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研究

與橫斷行研究相反,縱貫研究是一種跨越長時間,持續某一觀察某一現象的研究方法。

縱貫研究

正文

在一段長時間內的不同時刻點上對所研究對象進行若干次觀察和資料蒐集,以描述事物發展的過程、趨勢和變化的研究類型。
縱貫研究包括3種不同的類型:①趨勢研究。指對一般總體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的研究,特點是在不同時刻點所研究的對象不同。比如,從中國四次人口普查結果的比較中,分析全國人口的增長趨勢及其變化;或者從1979、1983和1987年三次大學生基本狀況抽樣調查中,分析大學生思想狀況的變化過程等。每次研究的對象不盡相同。②同期群研究。也稱作人口特徵組研究。指對某一特殊人群(即特徵組)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進行的研究。最典型的特殊人群是年齡組,比如以40年代出生的一些人為一個特徵組研究時,1960年從20~29歲的人中抽取樣本;1970年從30~39歲的人中抽取樣本;1980年從40~49歲的人中抽取樣本。雖然每一樣本由不同的人組成,但卻都代表出生於1940~1949年的一代人,而研究的結果所涉及的就是這一代人的變化情況。③定組研究。與前兩者的唯一區別在於每次研究所用的都是同一個樣本,所研究對象都是同一群被調查者。正因為如此,定組研究也稱作追蹤研究或定群重訪。
橫剖研究相比較,縱貫研究的最大優點是可以描述事物的發展過程和變化,並從這種變化中考察事物的發展趨勢。但是,由於一項縱貫研究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蒐集資料,而且在不同時間蒐集同樣的資料,有著許多的困難並且費用浩大。因此,縱貫研究的橫斷面一般不能過寬,樣本容量不宜太大。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