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鑒民

1936年國立四川大學校長任鴻雋聘他任教育學系教授。 1954年後,他因身體不支,辭去了行政職務,專人歷史系教授。 1958年,他任學校五洲史教研室主任。

胡鑒民(1896-1966),宜興太華鎮人,社會學學者。他幼年隨父讀四書五經,稍長入國山國小,畢業後,考進上海哈同中學。1921年,經姐夫朱重明和友人朱重光等介紹和資助,他到了新加坡,在華僑舉辦的《新中華日報》社任編輯,僅1年多時間,積得赴歐川資,即去法國勤工儉學,並繼續給原報社寫稿當記者。後考入法國里昂斯坦斯堡大學,攻讀社會學,心理學等,前後苦讀七八年,獲社會學博士學位。他的畢業論文《中國社會的分析》受到了齊爾老教授很高評價,並以法文發表。後又赴德意志、比利時等地繼續研究社會學,終因經濟困難,得同鄉徐悲鴻等的資助,於1931年春回到祖國。
胡鑒民從海外歸來船抵上海時,留法學友巴金等登船迎接。他隨即著手與幾位留法同學共同創辦“上海勞動大學”,因學校名稱犯有共產黨嫌疑,遭國民黨勒令停辦。由親戚胡煥庸(當時中央大學教務長)介紹,他於1931年下半年受聘於中央大學,任社會學科教授。1936年國立四川大學校長任鴻雋聘他任教育學系教授。1942年,四川大學從峨嵋遷回成都,其時,他除在川大上課外,還在內遷成都的金陵大學、齊魯大學兼課。
1950年元旦,成都解放。他被四川大學軍管會任命為文學院代理院長兼歷史系主任。1954年後,他因身體不支,辭去了行政職務,專人歷史系教授。1958年,他任學校五洲史教研室主任。
1964年後,他經常咯血,肺氣腫,胸腔積水,病情日益嚴重,多次住院,但出院後仍堅持工作。1966年1月26日晚,突患急性肺炎,入院搶救無效,於1月30日逝世,時年6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