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馬北風

2大漠的誕生 1最後的一個騎兵 1.最後一個騎兵

基本信息

作 者:高建群 著
出 版 社:東方出版中心
出版時間:2007-1-1
版 次:2
頁 數:281
字 數:150000
印刷時間:2007-1-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801860835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在本書中,以《最後一個匈奴》而名世的當代重要作家高建群先生,以一支飽蘸才華的犀利之筆,在歷史與現實兩大空間裡舞動長袖,為你再現了匈奴民族的最後走向,樓蘭王朝的生生滅滅,西夏王朝的何去何來,成吉思汗的鐵騎縱橫,中亞西亞的雄風景等等,從而順理成章地得出了“一部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其實是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相互衝突相相互交融從而形成的五千年文明史”。

內容簡介

站在長城線外,向中原大地瞭望,你會發覺,史學家們所津津樂道的二十四史觀點,在這裡轟然倒地。從這個角度看,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的一種形態存在著的。這就是,每當那以農耕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文明,走到十字路口,難以為續時,於是遊牧民族的踏踏馬蹄便越過長城線,呼嘯而來,從而給停滯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這大約是中華古國未像世界有幾個文明古國一樣,消失在歷史路途上的全部奧秘所在。

作者簡介

高建群,1953年1 2月出生,陝西西安兵馬俑那個地方的人。國家一級作家,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高建群七十年代初在中蘇邊界一座邊防站當兵時。以《邊防線上》踏進文壇。l987年,其中篇小說《遙遠的白房子》的發表成為該年度中國文壇的重要事件。1 993年,高建群的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鏇即被認為是新時期長篇小說創作的重要收穫之一。
迄今,高建群共有一千萬字作品問世,計有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六六鎮》、《古道天機》、《愁客跨土》、《白房子》等,中篇小說《周佳像》、《大順店》《刺客行》等,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西地平線》、《胡馬北風》等。
《胡馬北風》在2003年9月出版後於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有關章節曾獲中國散文隨筆最高獎一一郭沫若獎。作者認為,這是其動用了自己的全部積累和全部智慧寫出的一件重要作品。是給新世紀的中國人一根前行的拐杖。
高建群被認為是浪漫派文學的代表人物。中國文壇罕見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義色彩的寫作者。
本書的圖片作者李泛,是著名的大漠人體攝影家,陝西師範大學青年教師。他的《古格王朝遺壇》圖片,獲2003年度中國攝影最高獎;為本書所攝的二十幅大漠人體圖片,荒涼。壯美,充滿歷史感和人性張力,凸現了書的主題和風格傾向。

目錄

引言
支撐本書的三個支點
1 第三種歷史觀
2 大漠的誕生
3 太陽也許將從西部升起
4 酒神精神萬歲
你看那高貴的馬
1 最後的一個騎兵
2 中國最後一支騎兵作戰部隊泯滅的過程
3 我的四次掉馬經歷
4 劉徹在未央宮
5 汗血馬戰爭(一)
6 汗血馬戰爭(二)
夢幻樓蘭
7 人類躍上馬背那一幕
8 遙遠年代的遷徙者之夢
9 冒頓大單于與樓蘭
10 大月氏王的頭顱
11 張騫眼中的樓蘭
12 英雄美人
13 李陵碑
14 班超火烤匈奴使團
傅介子千里刺殺樓蘭王
15 慰屬者與嘗歸
16 傅介子
17 二十死因
18 脫脫女髮髻里的秘密
19 從嘉峪關到羅布泊的路途
20 關於嘗歸的片段
21 刺殺進行曲(一)
22 刺殺進行曲(二) 
23 結局
冒頓大帝猜想
24 換一個視角說話
25 冒頓大帝
26 走失在歷史迷宮中的最為悲慘的背影 
在那鄂爾多斯台地上
27 秦直道
28 一代梟雄赫連勃和他的大夏國
29 白城子憑弔
30 遙望陝北
31 一點補充
披著神秘面紗的西夏王朝
32 西夏王陵憑弔
33 他們從哪裡來的?
34 一個為戰爭而生的國家
35 他們後來到哪裡去了?
成吉思汗和他的帝國
36 歷史的一個十字路口
37 草原獻給這個世界的偉大兒子
38 渴成吉思汗陵
滄海桑田羅布泊
39 樓蘭國的支蹤
40 樓蘭城和千棺之山被現代人發現的經過
41 我在羅布泊十三天中的所看和看想
感恩大地
42 結束語

