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公共接入

網際網路公共接入是通過特定的信息採集與共享的傳輸通道,利用話線撥號接入(PSTN)等傳輸技術完成用戶與IP廣域網的高頻寬、高速度的物理連線。

定義

從信息資源的角度,網際網路是一個集各部門、各領域的信息資源為一體的,供網路用戶共享的信息資源網。家庭用戶或單位用戶要接入網際網路,可通過某種通信線路連線到ISP,由ISP提供網際網路的入網連線和信息服務。網際網路接入是通過特定的信息採集與共享的傳輸通道,利用以下傳輸技術完成用戶與IP廣域網的高頻寬、高速度的物理連線。

接入方式

電話線撥號接入(PSTN)

家庭用戶接入網際網路的普遍的窄帶接入方式。即通過電話線,利用當地運營商提供的接入號碼,撥號接入網際網路,速率不超過56Kbps。特點是使用方便,只需有效的電話線及自帶數據機(MODEM)的PC就可完成接入。

運用在一些低速率的網路套用(如網頁瀏覽查詢,聊天,EMAIL等),主要適合於臨時性接入或無其他寬頻接入場所的使用。缺點是速率低,無法實現一些高速率要求的網路服務,其次是費用較高(接入費用由電話通信費和網路使用費組成)。

ISDN

俗稱“一線通”。它採用數字傳輸和數字交換技術,將電話、傳真、數據、圖像等多種業務綜合在一個統一的數字網路中進行傳輸和處理。用戶利用一條ISDN用戶線路,可以在上網的同時撥打電話、收發傳真,就像兩條電話線一樣。ISDN基本速率接口有兩條64kbps的信息通路和一條16kbps的信令通路,簡稱2B+D,當有電話撥入時,它會自動釋放一個B信道來進行電話接聽。主要適合於普通家庭用戶使用。缺點是速率仍然較低,無法實現一些高速率要求的網路服務;其次是費用同樣較高(接入費用由電話通信費和網路使用費組成)。

ADSL接入

在通過本地環路提供數字服務的技術中,最有效的類型之一是數字用戶線(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技術,是目前運用最廣泛的銅線接入方式。ADSL可直接利用現有的電話線路,通過ADSLMODEM後進行數字信息傳輸。理論速率可達到8Mbps的下行和1Mbps的上行,傳輸距離可達4~5公里。ADSL2+速率可達24Mbps下行和1Mbps上行。另外,最新的VDSL2技術可以達到上下行各100Mbps的速率。特點是速率穩定、頻寬獨享、語音數據不干擾等。適用於家庭,個人等用戶的大多數網路套用需求,滿足一些寬頻業務包括IPTV、視頻點播(VOD),遠程教學,可視電話,多媒體檢索,LAN互聯,Internet接入等。

ADSL接入 ADSL接入

ADSL技術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點: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電話線網路,通過線上路兩端加裝ADSL設備便可為用戶提供寬頻服務;它可以與普通電話線共存於一條電話線上,接聽、撥打電話的同時能進行ADSL傳輸,而又互不影響;進行數據傳輸時不通過電話交換機,這樣上網時就不需要繳付額外的電話費,可節省費用;ADSL的數據傳輸速率可根據線路的情況進行自動調整,它以“盡力而為”的方式進行數據傳輸。

HFC(CABLEMODEM)

是一種基於有線電視網路銅線資源的接入方式。具有專線上網的連線特點,允許用戶通過有線電視網實現高速接入網際網路。適用於擁有有線電視網的家庭、個人或中小團體。特點是速率較高,接入方式方便(通過有線電纜傳輸數據,不需要布線),可實現各類視頻服務、高速下載等。缺點在於基於有線電視網路的架構是屬於網路資源分享型的,當用戶激增時,速率就會下降且不穩定,擴展性不夠。

光纖寬頻接入

通過光纖接入到小區節點或樓道,再由網線連線到各個共享點上

光纖 光纖

(一般不超過100米),提供一定區域的高速互聯接入。特點是速率高,抗干擾能力強,適用於家庭,個人或各類企事業團體,可以實現各類高速率的網際網路套用(視頻服務、高速數據傳輸、遠程互動等),缺點是一次性布線成本較高。

無源光網路(PON)

PON(無源光網路)技術是一種點對多點的光纖傳輸和接入技術,局端到用戶端最大距離為20公里,接入系統總的傳輸容量為上行和下行各155Mbps/622M/1Gbps,由各用戶共享,每個用戶使用的頻寬可以以64kbps步進劃分。特點是接入速率高,可以實現各類高速率的網際網路套用(視頻服務、高速數據傳輸、遠程互動等),缺點是一次性投入較大。

無線網路

是一種有線接入的延伸技術,使用無線射頻(RF)技術越空收發數據,減少使用電線連線,因此無線網路系統既可達到建設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目的,又可讓設備自由安排和搬動。在公共開放的場所或者企業內部,無線網路一般會作為已存在有線網路的一個補充方式,裝有無線網卡的計算機通過無線手段方便接入網際網路。

目前,我國3G移動通信有三種技術標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各使用自己的標準及專門的上網卡,網卡之間互不兼容。

電力網接入(PLC)

電力線通信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技術,是指利用電力線傳輸數據和媒體信號的一種通信方式,也稱電力線載波(Power Line Carrier)。把載有信息的高頻載入於電流,然後用電線傳輸到接受信息的適配器,再把高頻從電流中分離出來並傳送到計算機或電話。PLC 屬於電力通信網,包括 PLC 和利用電纜管道和電桿鋪設的光纖通訊網等。電力通信網的內部套用,包括電網監控與調度、遠程抄表等。面向家庭上網的 PLC,俗稱電力寬頻,屬於低壓配電網通信。

公共接入平台理念的引入

目前,國際上ISP流行的做法是將用戶接入服務和網路信息服務分開,分別由不同的運營商來經營,例如,美國線上(AOL)是美國最大的ISP之一,但是它自己並沒有一個用戶的撥號接入連線埠,而完全是從即rint,qpest等各個電信網路運營商購買或租用戶的撥號連線埠,這樣AOL就不必將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在IP數據網路和用戶接入網路上,可以集中精力將各種信息內容服務做得更加專業。

對國內的各個ISP來講,解決ISP撥號網路“各自為政”帶來的問題,建立公共的統一接入平台勢在必行。國內有大大小小很多ISP,分別建立了自己的用戶接入網路和信息服務網路,對網路投資和維護都是不利的,對廣大用戶來講也是不利的。因此建立統一的用戶接入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所有原來的ISP就不必管理和維護自己的用戶接入網路,只是集中於各類信息內容服務,這將使整個ISP市場的發展更加具有專業性、高效性和經濟性。

綜合分析,建設公共接入平台可以使網路層次清晰、規劃合理,其優勢在於:

•提高全網接通率,減輕了匯接局的壓力;

•搭建了網路構架便於持續發展;

•易於業務開展;

•易於管理和維護。

為適應大容量的Internet接入,減少大容量Internet接入形成高話務時對PSIN網造成的影響,同時也更好地保證Internet用戶的上網質量,就必須有效地將Internet接入用戶從電話網路上旁路。

綜合各個方面意見,建設大容量數據旁路網路具有如下好處:

•完善網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立高質量電信級的Internet接入網路;

•符合統一性與公眾性的原則;

•充分發揮電信運行維護管理優勢,推動社會信息化進程;

•降低ISP的建設成本;

•更有利於在傳統網路上開拓新業務;

•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