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鴿念球菌病

肉鴿疾病之念球菌病又稱真菌性口炎或鵝口瘡,是一種消化道上部的真菌病,其特徵為口腔、喉頭、食道、嗉囔黏膜形成白色假膜和潰瘍。 症狀上病變常形成白色乾酪樣假膜、有時病變也蔓延到食道、嗉囔和腺胃,使病變處腫脹出血和潰瘍,病鴿少食或不食,有的出現拉稀。 剖檢可見上消化道出現乳白色或黃色斑點,重時為灰色或黃褐色假膜或潰瘍,肌胃角質偶見糜爛,腸道黏膜出血性腸炎。

簡介

肉鴿疾病之念球菌病又稱真菌性口炎或鵝口瘡,是一種消化道上部的真菌病,其特徵為口腔、喉頭、食道、嗉囔黏膜形成白色假膜和潰瘍。有時亦可蔓延侵害腸黏膜,本病為兼性厭氧菌,對龍膽紫、制黴菌素、雷凡諾等敏感,鴿子易感染此病,尤其以15~40日齡的幼鴿發病較多,在濕度高和多陰雨的地區發病率較高,死亡率也高。

病原

是一種稱白色念珠菌的一種酵母性真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人也能感染,病原菌主要通過污染飼料,飲水而傳播,鴿患本病後可通過哺乳傳給雛鴿。

症狀

上病變常形成白色乾酪樣假膜、有時病變也蔓延到食道、嗉囔和腺胃,使病變處腫脹出血和潰瘍,病鴿少食或不食,有的出現拉稀。剖檢可見上消化道出現乳白色或黃色斑點,重時為灰色或黃褐色假膜或潰瘍,肌胃角質偶見糜爛,腸道黏膜出血性腸炎。

診斷

根據病死鴿口腔症狀及解剖病變可初步作出診斷,確診應取病變組織或滲出物塗片鏡檢,可見芽生孢子或菌絲體,本病與鴿毛滴蟲病相為相似,且常合併感染,本病與黏膜型鴿痘也有相似之處,診斷時應注意區別。

防治

預防本病,重要的在於創造良好的清潔衛生,通風合理的飼養管理環境,發病時要加強鴿舍、籠具、工具的消毒,可定期使用2%的甲醛溶液或1%氫氧化鈉溶液進行環境消毒。鴿病治療應先颳去口腔白色假膜,然後塗以磺甘油或紫藥水。嗉囔中可灌入數毫升2%硼酸溶液,飲水中按1:2000比例加入硫酸銅,連用5天,或口服制菌黴素,每羽一次3萬單位,一天2次。同時加餵VA或在群體中加入魚肝油,對保護黏膜有良好的作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