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仙

羽翼仙

羽翼仙是中國明代長篇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原型是只大鵬鳥,天皇伏羲時期得道。

基本信息

角色經歷

天皇伏羲時期得道,截教蓬萊總部上洞八仙之一,在天為金雕大鵬鳥,在海為鯤鯨,在陸為金羽迦樓羅,地位和道教成立後的鐵拐李等八仙地位相若。被申公豹挑唆,飛至西岐欲找姜子牙算帳,不敵闡教三代弟子聯手,連中哪吒乾坤圈、黃天化攢心釘,敗走。羽翼仙不忿,欲將西岐化為渤海。姜子牙算出大難臨頭,作法將北海之水移至城上,護住西岐。姜子牙法力不敵大鵬,元始天尊以三光神水護住西岐,羽翼仙用盡一夜力氣,未能成功,再度敗走。燃燈道人追蹤到羽翼仙蹤跡,誘使大鵬連吃一百零八個念珠後,將其收服,往靈鷲山修行。在對陣孔宣時,羽翼仙再度出場,受燃燈道人之命與孔宣對陣,在空中與孔宣相鬥了兩個時辰後被孔宣以五色神光擊落,在撤退後羽翼仙指出孔宣“只見五色祥雲護住他的身子,也像有兩翅之形,但不知是何鳥”,暗示了孔宣的本體。

西周時期師從燃燈佛祖,消滅了難陀那加龍蛇王和跋難陀那加龍蛇王父親的勢力,官至大威德迦樓羅王,四大迦樓羅王中的地之西千戶,巡伐南亞,有九頭三十六手迦樓羅形態。為迦樓羅軍團兵馬大元帥。東周春秋時期接引道人轉世為如來佛祖,加封大鵬護法明王菩薩,翼展長到三百三十六萬里。

老君西征時期造反,回歸截教,重新成為截教八仙之一,代表截教入魔教陣營招收妖族弟子,但沒有固定的山頭。被中亞水族稱為大鯤王(明朝不題撰人版《續西遊記》)

王莽時代與孫悟空結義(《西遊記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謊言》),稱鵬魔王,後自稱混天大聖,但除七兄弟外沒人知道。孫悟空被鎮壓五行山後入主獅駝國(原型為中亞的喀喇汗王朝)。期間奉上清法旨在東漢末年轉世張飛(漢西鄉桓侯),翼展長到三百六十五萬里;在隋朝奉上清法旨轉世“武力巔峰”西府趙王李元霸(唐衛懷王李玄霸),將戶口轉入道教。

西遊時期唐太宗末年被如來(接引)帶回靈鷲山,僅僅保留大鵬護法明王菩薩一職,被戲稱“迦陵”。唐中宗李顯時期奉如來法旨轉世張巡,安史之亂守城有功。

北宋末年吞噬三十九顆金豆,轉世岳飛,風波亭完劫後魂歸鯤鵬金身,肉身封神入天庭,脫離佛教,官至武聖三界靖魔大帝保劫昌運忠孝妙法天尊,接替武聖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羽成為新一屆三界軍委主席,在蓬萊島碧游宮擴建靖魔宮。明朝後期私自轉世為魏王徐鵬舉,找到秦檜的墳墓,剖棺棄骸,報前世之仇。清軍入關後被去除武聖稱號,降職為軍委副主席,常住蓬萊島靖魔宮。

原著詩讚

(一)

頭挽雙髻,體貌輕揚。

皂袍麻履,形異尋常。

嘴如鷹鷙,眼露凶光。

葫蘆背上,劍佩身藏。

蓬萊怪物,得道無疆。

飛騰萬里,時歇滄浪。

名為金翅,綽號禽王。

(二)

二翅遮天雲霧迷,空中響亮似春雷。

曾搧四海俱見底,吃盡龍王海內魚。

只因怒發西岐難,還是明君福德齊。

羽翼根深歸正道,至今萬載把名題。

原著登場

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

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說反殷郊

第七十回 準提道人收孔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