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紺弩舊體詩研究

聶紺弩舊體詩研究

《聶紺弩舊體詩研究》是2012年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永森。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聶紺弩舊體詩研究聶紺弩舊體詩研究
聶紺弩是中國文壇的傳奇人物,早期從事新文學創作,被譽為魯迅之後最好的雜文家,而後半生卻神奇地成為二十世紀舊體詩創作最有成就的一位大詩人。聶詩思想含金量高,藝術特色鮮明,表面上極盡“打油”詼諧之趣,而根柢則實具狂放不羈的文人性情和關懷民生的現實精神,從而以特定的時代背景為襯托,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聶體”詩風味,而迥然有異於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前的中國舊體詩歌史上任一時代、任一詩人的作品,在二十世紀末以耀眼的姿態凸顯出來,成為新詩發展進入低迷狀態之後詩壇最為亮麗的圖景。聶詩之所以達到如此成就的原因,除了其特殊年代所特有的人生經歷及其所形成的特有的思想情感狀態這一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聶紺弩以遊戲心態為詩,反而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舊體詩形式上的極大束縛,從而為舊體詩創作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同時,聶紺弩特殊的思想情感狀態在同時代人之中並不特別突出,但他將這些廣闊深厚的內容壓縮到舊體詩短小的形式之中,造成了詩歌境界和審美韻味的密度、色度、強度、力度和深度都達到了極限,這就不但在當代具有相當的代表性,相對於古詩來說更別具一格,具有極大的創新性和感染力。聶詩境界的創新性,最主要表現在和古詩的區別上,古詩的美學境界以“意境”為主,而聶詩則突破了“意境”為審美理想的美學模式,將古詩在總體上追求優美的境界轉變為崇高和爛漫,實際上從另一個道路豐富和發展了當代詩歌的創作實踐,具有典型性質。聶詩具有“非詩化”的特色,他強調用雜文的方法創作舊體詩,因此使其詩具有了雜文無所不包、無所不能、不受任何拘束而斑斕多姿的特性,這無論在中國古代詩歌史還是中國新詩史上都是空前的。

該書乃係統研究聶紺弩舊體詩的第一部專著,主要研究內容涉及:對於二十世紀以來舊體詩與新文學的論爭及其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地位與價值的概觀,聶紺弩詩歌研究現狀的綜述和評介,對於聶詩研究評價的研究分析,二十世紀舊體詩創作概論,聶詩的開拓意義、之所以取得極高成就的原因、其詩歌中所體現出來的不同於傳統詩歌“意境”的“神味”、其不足和缺陷及非詩化傾向等問題(目前對於聶詩的評價或全力肯定或全力否定,尚缺乏全面客觀的研究成果)。更為重要的是,因本書是在作者《詩詞曲學談藝錄》(齊魯書社2011年版)一書中所提出的全新的詩詞曲學理論“神味”說的理論系統下進行的,因此對於聶紺弩舊體詩的研究、詮釋具有全新的視界、氣息,而不同於以往任何一種研究成果。本書還對聶紺弩的詩學思想進行了深入考察,這一系統工作目前學界基本上尚無人涉足。為了進一步體認聶詩的藝術境界,結合詩歌及其理論研究,本書還選錄了聶紺弩最具代表性的數十首舊體詩,進行了詳盡的鑑賞評點,這也具有非常鮮明的特色。

目 錄

自序

緒論·新舊文學之爭及舊體詩詞之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之地位

卷上:聶紺弩舊體詩及詩學思想綜論

第一章聶紺弩其人及其舊體詩研究狀況概觀

第一節聶紺弩生平及思想精神簡況

第二節聶紺弩舊體詩研究概況

第二章聶紺弩舊體詩評論綜覽

第三章聶紺弩舊體詩之價值、意義及地位

第一節二十世紀以來舊體詩論略

第二節聶紺弩對於舊體詩傳統“意境”之超越:“神味”

(一)聶紺弩舊體詩於中國傳統詩歌境界之開拓意義

(二)聶紺弩舊體詩成就之原因

(三)聶紺弩舊體詩之“神味”

(四)聶紺弩舊體詩之不足及缺陷

(五)聶紺弩舊體詩之非詩化

(六)餘論

第四章聶紺弩詩學思想研究

第一節聶紺弩之詩學思想

第二節二十世紀詩學背景中聶紺弩詩學思想之叛逆及其缺陷

卷下:聶紺弩舊體詩選錄箋評

搓草繩

清廁同枚子

鋤草

刨凍菜

挑水

削土豆種傷手

推磨

放牛

馬逸

草宿同黨沛家

伐木贈李錦波

嘲王子夫婦怕冷

送王覺往東方紅農場

贈胡考

球鞋

拾野鴨蛋

女乘務員

丁聰畫老頭上工圖

排水贈姚法規

伐木贈張先怡

怯問

拾穗同祖光

脫坯同林義

夜戰

割草贈莫言

伐木贈董漢岑

伐木贈尊棋

冰道

挽畢高士

嘲王奇趕車

畫報社魚酒之會贈張作良

麥垛

贈答草·序詩

中秋寄高旅

蕭軍枉過

夏公贈八皮羅士

步酬懷沙以詩勖戒詩

贈梁羽生

瘦石六十

真宅

秋夜北海懷冰奚禾曙

贈董冰如高啟潔夫婦武昌

沁園春·贈木工李四

浣溪沙·掃蕭紅墓(在香港淺水灣)

鍾三四清歸

有贈(四首,錄一)

頤和園

贈周婆(二首選一)

驚聞海燕之變後又贈

有光枉過

挽陳帥三首(錄一)

歸途

再掃蕭紅墓(四首錄二)

解晉途中與包於軌同銬,戲贈

雜詩(四首錄二)

杯底——讀毛詩三打白骨精因放論天下

詠珠穆朗瑪

雨中瞻屈原像

附錄:聶詩功臣——懷念侯井天先生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