》卷四:“痛在胃之下,臍之四旁,毛際之上,名曰腹痛。”《醫宗必讀》卷八:“腹痛分為三部,臍以上痛者,為太陰脾;當臍而痛者,為少陰腎;少腹痛者,為厥陰肝及沖脈、大小腸。”《醫學舉要》卷三:“腹痛一證,分無形、有形。……大抵在髒者,以肝脾腎為主;在腑者,以腸胃為主。”《萬病回春》卷五:“腹痛有寒、熱、食、血、濕、痰、蟲、虛、實九般也。”另有蓄血、症瘕等亦可引致腹痛。《景岳全書·雜證謨》:“痛有虛實,……但當察其可按者為虛,拒按者為實;久痛者多虛,暴痛者多實;得食稍可者為虛,脹滿畏食者為實;痛徐而緩、莫得其處者多虛,痛劇而堅,一定不移者為實;痛在腸臟中,有物有滯者多實,痛在腔脅經絡為實,不乾中髒而牽連腰背,無脹無滯多虛。”《隘村醫訣》卷上:“腹痛之證,有寒、有熱、有死血、有食積、有濕痰、有虛、有實。若綿綿痛而無增減者,寒也;時痛時止者,熱也;每痛有處,不行移者,死血也;痛甚欲大便,利後痛減者,食積也;痛而小便不利者,濕痰也。其諸痛虛實,更宜詳辨。痛而脹悶者多實,不脹不閉者多虛;拒按者多實,可按者為虛;喜寒者多實,喜熱者多虛;飽則甚者多實,飢則甚者多虛;脈實氣粗者多實,脈虛氣少者多虛。新病多壯多實,久病年衰者多虛;補而不效者多實,攻而愈劇者多虛。”關於治療,龔廷賢謂:“治之皆當辨其寒熱虛實,隨其所得之症施治。若外邪者散之,內積者逐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泄則調之,閉則通之,血則消之,氣則順之,蟲則追之,積則消之。加以健理脾胃,調養氣血,斯治之要也。”(《壽世保元·腹痛》)提示了大法。參見有關各條目。

