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戰鬥機甲

聖靈戰鬥機甲

聖靈戰鬥機甲,虛擬物品,出自網路遊戲《命令與征服3-泰伯利亞之戰》之中。

聖靈戰鬥機甲簡介:

出現於EA公司出品的即時戰略遊戲《命令與征服3-泰伯利亞之戰》,也在《肯恩之怒》中出現。台譯人形機甲或人形戰鬥機甲。Nod軍的武裝機器人,是進化者的改良版,是Nod最具威懾力和功能性的武器系統。
這種雙腳步行機甲,屬於重型機甲,站立數十米(大約31.7米左右)重達650噸以上,一隻腳可踩死7~9名GDI步兵,可穿越各種地形。披荊斬棘的強大氣勢,讓GDI士兵聞風喪膽。
聖靈戰鬥機甲的基礎雷射武器對付載具和建築物非常有效,而且可以利用吞噬4種載具進行升級。利用隱形坦克的隱形發生器,可在不攻擊時處於隱形狀態;利用突擊機車的隱形探測器,可探測敵人的隱形部隊;利用火焰坦克的火焰噴射器,可在近距離對付敵軍部隊,攻擊建築更是一流;利用光束炮可以升級成二級雷射。一座聖靈戰鬥機甲可以同時吞下4輛載具。
戰場上任何一方的工程師都可以修復任何一方的聖靈戰鬥機甲,據為己有,但生命值只有一半。
生產條件是重工廠、科研所。
價格: 2200
生產時間: 0:22
特殊能力:吞噬武裝

《命令與征服4》中的聖靈戰鬥機甲

型號:AW-30 (戰鬥機甲)
所屬方:Nod
角色:重型反坦克機甲
建制年份:2065
所屬組別:進攻
武裝:胸膛與手臂加農炮
類型:重型機甲
速度:中等
故事背景
Nod的傳奇人物馬西昂兄弟設計了最初的淨化者戰鬥機甲來弘耀自己在第二次泰伯利亞戰爭中的威武戰績,其造型就是用來把恐懼打入敵人心臟並統治戰場的。在第三次泰伯利亞戰爭的準備階段,Nod工程師們把馬西昂的原概念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製造出了一款有更好適應性和多用性的大怪物,Nod軍在戰場上的真正化身—— 一台“阿凡達”。
作為Nod科技改良項目的一部分,聖靈要把作戰數據即時傳送給LEGION。在第三次泰戰後的日子裡,該AI加工分析並整理了那些數據,解釋出該戰鬥機甲的第一代在戰爭中的致命弱點與失敗,在幾樁例子中,聖靈對自己人的威脅比對GDI還大;聖靈駕駛員們養出了一種隨意摧毀其他Nod車輛的習慣,不是為了裝備自己對付GDI,而是作為逃命自保手段,順手牽走人家的武器並留下殘骸來堵GDI的路。被當作原聖靈的關鍵設計——戰場即時改裝能力——被證明弊大於利。
有鑒於此,再加上其它一些有力的數據觀點,Nod工兵團設計了新式的改良聖靈——Caturhasta Avatara。
這一新版聖靈帶來了兩項主要改變:第一,該戰鬥機甲不再搭載真人駕駛員,而是經先進的系統遠程控制,每名聖靈駕駛員都直接神經連線到他們各自那台聖靈上,讓這些車輛名副其實地成為駕駛員靈魂的機甲化身。第二,為了減少前面所說的友軍傷害,設計者移除了聖靈對戰場改裝的嚴重依賴,換上了四個武器安掛點,這樣每台戰鬥機甲就可以使用最多四門大型武器。第一輪戰地測試的結果十分轟動,至少可以這么說:
“現在我感到它就是濕婆——毀滅之神了。”
聖靈測試駕駛員領隊郝林奇上尉在跑完第一趟聖靈Mk.II的測試後引用奧本海默的名句如是說。
經過重大改革的設計,加上一個讓其高大的前代比較之下都顯得柔弱的嚇人外形,讓聖靈重新回到了戰場前沿,惡夢又將降臨到Nod的敵人頭上。
戰地詳述
一手一炮
聖靈最初裝備著四門反坦克炮在四隻胳膊上,但額外的花費被視為多餘,於是投產版砍掉了兩隻。隨著泰控網衝突升級,Nod拆掉了一些軀幹上的裝甲來加上第三門更強的炮來提供更多火力,雖然生產的都是三炮版,聖靈照樣保留了加裝炮臂的支架,指揮官們經常從戰場上搜掠敵人的武器給自己裝上。
原地復活
自從GDI的後備系統顛覆了戰場修理手法後,兄弟會也開始複製同樣的科技用到自己的車輛上。作為山寨版GDI乳齒象的後備系統,聖靈的也會在倒下後開始自動把它修回到運作狀態。不幸的是這修理耗時不少,Nod指揮官們要是趕時間的話應該直接派工程師去修復機甲。
後會有期
聖靈的手臂加農炮異常強大,但它們的力量也伴隨著巨大的缺點,因為炮臂都暴露在外又說不上有什麼裝甲,聖靈駕駛員們常常會發現自己拖著幾條殘廢的手,有的開不了炮,有的乾脆被敵人打飛一截。作為補救,每條手臂都能自動從機體彈脫出去,然後在工程師的輔助下替換上新的炮。在交戰激烈的時候,駕駛員乾脆自殘斷肢然後用任何剩下來炮繼續開火,但大多數駕駛員都會在手臂全失的時候馬上撤退,畢竟沒了手臂輕了很多,然後飛奔回基地。
【註:掉手是限定發生在某幾個HP值時候的,聖靈現在被莫名其妙地加上了自動補血功能,可能前一秒手剛掉,後一秒手又自己長出來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