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信用管理師

職業信用管理師

“職業信用管理師”是指基於“中國職業信用公共管理平台”的職業信用管理技術,利用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及其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遵循企業人力資源良性發展,提高職業人素質的基本原則,從事企業職業信用管理系統導入實施以及在職員工職業信用風險管理的專業人員。

職業等級

本職業共設三個等級,分別為:助理職業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職業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職業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職業培訓要求

培訓期限

全日制職業學校教育,根據其培養目標和教學計畫確定。晉級培訓期限:助理職業信用管理師不少於21個標準學時;職業信用管理師不少於18個標準學時;高級職業信用管理師不少於15個標準學時。

培訓證書

職業信用管理師培訓證書 職業信用管理師培訓證書

工作內容

1、進行職業信用產品的有效宣傳和推廣

2、幫助企業進行職業信用產品的導入實施

3、培訓企業正確使用“中國職業信用公共管理平台”

職業概述

基於當前我國社會整體誠信缺失,職場中做假造假行為泛濫,職業信用認證不規範,對失信者缺乏第三方監督的種種混亂情況,一方面我們要加大職業誠信的監管力度,而另一方面我們更應該防假於未然,從基礎做起,將職業信用建設系統化、專業化,大力開發和推廣適合中國國情的“職業信用體系”。

一個完善的“職業信用體系”將會使企業人力資本增值,並使人力資源的管理更趨於法制化,從而使得中國的人力資本核心競爭力得到迅速提高,這一切正與胡錦濤主席有關於“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要求相統一。

“職業信用體系”在全國各大中小型企業中的導入和套用急需大量的專業宣傳、導入實施人員,而這些專業人員便是“職業信用管理師”。“職業信用管理師”作為職業信用產業鏈中的關鍵一環,他必須是熟悉職業信用產業背景以及職業信用體系相關專業知識的高端人才,隨著職業信用產業的發展,可以預計,在未來的一年內“職業信用管理師”必將成為整個職業信用產業從業人員的準入證。

隨著我國社會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及信用管理服務業的發展,職業信用產業的發展也將迅速的駛入快車道。根據相關職業信用產業市場前景的調查分析,目前全國所擁有的各類大中小企業已達4000餘萬家,而10人以上的企業基本都需要配備擁有“職業信用管理師”資格證書的相關專業人員對企業的職業信用系統進行維護,再加之相關配套的行業從業人員,可以預計在整個職業信用產業中“職業信用管理師”的人才缺口將在500萬以上,他們將擁有著廣闊的職業前景。

職業申報要求

適用對象

從事或準備從事職業信用行業的人員。

申報條件

——助理職業信用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具有人力資源管理及企業管理相關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

(2)連續從事職業信用行業工作1年以上。

(3)具有其他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經本職業助理職業信用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職業信用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連續從事職業信用行業工作5年以上。

(2)取得助理職業信用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職業信用行業工作2年以上。

(3)取得助理職業信用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職業信用行業工作1年以上。經本職業信用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4)取得人力資源管理及企業管理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證書後,連續從事職業信用行業工作4年以上。

(5)具有人力資源管理及企業管理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證書,取得助理職業信用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職業信用行業工作3年以上。

——高級職業信用管理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連續從事職業信用行業工作10年以上。

(2)取得本職業職業信用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3)取得本職業職業信用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職業信用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4)取得人力資源管理及企業管理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證書後,連續從事職業信用行業工作7年以上。

職業能力要求

助理職業信用管理師能夠正確理解並闡述職業信用相關概念,完成對企業對個人的宣導工作,並利用相關的專業知識完成職業信用體系在企業中的導入實施工作。

職業信用管理師能夠完成職業信用體系在企業中的導入實施工作,同時能夠利用其專業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職業信用管理中複雜的、非常規性的工作,具有獨立處理和解決職業信用管理專業技術和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高級職業信用管理師能夠順利完成職業信用體系在企業中的導入實施工作,同時能夠利用其專業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職業信用管理領域中各種複雜的、非常規性的工作,同時能夠獨立完成工作中的高技術性的難題。擁有一定的戰略策劃能力,能夠為職業信用體系提出創新性意見,並在職業信用管理中發揮其組織統籌的能力。

職業資質

職業信用管理師作為國家新職業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於2011年6月正式向社會發布。同月,《職業信用管理師國家職業標準》亦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施行。

職業信用管理師職業資格培訓與鑑定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和中國職業信用公共管理平台共同負責組織實施及相關工作,經培訓考試合格者頒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培訓合格證書。並由中國職業信用公共管理平台納入“中國職業信用管理師專業人才庫”,面向社會進行企業職業信用系統宣傳和導入實施服務。

職業鑑定

鑑定組織:職業信用管理師職業資格鑑定由中國職業培訓與技能鑑定中心組織管理。鑑定考試合格者頒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鑑定方式:分為理論知識考試和專業能力考核,理論知識與專業能力考核均採用閉卷筆試或計算機考試等方式。理論知識考試和專業能力考核均採用百分制。成績均達到60分及以上者為合格。職業信用管理師和高級職業信用管理師鑑定還需進行綜合評審。

鑑定時間:職業信用管理師鑑定考試按年度統一安排考試,原則上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理論知識考試時間不少於90min,專業能力考核時間不少於120min。綜合評審時間不少於30min。

其它相關知識

“職業信用”的定義

“職業信用”是指受信人(雇員)從事某一職業或擔任某一職位時,在職業規範要求的基礎上,在履行職業行為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關於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和各個方面素質的綜合記錄和評估,重點體現在個人對工作所負責任的承諾和遵守上。

“職業信用”是個人商業信用、資產信用、信貸信用的基礎,它反映個人學識和經驗提升的過程、工作責任的承諾與遵守、職業形象、收入或財產來源的渠道,甚至身體健康的狀況,是企業識別和配置人力資源的基本依據。

什麼是“職業信用管理”

職業信用管理師 職業信用管理師

“職業信用管理”是專業利用職業信用管理技術和方法對從業人員的職業信用信息進行收集、分析、評估、套用,以降低職業消費過程中的風險和幫助從業人員提高自身職業信用的管理行為。

“職業信用管理”是通過職業信用記錄的客觀評估,相應行使管理權責的行政活動,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構成。其職能作用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評價,其目的在於合理使用,實現最佳化配置;一個是激勵,其目的是調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現實生產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