診斷

1.病史
(1)性別與年齡:兒童腹痛常見的病因是蛔蟲症、腸系膜淋巴結炎與腸套疊等。青壯年則多見潰瘍病、腸胃炎、胰腺炎。中老年則多膽囊炎、膽結石,此外還需注意胃腸道、肝癌與心肌梗塞的可能性。腎絞痛較多見於男性,而卵巢囊腫扭轉、黃體囊腫破裂則是婦女急腹症的常見病因,如系育齡期婦女則宮外孕應予考慮。
(2)起病情況:起病隱襲的多見於潰瘍病、慢性膽囊炎、腸系膜淋巴結炎等。起病急驟的則多見於胃腸道穿孔、膽道結石、輸尿管結石。腸系膜動脈栓塞、卵巢囊腫扭轉、肝癌結節破裂、異位妊娠破裂等。發病前曾飽餐或過量脂肪的應考慮膽囊炎和胰腺炎的可能。
(3)既往病史:膽絞痛與腎絞痛者以往曾有類似發作史。有腹腔手術史者有腸粘連的可能。有心房纖顫史的則要考慮腸系膜血管栓塞等等。
2.臨床表現
(1)腹痛本身的特點:腹痛的部位常提示病變的所在,是鑑別診斷的重要因素。不過許多內臟性疼痛常定位含糊。所以壓痛的部位要較病人主覺疼痛的部位更為重要。疼痛的放射部位時診斷亦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如膽道疾病常有右側肩部的射痛、胰腺炎的疼痛常向左腰部放射。腎絞痛則多向會陰部放射等。
腹痛的程度在一定的意義上反映了病情的輕重。一般而言、腸道穿孔、肝脾破裂、急性胰腺炎、膽絞痛、腎絞痛等疼痛多膠劇烈,而潰瘍病、腸系膜淋巴結炎等疼痛相對輕緩。不過疼痛的感覺因人而異,特別在老人,有時感覺遲鈍,如急性闌尾炎、甚至直到穿孔時才感腹痛。疼痛的性質大致與程度有關,劇烈的痛多被患者描述為刀割樣痛、絞痛,而較緩和的痛則可能被描述為酸痛、脹痛。膽道蛔蟲症患者的疼痛常被描述為鑽頂樣,則較有特徵。
腹痛節律對診斷的提示作用較強,實質性臟器的病變多表現為持續性痛、中空臟器的病變則多表現為陣發性。而持續性疼痛伴陣發性加劇則多見於炎症與梗阻同時存在情況,如膽囊炎伴膽道梗阻、腸梗阻後期伴腹膜炎等情況時。
(2)伴隨的症狀:腹痛的伴隨症狀在鑑別診斷中甚為重要。伴發熱的提示為炎症性變。伴吐瀉的常為食物中毒或胃腸炎、僅伴腹瀉的為腸道感染、伴嘔吐可能為胃腸梗阻、胰腺炎。伴黃疸的提示膽道疾病。伴便血的可能是腸套疊、腸系膜血栓形成。伴血尿的可能是輸尿管結石。伴腹脹的可能為腸梗阻,伴休克的多為內臟破裂出血、胃腸道穿孔並發腹膜炎等等。而如上腹痛伴發熱、咳嗽等則需考慮有肺炎的可能,上腹痛伴心律紊亂、血壓下降的則心肌梗塞亦需考慮等等。
(3)體壓:腹部的體徵是檢查的重點。首先應查明是全腹壓痛還是局部壓。全腹壓痛表示病灶彌散、如麥氏點壓痛為闌尾炎的體徵。檢查壓痛時尚需注意有無肌緊張與反跳痛。肌緊張往往提示為炎症,而反跳痛則表示病變(通常是炎症——包括化學性炎症)涉及腹膜。不定期需注意檢查有無腹塊,如觸及有壓痛和邊界模糊的腹塊,多提示為炎症。無明顯壓痛,邊界亦較清晰的腫塊,提示有腫瘤的可能性。腫瘤性的腫塊質地皆較硬。腸套疊、腸扭轉閉袢腸梗阻亦可捫及病變的腸曲,在小兒小腸中的蛔蟲團、在老人結腸中的糞便亦可能被當作“腹塊”捫及。
在腹壁上看到胃型、腸型,是幽門梗阻、腸梗阻的典型體徵。聽到亢進的腸鳴音提示腸梗阻,而腸鳴音消失則提示腸麻痹。
下腹部和盆腔的病變,常需作直腸指診、右側陷窩觸痛或捫及包塊,提示闌尾炎或盆腔炎。直腸子宮陷窩飽滿、子宮頸有舉痛可能提示宮外孕破裂等等。
由於腹外臟器的病變亦可引起腹痛,故心和肺的檢查必不可少。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反映患者的生命狀況,當然不可不查。腹股溝部位是疝好發之所,檢查中不可忽略。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可提示腹腔內腫瘤性疾病,體檢時應加重視。

治療措施

腹痛者應查明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有些如絞窄性腸梗阻、胃腸道穿孔、壞死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等尚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腹痛的一般治療包括:
1.禁食、輸液、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的紊亂。
2.積極搶救休克。
3.有胃腸梗阻者應予胃腸減壓。
4.套用廣譜抗生素以預防和控制感染。
5.可酌用解痙止痛劑,除非診斷已經明確應禁用麻醉止痛劑。
6.其他對症治療。

病因學

(一)腹腔臟器的病變按發病率的高低排列如下:
1.炎症急性胃炎、急性腸炎、膽囊炎、胰腺炎、腹膜炎等。
2.穿孔胃穿孔、腸穿孔、膽囊穿孔等。
3.阻塞和扭轉腸梗阻、膽道結石梗阻、膽道蛔蟲症、輸尿管結石梗阻、急性胃扭轉、大網膜扭轉及卵巢囊腫扭轉等。
4.破裂異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腫破裂、脾破裂、肝癌結節破裂等。
5.血管病變腸系膜動脈血栓形成、腹主動脈瘤、脾梗塞、腎梗塞等。
6.其他腸痙攣、急性胃擴張、經前緊緊症等。
(二)腹外臟器與全身性疾病較常見的有:
1.胸部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大葉性肺炎、胸膜炎、帶狀皰疹等。
2.變態反應性疾病腹型紫癜症、腹型風濕熱等。
3.中毒及代謝性疾病鉛中毒、血紫質病等。
4.神經精神系統疾病腹型癲癇、神經官能症等。