部分章節

你看那高貴的馬
1.最後一個騎兵 
在我的人生履歷表上,有“最後一個騎兵”這幾個字。
是的,召集,當躲在城市的一個角落,安靜地走向晚年的時候,沒有人知道我是誰。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是誰!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踽踽而行時,我當騎兵的羅圈腿告訴我我曾經是誰。在那一刻我惆悵地念叨出一本書中的這句話:“我們是昨日的牛仔,過時的品種,偶爾流落在地球上的外星人!”
還有,每當咀嚼食物,或者張口大笑時,我會在咀嚼的途中突然停止了嘴巴的抽動,我會在開口大笑時突然用抽菸的那隻手掩住自己的嘴巴。這時我想起自己失落在草原上的那顆大門牙。這時候我記起我曾經是誰。
還有那兩條老寒腿,以及這從腿關節開始業已即達坐骨神經即達腰脊並在未來的日子將不可避免地即達心臟的風濕病。儘管在離開草原的時候,營部的許獸醫說,一到內地無須治療它就會痊癒的,而後來它果然痊癒了。但現在,隨著老境漸來,它又找到我,並且在雨雪天的前夕,或者初冬和開春的日子,如期而至,決不放過我。這爬冰臥雪歲月中得下的老寒腿告訴我曾經是。
還有腰間那根馬鐙革,還有埋藏在柜子的衣物底下的那根蠅刷子,它們也在時時告訴我。不久前,當電視台採訪我的途中,我突然想起了這些物什。我掀開衣服,從腰問抽下這根馬鐙革來。我說,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最後一支騎兵作戰部隊泯滅時,作為紀念我專門從自己的馬鞍上取下的。我說,這些年了,我的腰問曾經換過幾根皮帶,最後,我明白了,最適合我的還是這根馬鐙革,於是把它重新撿起來又箍在腰上。在說話的時候,我還打開柜子,拿出一把蠅刷子,我說這蠅刷子白色的鬃毛,是從連隊那匹老白馬的尾巴上剪下的,而這蠅刷子的把兒,是一節野蘋果樹的樹桿。這棵野蘋果樹曾經出現在我的一本叫《白房子》的小說中。野蘋果樹後來死了,死的原因是樹根的底下是一個地道,而這死亡了的野蘋果樹,它的一節樹幹做了我的蠅刷子的把兒。
在說這些話時我陷入一種深深的憂鬱之中。在那一刻我強烈地感覺到了我曾經是誰。普希金把這種憂鬱叫“北方憂鬱”。
是的,我是最後一個騎兵,我是騎兵這個輝煌了三千年的兵種,在中國的阿勒泰草原上泯滅時,最後的見證者之一。
那么,在這個名日“你看那高貴的馬”的一章中,讓我先以一己的經驗,來談一談馬,然後再去進入歷史的縱深。馬是這本書的主角,而那激越的馬蹄聲將從書的第一頁響起直到最後一頁。
2 中國最後一支騎兵
作戰部隊泯滅的過程
部隊駐紮在阿勒泰草原上一個叫鹽池的地方。選擇這樣一個地名作為這最後一滴水乾涸的地方,大約是一種天意。鹽池草原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富蘊草原。
部隊的番號是7字打頭的,建制和序列則叫新疆軍區騎兵二團。
它曾是一支著名的部隊,原來的名稱叫西北野戰軍騎一軍。在詩人聞捷《復仇的火焰》中,那個穿過嘉峪關穿過星星峽的豪邁序列中,就有它的身影。它後來縮編為兩個團,騎一團駐紮在伊犁草原上,騎二團駐紮在阿勒泰草原上。
阿勒泰草原屬於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北緣。
這是一塊由草塊、草場、草原、乾草原和戈壁灘、鹽鹼灘、湖泊、河流、雄偉的山峰組成的風景。境內有兩座美麗的湖泊,這就是位於阿爾泰山深處的哈納斯湖和袒露在草原深處的烏倫古湖。雄偉的阿爾泰山,橫貫草原的南北,並且將它綿延的山脈,一直通向遙遠的北方。境內除了烏倫古湖、布爾津河、哈巴河、比利斯河以外,它最著名的河流是額爾齊斯河。這是一條國際河流,它發源於奎屯山,在穿越了整個阿勒泰草原以後,流入哈薩克斯坦,後來又流入俄羅斯,然後與鄂畢河交匯,注入北冰洋。
這是一塊在歷史上,和平年代以遊牧為耕作,戰亂年代以殺戮為耕作的遊牧地。生活在這塊地域的遊牧民族是生性溫和高貴善良的哈薩克族。按照通常的說法,哈薩克族是西域古族烏孫人、塞人的後裔。
如果這個說法成立的話,那么在那遙遠的年代裡,飄往西域遠嫁烏孫王的那一縷香魂,這裡該是她落腳的地方。她叫細君公主,是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出嫁的年代是公元前1l5年十八歲,去世時是公元前ll0年。她活了二十三歲。
