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紙品

綠色紙品是指資源消耗少,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發展的紙品。綠色紙品,回收可二次利用。

百科名片

綠色紙品,回收可二次利用的廢氣紙張,進行加工製作在進行使用。綠色紙品是指資源消耗少、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的紙品。其核心體現在生產過程的清潔化、終端產品和過程產品生命周期延長化、廢物的資源化等先進生產理念在紙品的廣泛貫徹實施,以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為其主要特徵。

低碳紙品

有專家專門比較了紙與電腦對環境的影響,從中得出了一些重要發現:

1)一台電腦僅僅工作五個月耗電量足以生產一個普通人一年的用紙量;

2)每人每天閱讀報紙比每天上網30分鐘瀏覽新聞可以減少20%的二氧化碳排放;

3)紙是由可再生和可循環利用的資源,紙是可以生物分解的,以木材生產為主,在美國造紙和林產品行業每天種植的樹木是採伐量的3倍,有近60%的紙張回收再利用;而現今電子設備回收利用率剛達到18%,所以電子垃圾在美國垃圾出口中所占比重是最大;

低碳造紙產業

低碳經濟的核心指標是碳生產率。“碳生產率”等於經濟效益與碳排放量的比值,比值的高低反映單位二氧化碳排放產生的經濟效益的大小。低碳產業的重要指標是碳匯率。所謂“碳匯率(carbon-sinks ratio)”,就是一個企業(或一項生產)的“碳匯(carbon-sinks,碳吸收和儲存量)”與“碳(carbon-source,碳產生和排放量)”之比。如果企業的碳匯率大於 1,則該企業運行和發展過程中具有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當然也是低碳企業。

國際上有不少學者就木材和造紙產業對發展低碳經濟的作用問題進行過許多研究和討論,縱觀國內外研究結果,可以得出幾點認識:

發展低碳經濟,重在發展低碳產業。那么造紙產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能有所作為、能發展成低碳產業嗎?

(1)可再生木材資源是今後人類應該充分依賴的資源,木材和紙產品是可再生和可循環使用的產品,林產工業可以擴大生物質能源的使用,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木材和紙製品在碳循環過程中是儲碳的載體,具有“碳儲存效果”。其碳儲存作用可以淨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

(3)木材利用和林產工業具有“替代化石燃料的效果”。在木材的生命周期內,林地剩餘材、加工剩餘材、產品廢材及循環利用材等林產品,以及製漿造紙業等林產工業所產生的廢棄物,如黑液、邊皮木屑等幾乎都可有效利用為生物質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4)現代先進的製漿造紙工業是一種典型的低碳工業。例如,WAC t é ,等人用數學模型對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德克薩卡納(Texakana)造紙廠從森林培育到製漿造紙整個產業鏈的碳平衡進行詳細的計算和分析。又如,我國泰格林紙集團屬下湖南駿泰漿紙公司用木材為原料生產40萬t/a 漂白紙漿……

一般認為由生物質(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是自然界可循環的,而由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才是大氣溫室氣體的增加量。從這個角度看,造紙工業在低碳經濟中更具有優勢和競爭力。

呼喚

作為重要的製造業之一,製漿造紙產業是資源、資金、人員、能源和技術密集的產業。製漿造紙過程需要消耗植物纖維和水資源,消耗電能與蒸汽,同時也會產生廢液、廢渣和廢氣等污染物。傳統造紙工業採用大量消耗、大量生產和大量排放的粗放經營模式,不僅使得產業效益低下,更會造成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嚴重問題,是無法持續進行的。正如20世紀中葉已開發國家的造紙工業和其後中國大量中小造紙企業所面臨的嚴酷局面一樣,由於資源和能源消耗高、污染嚴重,許多製漿造紙企業面臨關停並轉的形勢。中國造紙工業已走到必須技術轉型、產業升級的生死關頭。中國造紙產業的發展呼喚綠色造紙工業。