發病機理

腹痛包括內臟性腹痛、軀體性腹痛及感應懷腹痛三者。
內臟性腹痛是因腹腔中空性器官的平滑肌過度緊張收縮或因腔內壓力增高而被伸展、擴張所引起。亦可因實質性器官的包膜受到內在的膨脹力或外在的牽引而引起。痛覺自內臟感覺神經末梢有關脊神經傳入中樞。
樞體必腹痛因分布於腹部皮膚、腹壁肌層和腹膜壁層以及腸系膜根部份脊神經末梢,因受腹腔內外病變或創傷等刺激而引起。經胸6——腰1各種脊神經傳入中樞。
感應性腹痛是在腹腔臟器病變時在相應神經節段的體表或深部感到的疼痛。亦有表現在遠隔部位的則為放射性痛。
(1)血、尿、糞的常規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提示炎症病變、幾乎是每個腹痛病人皆需檢查的項目。尿中出現大量紅細胞提示泌尿系統結石、腫瘤或外傷。有蛋白尿和白細胞則提示泌尿系統感染。膿血便提示腸道感染,血便提示絞窄性腸梗阻、腸系膜血栓栓塞、出血性腸炎等等。
(2)血液生化檢查:血清澱粉酶增高提示為胰腺炎,是腹痛鑑別診斷中最常用的血生化檢查。血糖與血酮的測定可用於排隊糖尿病酮症引起的腹痛。血清膽紅素增高提示膽疲乏疾病。肝、腎功能及電解質的檢查對判斷病情亦有幫助。
(3)腹腔穿刺液的常規及生化檢查:腹痛診斷未明而發現腹腔積液時,必須作腹腔穿刺檢查。穿刺所得液體應送常規及生化檢查,必要時還需作細菌培養。不過通常取得穿刺液後肉眼觀察已有助於腹腔內出血、感染的診斷。
(4)X線檢查:腹部X線平片檢查在腹痛的診斷中套用最廣。膈下發現游離氣體的、胃腸道穿孔幾可確定。腸腔積氣擴張、腸中多數液平則可診斷腸梗阻。輸悄管部位的鈣化影可提示輸尿管結石。腰大肌影模糊或消失的提示後腹膜炎症或出。X線鋇餐造影、或鋇灌腸檢查可以發現胃十二指腸潰瘍、腫瘤等。唯在疑有腸梗阻時應禁忌鋇餐造影。膽囊、膽管造影,內鏡下的逆行胰膽管造影及經皮穿刺膽管造影對膽系及胰腺疾病的鑑別診斷甚有幫助。
(5)實時超聲與CT檢查:對肝、膽、胰疾病的鑑別診斷有重要作用,必要時依超聲檢查定位作肝穿刺等肝膿腫、肝癌等可因而確診。
(6)內鏡檢查:可用於胃腸道疾病的鑑別診斷,在慢性腹痛的患者中常有此需要。

