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痂圓孢)痘瘡病

胡蘿蔔(痂圓孢)痘瘡病是胡蘿蔔在種植初期易發作的真菌病害。為害的病菌痂圓孢,屬於半知菌亞門。該病害在發作時,初期形成病點,後來發展成面積較大的病斑,葉片變成黃綠色,並最終萎蔫。利用及時除去病株的方式可以有效抑制病害擴散。

信息

中文學名:胡蘿蔔(痂圓孢)痘瘡病
分布區域:中國蔬菜保護地種植區皆有分布
病原類別: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Sphacelomasp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危害對象:廣泛侵染雙子葉植物
危害部位:侵染胡蘿蔔的地上部位

侵染循環

病原侵染胡蘿蔔的地上部位。病菌菌絲孢子形態附在病葉上,形成侵染源,藉助氣流傳播,也可以經種子傳染。降雨和多濕條件下形成孢子,孢子藉助雨滴四處飛散。

發病條件

常發生於20℃、多雨條件下。夏播栽培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小棚枷栽培和春播栽培在5—6月中旬如遇連續雨、病害嚴重。夏播型如果提前播種,發病時機隨之提前,為害更嚴重。

危害症狀

露地栽培於9-10月。小拱棚栽培或春播栽培及種用栽培於4~6月發生。病株生長受阻,植株扁平、矮化、嚴重時,葉片褐變、枯萎.下葉葉柄、小葉及花梗上出現黃褐色淡褐色、微微隆起的直徑為1—2mm的小斑點。病害發展後,葉柄和花梗上的病斑呈褐色條班、硬化,彎曲後易折.嫩葉上的病斑增多,葉片呈黃綠色、萎蔫。

防治方法

1.採種田一旦發病,不可作種用。
2.春季和初秋連續降雨時,注意早期發現,早期藥劑防治,以防蔓延。
3.病田在收穫之後,應集中燒毀莖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