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茶座·翻譯的最高境界信達雅漫談

譯余漫談:長句的翻譯 譯余漫談:翻譯的橋樑作用 譯余漫談:中國成語的翻譯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第1版 (2006年1月1日)
叢書名: 翻譯茶座
平裝: 220頁
開本: 32開
ISBN: 7500114567
條形碼: 9787500114567
尺寸: 21.1 x 14.7 x 0.9 cm
重量: 240 g

作者簡介

沈蘇儒 (1919年-) 原籍浙江嘉興。1945年重慶中央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即從事新聞及外文編譯出版工作。至今已60年。歷任新中國第一張英文日報The Shanghai News及第一本多語種外文刊物People's China編輯,宋慶齡創辦的多語種外文刊物China Reconstructs(現名China Today)副總編輯,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編譯顧問。曾任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中國國際交流協會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第一屆理事。著作有:《論信達雅——嚴復翻譯理論研究》(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出繁體字版),《對外報導教程》、《對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五洲傳播出版社2003年版)。主要譯作有:《爭奪歐洲霸權的鬥爭1848—1918》(商務印書館1 987年版)、《宋慶齡——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愛潑斯坦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獲首屆國家圖書獎)(台灣日臻出版社1994年出繁體字版.書名改為《宋慶齡傳一一從孫中山到毛澤東的革命之路》)、《見證中國——愛潑斯坦回憶錄》(與人台

內容簡介

長句的翻譯,洋典故的翻譯,俏皮話的翻譯……如何做到翻譯的最高境界——信達雅,本書翻譯茶座之十五,以“信達雅”為理論指導,提出解決翻譯障礙的根本途徑,並以大量的實例展示了“信達雅”的理想境界,是一本令人信服的學習英語及漢英翻譯的讀物,對英語學習者和翻譯學習者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學習價值。
“翻譯茶座”系列讀物,由精彩短文組成。是奉獻給廣大翻譯學習者的又一精品!翻譯,英語學習之至高境界。思維訓練之理想途徑,語感培養之最佳砥礪。
“信達雅”,翻譯的原則與標準。作者的永恆追求,譯事之理想境界,本書收文章39篇,分3部分:經驗談、譯作選摘、附錄。全書以“信達雅”為理論指導,提出解決翻譯障礙的根本途徑。並以大量的實例展示了“信達雅”的理想境界。

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信達雅”的理論與實踐
一 經驗談
“歸化”還是“洋化”
——翻譯工作中一個既古老又現實的問題
英漢翻譯中的一些難點
二 譯作選摘
孫中山的性格
譯余漫談:譯文的修辭要符合作者身份地位和發表場合
孫中山在海外
譯余漫談:原文是地道的英語,譯文應是地道的漢語
回憶周恩來
譯余漫談:長句的翻譯
宋慶齡同孫中山的結合
譯余漫談:翻譯愛潑斯坦著宋慶齡傳的特殊感受;日文姓名的翻譯
承孫中山的遺志
譯余漫談:“虛”比“實”難譯
外國作家筆下的宋慶齡
譯余漫談:語言的社會心理和文化背景問題
兩件小事
譯余漫談:俏皮話的翻譯
關於新聞工作
譯余漫談:思維和表達方式的差異
閻錫山將軍的奇妙山頭
譯余漫談:儘量保持原作的風格
新民主主義的人民自治
譯余漫談:要注意譯出細節
在敵後
譯余漫談:要適合譯入語使用群體的社會心理和文化背景
童年往事
譯余漫談:最難翻譯的是最明白的最短的句子
我同中國的結緣
譯余漫談:只有原作的風格,沒有譯作的風格
我遇到了“孔二小姐”
譯余漫談:表現原作的素描手法
歐洲的各大強國
譯余漫談:Uncle和cousin造成了大麻煩;洋典故的翻譯
歐洲作為世界中心的歷史的終結
譯余漫談:越通俗越難譯
歷史是一種武器
譯余漫談:再談保持原作的風格一
美國黑人如何看待他們同非洲的淵源關係
譯余漫談:使譯文像是用中文寫作的
國際宣傳的條件和方法
譯余漫談:語言無先進與落後之分
“二戰”統帥對宣傳工作的評價
譯余漫談:長句的分解和重新組裝
世界銀行的貸款方式
譯余漫談:如何引進或創造新詞
中國採用“國際競爭性招標”
譯余漫談:翻譯的橋樑作用
企業家精神
譯余漫談:解釋性翻譯
汽車收音機的發明
譯余漫談:科技翻譯中的“雅”
1984年阿富汗邊境見聞
譯余漫談:再說“細節”的重要
重訪開羅
譯余漫談:“歸化”又一例
一位埃及老作家
譯余漫談:再談思維和表達方式的差異
列車上的劫案
譯余漫談:文學作品的翻譯也要講“信達雅”
督察長的奇遇
譯余漫談:語言藝術的保持
黃山“四絕”
譯余漫談:中國成語的翻譯
黃山的雲
譯余漫談:中國或東方特色事物的翻譯
宋慶齡頌
譯余漫談:詩可譯而又不可譯
三 附錄
譯學探索的百年回顧與展望
——評沈蘇儒著《論信達雅——嚴復翻譯理論研究》
呼籲重視對外宣傳中的外語工作
翻譯應與創作同酬
——不是為了金錢,是為了尊嚴
翻譯如何才能受到全社會的重視
翻譯批評與翻譯界的團結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