鑑別診斷

引起腹痛的疾病甚多,茲舉最常見和較有代表性者分述如下:
1.急性胃腸炎腹痛以上腹部與臍周部為主,常呈持續性急痛伴陣發性加劇。常伴噁心、嘔吐、腹瀉,亦可有發。體格檢查時可發現上腹部或及臍周部有壓痛,多無肌緊張,更無反跳痛,腸鳴音稍亢進。結合發病前可有不潔飲食吏不難診斷。
2.胃、十二指腸潰湯好發於中青年,腹痛以中上腹部為主,大多為持續性陷痛,多在空腹時發作,進食或服制酸劑可以緩解為其特點。體格檢查可有中上腹壓痛,但無肌緊張亦無反跳痛。頻繁發作時可伴糞便怨血試驗性。胃腸鋇餐檢查或內鏡檢查可以確立診斷。
若原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史或有類似症狀,突然發生中上腹部烈痛、如割樣,並迅速擴展至全腹,檢查時全腹壓痛,腹肌緊張,呈“板樣強直”,有反跳痛、腸鳴消失,出現氣腹和移植性濁音,肝濁音區縮小或消失則提示為、十二指腸穿孔。腹部X線平片證實膈下有游離氣體、腹腔穿刺得炎性滲液診斷可以確定。
3.急性闌尾炎大多數患者起病時先感中腹持續性隱痛,數小時後轉移至右下腹,呈持續性隱痛,伴陣發性加劇。亦有少數患者起病時即感右下腹痛。中上腹隱痛經數小時後轉右下腹痛為急性闌尾炎疼痛的特點。可伴發熱與惡性。檢查可在麥氏點有壓,並可有肌緊張,是為闌尾炎的典型體徵。結合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可以明確。若急性闌尾炎未獲及時診斷、處理,1——2日後右下腹部呈持續性痛,麥氏點周圍壓痛、肌緊張及反跳痛明顯,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顯著增高,則可能已成壞疽性闌尾炎。若在右下腹捫及邊緣模糊的腫塊,則已形成闌尾包塊。
4.膽囊炎、膽結石此病好發於中老年婦女。慢性膽囊炎者常感右上腹部隱痛、進食脂肪餐後加劇,並向右肩部放射。急性囊炎常在脂肪餐後發作,呈右上腹持續性劇痛、向右肩部放射,多伴有發熱、惡性嘔吐。患膽石症者多同伴有慢性膽囊炎。膽石進入膽囊管或在膽管中移動時可引起右上腹陣發性絞痛,亦向右肩背部放射。亦常伴惡性。體格檢查時在右上腹有明顯壓痛和肌緊張,Murphy征陽性是囊炎的特徵。若有黃疸出現說明膽道已有梗阻,如能捫及膽囊說明梗阻已較完全。急性膽囊炎發作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超聲檢查與X線檢查可以確診
5.急性胰腺炎多在飽餐後突然發作,中上腹持續性劇,常伴惡性嘔吐及發熱。上腹部深壓痛、肌腎張及反跳痛不甚明顯。血清澱粉酶明顯增高可以確診本病。不過血清澱粉酶的增高常在發病後6——8小時,故發病初期如若血清澱粉酶不高不能排隊此病的可能。如若腹痛擴展至全腹,並迅速出現休克症狀,檢查發現滿腹壓痛,並有肌緊張及反跳痛,甚至發現腹水及臍周、腹側皮膚斑,則提示為出血壞死性胰腺炎。此時血甭澱粉酶或明顯增高或反不增高。X線平片可見胃與小腸充分擴張而結腸多不含氣而塌陷。CT檢查可見胰腺腫大、周圍脂肪層消失。
6.腸梗阻腸梗阻可見於各種年齡的中患者,兒童以蛔蟲症、腸套疊等引起的為多。成人以疝或腸粘連引起的多,老人則可由結腸癌等引起。腸梗阻的疼痛多在臍周,呈陣發性絞痛,伴嘔吐與停止排便排氣。體徵檢查時可見腸型、腹部壓痛明顯,腸鳴音亢進,甚至可聞“氣過水”聲。如若腹痛呈持續性疼痛伴陣發性加劇,腹部壓痛明顯伴肌緊張及反跳痛,或更發現腹水,並迅速呈現休克者則提示為絞窄性腸梗阻。X線平片檢查,若發現腸腔充氣,並有多數液平時腸梗阻的診斷即可確立。
7.腹腔臟器破裂常見的有因外力導致的脾破裂,肝癌結節因外力作用或自發破裂,宮外孕的自發破裂等。發病突然,持續性劇痛涉及全腹,常伴休克。檢查時多發現為滿腹壓痛,可有肌緊張,多有反跳痛。常可發現腹腔積血的體徵。腹腔穿刺得積血即可證實為腹腔臟器破裂。宮外孕破裂出血如在腹腔未能穿刺到可穿刺後穹隆部位,常有陽性結果。實時超聲檢查、甲台蛋白化驗、CT檢查、婦科檢查等可有助於常見臟器破裂的鑑別診斷。
8.輸尿管結石腹痛常突然發生,多在左或右側腹部呈陣發性絞痛,並向會陰部放射。腹部壓痛不明顯。疼痛發作扣可見血尿為本病的特徵,作腹部X線攝片、靜脈腎盂造影等可以明確診斷。
9.急性心肌梗塞見於中老年人,梗塞的部位如在膈面,尤其面積較大者多有上腹部痛。其痛多在勞累、緊張或飽餐後突然發作,呈持續性絞痛,並向左肩或雙臂內側部位放射。常伴噁心,可有休克。體徵檢查時上腹部或有輕度壓痛、無肌緊張和反跳痛,但心臟聽診多有心律紊亂。作心電圖檢查可以確診本病。
10.鉛中毒見於長期接觸鉛粉塵或煙塵的人,偶爾亦見由誤服大量鉛化合物起者。鉛中有急性與慢性之分。但無論急性、慢性,陣發性腹絞痛則為其特徵。其發作突然,多在臍周部。常伴腹脹、便秘及食欲不振等。檢查時腹部體徵有不明顯,無固定壓痛點,腸鳴音多減弱。此外,齒齦邊緣可見鉛線,為鉛中毒特徵性體徵。周圍血中可見嗜鹼性點彩紅細胞,血鉛和尿鉛的增高可以確立診斷。

