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納德·艾倫

羅納德·艾倫

羅納德·J·艾倫,男,是國際公認的證據法學家,他先後任教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愛荷華大學、杜克大學和西北大學。 現為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外國專家諮詢委員會主席和國際證據科學協會主席。 2014年9月30日,獲得2014年中國政府“友誼獎”,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中國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出席宴會。

基本信息

長江學者

2007年4月19日晚,中國政法大學聘任美國西北大學教授羅納德·J·艾倫先生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的儀式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行。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是中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吸引和培養傑出人才,加速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隊伍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長江學者”這一稱號是中國政府授予學者的最高榮譽,意味著卓越的學術成就和崇高的學術聲望。艾倫教授獲聘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成為中國政法大學第一位“長江學者”,既是艾倫教授在世界證據法學領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反映,也是中國政法大學躋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一個標誌,是中國政法大學師資隊伍建設和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事件。

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是中國政法大學的一個創新型科研機構,是中國法學學科目前惟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證據科學研究院和證據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籌建過程中,艾倫教授就作為外國專家諮詢委員會主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艾倫教授與中國政法大學有著長期的友好合作關係,中國政法大學張保生教授、王進喜教授早在2002年就在艾倫教授的指導下在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從事證據法研究工作,2004年起,艾倫教授每年訪問一次法大,從事講學和合作研究工作。2007年起,艾倫教授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為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系統開設《美國證據法》課程,同時與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一起就證據規則的研究開展深入的合作。

艾倫教授在答謝辭中表示,中國目前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證據法作為法治的基石將為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保障。他相信他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與我校的密切合作將會非常愉快,中國政法大學將在中國證據科學的發展方面做出卓越的貢獻。

科研成果

學術著作 學術著作

艾倫教授是國際公認的證據法、刑事訴訟法和憲法學專家,主要講授《證據法》、《憲法與刑事訴訟》、《民事訴訟程式》等課程,主要著作有《憲法背景下的刑事程式》(Constitutional Criminal Procedure:An Examination of the Fourth, Fifths and Sixth Amendments and Related Areas.)、《綜合刑事訴訟法》(Comprehensive Criminal Procedure)、《證據法的分析路徑》(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Evidence: Text, Problems,and Cases)、《證據法》(Evidence: Text, Cases,and Problems,已被翻譯成中文出版)等,發表論文130餘篇,其中多篇被譯為中文。

榮譽獎勵

2014年9月30日,中國最高法院常務院長、一級大法官沈德詠在北京會見了榮獲2014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羅納德·艾倫教授。沈德詠代表最高人民法院並以個人名義對艾倫教授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的殊榮表示熱烈的祝賀。

沈德詠說,十年來,艾倫教授積極參與中國司法文明和證據制度建設,為中國法治建設積極建言獻策,作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中國政府高度肯定。艾倫教授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訴訟證據規定研究》的外國顧問,全程參與課題研究工作,提出了許多具有較高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沈德詠指出,中國歷來高度重視法治建設。目前,中國正在積極穩妥推進新一輪司法改革,致力於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證據乃正義之基礎、訴訟之核心,這就決定了在推進法治建設中,無論將證據制度建設擺在何等重要位置都不為過。中國是成文法國家,證據法規範主要規定在三大訴訟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之中。改革開放35年來,特別是近些年來,中國立法、司法機關為完善證據制度、促進司法文明、保障司法公正作出了不懈努力。

沈德詠表示,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交流不斷深化,各國法律和司法制度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也在相互借鑑融合。中國法院在推進改革發展過程中,既要始終立足本國國情,又需要積極借鑑包括英美法系國家在內世界各國的有益經驗和做法。艾倫教授是國際證據科學協會主席,是著名的證據法和訴訟法專家。希望艾倫教授一如既往為中國證據制度創新特別是《訴訟證據規定研究》項目研究獻計出力。

艾倫教授感謝中國最高法院沈德詠大法官會見,表示將積極參與訴訟證據項目研究工作,同時願意繼續深化與中國法學學術界與司法實務界的交流合作。

中國政府“友誼獎”是為表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而設立的最高榮譽獎項。美國西北大學威格摩爾特座教授羅納德·艾倫(Ronald J·Allen)受聘於中國政法大學,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訴訟證據規定研究》的外國顧問。在2014年度的中國政府“友誼獎”中,羅納德·艾倫是法學類唯一獲獎者。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長級專職委員胡云騰,中國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聯席主任張保生教授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見。

重要成就

羅納德·艾倫教授自2004年1月起先後18次訪問中國。2004年,出席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基地研討會,受聘為基地兼職教授;2006年,受聘為學校兼職教授、證據科學研究院外國專家諮詢委員會主席,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證據科學的理論體系及套用研究》課題組成員。

2007年,受聘為中國教育部第八批“長江學者獎勵計畫講座教授”。2007年起,每年在中國政法大學從事1-3個月教學科研工作,聯合培養研究生。2007年至2013年,出席在北京舉辦的四屆證據理論與科學國際研討會,作大會主題演講。

2012年起,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訴訟證據規定研究》課題組唯一外籍顧問。2012年起,任“2011計畫”·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特聘海外核心專家組員,多次參與由中心主辦的“證據法學前沿”高級研討班教學工作;2013年起,每年承擔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暑期學校“美國證據法”36學時課程的講授。

2013年起,任中國政法大學“111計畫”證據科學創新引智基地特聘海外學術大師,承擔開發新課程和新教材、在職培訓和提供諮詢服務等。

艾倫教授積極推動“國際證據理論與科學國際研討會”在北京連續舉辦四屆。他推進美國西北大學與中國政法大學合作,共同培養證據科學國際一流師資隊伍,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他參與培養的中國政法大學教師和學生成為中國證據科學研究的中堅力量。他參與中國政法大學“2011計畫”、“111計畫”及多項國家重大科研課題項目。

他受聘為最高人民法院《訴訟證據規定》起草專家組唯一外籍顧問和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外國專家諮詢委員會主席,為中國相關立法和司法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其撰寫的《證據法:文本、問題和案例》(Evidence:Text,Problems, andCases)一書被譯成中文出版,成為研究美國證據法的權威學術資料和國內經典教材。在中國的數十次演講也被譯成中文發表在國核心心期刊上,為國內學者和專家廣為引用。

艾倫教授近十年來為中國證據法學科發展及相關立法起草工作作出的貢獻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等中央部委的肯定。他每次來華都會強調證據法在一國法律體系中的重要性,指出“事實先於權利和義務並且是權利和義務的決定因素。沒有準確的事實認定,權利和義務便無從談起。”在強調證據法普適性的同時,艾倫教授也不忘提醒國人“中國的證據立法要有中國特色”。

主要任職

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約翰·亨利·威格莫爾John Henry Wigmore)特座教授
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外國專家諮詢委員會主席
國際證據科學協會主席
先後畢業於馬歇爾大學和密西根大學
先後任教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依阿華大學和杜克大學
美國法律協會會員
曾任美國法學院協會證據法學部主席
美國律師協會刑事法務部程式和證據規則委員會副主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