烏孫國王派出使節,前往漢王室求婚。漢武帝在皇族中選來選去,最後選定細君公主承擔這和親聯姻的任務。於是這個婀娜多姿、多愁善感的小美人,便踏上了博望侯張騫新踩出的西域通途,她在短暫的五年婚姻生活中,曾先後嫁給兩個男人。一個就是上面提到的烏孫王獵驕靡,一個則是獵驕靡的孫子岑陬。
獵驕靡感到自己已經老了,騎不穩馬,拉不開弓,嚼不動肉了,他把目光對準自己的孫子,然後將昆莫的位子和年輕的王后一起傳給他。然後百己就死了。
我們無法想像,在這個北方之北、西域之西的大草原上,在那走馬燈一樣交替變化的西域古族大移位時期,在這荒涼的、空曠的、寂寞的、兇險的、陌生的天之涯,那位柔弱的漢家王室女子是如何度過她的五年歲月的。歷史在經過兩千多年的向下篩選後,惟一留給我們的一點信息是這位美人當年用一張羊皮,蘸著紅胭脂,寫給漢王室的一封書信。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和故鄉
除了留下這首詩以外,細君公主還為小昆莫岑陬生了一個兒子。如果那兒子能夠健康地長大成人,並且綿延香火的話,不知道那血脈,在兩千餘年後的今天的哪一些草原子民的身上流淌著和澎湃著。
這樣的草原啊!
我們不知道這位弱不禁風的漢家公主從遙遠的長安城來到阿爾泰山腳下時,用了多長時間,在我,是乘坐了四天五夜的火車,又坐了整整四天的汽車,才到達的。而在細君之後,在我之前,清朝的林則徐發配新疆,他乘的是囚車,用了整整一年的時問,而另一位清廷的戍邊大將左宗棠,他是騎馬打仗,則用了八個月的時間。在我從軍的年代裡,我還在額爾齊斯河上的一個著名渡口錫伯渡,見過一位艄公,他說他的父親是山東人,是在不通火車、不通汽車的年代裡,步行走了三年的時間,才走到這裡,入贅到一家哈薩克氈房的。在細君公主的年代裡,人類已經早早地躍上馬背了,因此我們推斷這位公主是騎馬來到這裡的,弱不禁風的她,這個行程,起碼得一年的時間吧!
剽悍的迎親使者扎個馬步,伸出雙手,卡住公主的小蠻腰,輕輕一提,於是公主像一隻鳥兒一樣,輕輕便斂落在馬背上了。她便這樣開始了她的命運。
她就這樣給混沌莫辨的西域史劃定了一個年代。她就這樣給大漠蠻荒塗上一層哀婉的玫瑰色。她就這樣在西域史上深深地刻下了自己的名
字。她就這樣開了胡漢和親的先河。
她比後來遠嫁內蒙包頭九原郡的呼韓邪單于的昭君美人,遠嫁後世的另一個烏孫王的解憂公主都要早。
這是插言
部隊是在1975年鄧小平復出之後的第一次大裁軍中撤銷的。
撤銷的原因很簡單。騎兵這個兵種,已經不適宜於現代化戰爭的需要了。在冷兵器的年代裡,它是戰爭之神,當騎兵成一個列陣,倒拖著馬刀,從草原上急風驟雨般掠過時,它的衝鋒陷陣、攻城掠寨、克敵致勝的巨大力量足以使任何對方膽寒。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部冷兵器年代的戰爭史,甚至就是騎兵的歷史。甚至,在步槍作為主要的單兵武器的年代裡,騎兵還是有它一些用場的,夏伯陽式 的短途奔襲,曾使騎兵這個兵種有過它最後的輝煌。而馬步芳的馬家軍,騎手的兩隻腳分別踏在兩匹馬背上,那雙手平端著機槍、呼嘯而來的場面,也足以令這個兵種完成它最後的自豪。但是,在新的兵種和新的連發火器紛紛出現的今天,這個兵種終於該退出歷史舞台了。新的戰爭不是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而是以平均數計算,每十萬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這樣,當敵人的連發火器噴射著子彈,像颶風像蝗蟲一樣從地面上掠過的時候, 無論是夏伯陽式的短途奔襲,或是馬步芳式的兩馬一槍,就變成了一件滑稽可笑的事情了。
這是騎兵退出戰爭序列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更簡單一些,它是軍費方面的原因。
一匹服現役的軍馬,它一年下撥的軍費,相當於三名服現役的普通士兵的軍費。
我在中篇小說《馬鐙革》中,曾經描寫了最後一支騎兵作戰部隊覆滅時的情景。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