中醫辨證論治

1、寒凝腹痛
治法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方藥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加減
2、熱結腹痛
治法清熱化濕,通腑導致
方藥大承氣湯加減
3、虛寒腹痛
治法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方藥黃芪建中湯加味
4、食積腹痛
治法消食導滯
方藥枳實導滯丸加減
5、氣滯腹痛
治法舒肝解郁,行氣止痛
方藥柴胡疏散加減
6、血瘀腹痛
治法活血化瘀止痛
方藥少腹逐瘀湯加減

腹痛的其他療法

1.外治法(1)艾葉適量,用醋炒熱,布包敷於神闕穴及痛處。適用於寒痛、虛實痛。
(2)野菊花莖葉適量,冷飯適量,共搗爛成餅狀,外敷於肚臍神闕穴。適用於熱性腹痛。
2.針灸療法
(1)針刺:腹痛取內關、支溝、中脘、關元、天樞、公孫、三陰交、陰谷;腹中切痛取公孫;積痛取氣海、中脘、隱白。
(2)灸法:臍中痛,大便溏,灸神闕。
3.飲食療法
(1)生薑粥:生薑15克(打碎),放碗內,加入沸熱粥,加蓋煽片刻,加鹽調味服食。適用於寒邪內阻型腹痛。
(2)大黃蜜糖水:大黃15克,加沸水200毫升泡15分鐘,加蜂蜜適量,代茶飲用。適用於濕熱壅滯腹痛。
(3)黃芪良姜糯米粥:黃芪20克,高良姜6克(研末),糯米100克,紅糖適量。將黃芪與糯米煮成熟,再加入高良薑末及紅糖煮片刻,趁熱服食。適用於中虛腹痛。
(4)乾薑粥:乾薑3克,高良姜3克,粳米60克。先煎乾薑、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為粥。早晚各1料。適用於脾胃虛寒型腹痛。
4.預防調護
夏季勿過食生冷,或貪涼露宿,或過於冒暑勞作,以防暑熱,寒濕入侵。後勿急跑或作其他劇烈活動,勿暴飲暴食。腹痛患者當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暢,可少食多餐,忌食一切油膩堅硬之物。