發展趨勢

綜觀世界造紙工業的發展,與其他製造業相比造紙工業具有可循環利用並持續發展的先天優勢。植物纖維占造紙原料的89%左右,提供其來源的樹木、竹子、甘蔗、麥草等是可以循環再生的,並且竹漿、竹漿、甘蔗漿、蘆葦漿、廢紙等非木材纖維已經成為造紙纖維的重要來源,此舉不僅為造紙提供了理想原料,也直接減輕了環境污染負荷,並節約大量的能源與資源。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比較豐富的非木纖維資源。全國有1.2億多公頃耕地,年產糧食已超過5億噸,農業桔稈6億多噸(含不產糧食的棉、麻、甘蔗等經濟作物)。非木纖維年產7億噸以上,包括蘆葦(芒稈、蘆竹)、竹子、龍鬚草、芨芨草及皇竹草等能用於造紙的可再生資源。這些農業廢棄物已成為碳排放源之一,用之於製漿造紙有利於提高農民收入,有利於減少碳排放,有利於造紙工業的發展。

而且本身這些非木材纖維本身也具有極高的環保價值和生態價值。

如竹漿纖維生長周期短,生長速度快,且一次種植,永續利用,並且根系發達,是防止土壤沙化和洪水的理想植物,同時每年每公頃竹林可以吸收12噸的二氧化碳,比其他植物多釋放35%的氧氣。

一噸廢紙可生產品質良好的再生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立方米(相當於保護24棵大樹或者增加0.24畝森林),同時節水100立方 米,節省化工原料300公斤,節煤1.2萬噸,節電600度,製造過程中可以使廢水排放量減少50%。

另外蔗漿纖維屬製糖工業廢料變廢為寶,每噸蔗渣可以代替 1-1.25立方米木材。

而且近年來隨著造紙技術的不斷升級,非木纖維製漿造紙環境污染問題得到了明顯改善。麥草漿鹼回收、黑液提取、循環蒸煮技術、製漿廢水澆灌、固化燃燒、黑液回用等廢水綜合治理技術難關已經攻破並廣泛套用,而且一些新技術較傳統的末端治理技術先進,因為它從源頭控制污染物的產生。這表現在工廠循環用水、不向天上排煙、不向地面排污和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方面。它符合《清潔生產促進法》要求,能夠節能減排。

這些都為利用非木材纖維資源製造綠色低碳紙品創造了良好的前景。

循環產業

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3R),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成長模式,是對大量消費、大量生產、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循環經濟儘量進行再生利用和資源化,把廢棄物再次變為資源以減少最終處理量。生態工業是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以節約資源、清潔生產和廢棄物多層次循環利用等為特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依託,運用生態規律、經濟規律和系統工程的方法經營和管理的一種綜合工業發展模式。它能夠以一個更大的視角(包括產品生命周期、工業代謝、生態園區)考慮防治污染和有效利用資源的問題,在實現區域工業系統的綠色產業目標中尤為重要。

套用

實踐證明,紙品行業具有進行產業綠色化的充分條件,這其中有造紙循環再用原料的研發與套用、秉承綠色理念的造紙裝備和控制技術的創新、生產工藝革新、開發及套用所產生的重要推動作用促進了造紙產業的綠色化。

在中國,目前一些現代化的綠色低碳紙品生產線已投入生產,並在市場推廣套用。

如在利用竹子製漿技術上,貴州赤天化的年產20萬噸的第二代緊湊型硫酸鹽法連續蒸煮生產線、四川永豐紙業的年產16萬噸間歇式低能耗置換蒸煮生產線等,不光解決了環保問題,生產的紙和紙板也受到市場歡迎。

如在綠色低碳紙品的實際推廣和套用上,中國三大商用紙供應商之一的安興紙業從2000年起,即積極開發竹漿、甘蔗漿、蘆葦漿等非木材纖維資源以及廢紙再生資源。目前已將以上資源廣泛套用於自有複印紙、電腦紙、收銀紙、商業郵函等產品,年製造銷售達6萬餘噸,並遠銷日本、美國等已開發國家。

同時,隨著中國造紙設備的高自動化發展、造紙工藝的高科技發展,造紙原料也越來越多樣化了,非植物纖維已成為特殊用紙的重要生產原料,如有機合成纖維、粉煤灰纖維在特種紙上的套用,今年兩會期間“石頭紙”的推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