臨床表現

1.疼的部位腹痛的部位常為病變的所在。胃痛位於中上部。肝膽疾患疼痛位於右上腹。急性闌尾炎疼痛常位於McBurney點。小腸絞痛位於臍周。結腸絞痛常位於下腹部。膀胱痛位於恥骨上部。急性下腹部痛也見於急性盆腔炎症。
2.痛的性質與程度消化性潰瘍穿孔常突然發生,呈劇烈的割樣、燒灼樣持續性中上腹痛。膽絞痛、腎絞痛、腸絞痛也相當劇烈,病人常呻吟一已,輾轉不安。劍突下鑽頂樣痛是膽道蛔蟲梗阻的特徵。持續性廣泛性劇烈腹痛見於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脊髓癆胃腸危象表現為電擊樣劇烈絞痛。
3.誘發加劇或緩解疼痛的因素急性腹膜炎腹痛在靜臥時減輕,腹壁加壓或改變體位時加重。鉛絞痛時病人常喜按。膽絞痛可因脂肪餐而誘發。暴食是急性胃擴張的誘因。暴力作用常是肝、脾破裂的原因。急性出性壞死性腸炎多與飲食不潔有關。
急性腹痛伴隨下列症狀,有提示診斷的意義:
1.伴黃疸。可見於急性肝、膽道疾病、胰腺疾病、急性溶血、大葉性肺炎等。2.伴寒戰、高。可見於急性化膿性膽道炎症、腹腔臟器膿腫、大葉性肺炎、化膿性心包炎等。3.伴尿。常是泌尿系統病。4.伴休克。常見於急性腹腔內出血、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道炎症、絞窄性腸梗阻、消化性潰瘍急性穿孔、急性胰腺炎、腹腔臟器急性扭轉、急性心肌梗塞、休克型肺炎等。

家庭應急處理

1.臥床休息,取俯臥位可使腹痛緩解,也可雙手適當壓迫腹部可使腹痛緩解。2.適當給予解痙藥物如阿托品、654-2或維生素K3可暫時緩解腹痛。3.若是暴飲暴食所致腹痛、腹瀉者,可試用桐油按摩腹部,往往可起到一定止痛效果。4.腹痛劇烈且伴有嘔吐、高熱、血便和腸型時,應速送醫院治療,不宜外留家中以免耽誤病情。
以上發病情況僅供參考,建議您還是能上醫院做下全身檢查。
有可能是機械性腸梗阻,或急性腸扭轉等
有時可能是胃腸痙攣,吃一些解痙藥(如顛茄)即可緩解。
但負責任的醫生必須見到病人才能說話,在沒見病人之前,所說的都是無效的,也不符合職業道德規範。前面所說都可以說是臆想,不能作為治病的依據!
從您肚子痛,還能上網求救來看,肚子痛得不很厲害。希望您密切關注,不行就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了病情。

引起慢性腹痛的婦科病有哪些

自:民間中醫婦科網
婦科疾病中發生慢性腹痛的最常見的原因是慢性盆腔炎。有的是由於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徹底而發展成為慢性;也有的一開始就是慢性,常在疲勞、運動或性生活後急性發作;生殖器的惡性腫瘤常表現為起病緩慢而後
逐漸加劇。如果在兩次月經期期間發生周期性一側下腹隱痛應考慮排卵期疼痛;周期性下腹疼痛而無月經來潮可見於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如處女膜閉鎖、陰道橫隔等)或術後宮腔、宮頸粘連;宮頸糜爛嚴重或嚴重子宮脫垂時也可出現下腹隱痛、下墜並向腰能部放射;不明原因的腹痛,往往病人自覺腹痛明顯,而醫生檢查未發現異常,只有在腹腔鏡下才能證實是一種盆腔靜脈淤血症

腹疼尿頻和什麼有關

腹疼尿頻和肝、有很大的關係,屬於表里兩經、各主臟腑、脅脹在兩經病變為多,一般統稱肝膽,如果是有腑證在內的話,一般稱之為膽腑病變。腹疼尿頻也可能和輸尿管有關,輸尿管炎、輸尿管結石也會引起小腹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