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築技術指南

《綠色建築技術指南》,是卜一德編著,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作 者:卜一德 主編
出 版 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4-1
版 次:1頁 數:415字 數:660000 印刷時間:2008-4-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112098118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為有助於綠色建築的具體實踐,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築,編寫本指南。全書共分兩篇十八章:第一篇,綠色建築法規體系,包括:①概述;②綠色建築評價標準;③綠色建築技術導則;④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⑤中國綠色生態住宅小區環境性能評價模式及支撐體系;⑥國家康居示範工程節能省地型住宅技術要點;⑦住宅建築節能設計;⑧建築節能施工質量驗收規範。第二篇,綠色建築工程規劃、設計和施工技術,包括:①綠色建築設計策劃;②綠色智慧型建築對房地產開發的要求和啟示;③建築節能技術概述;④小城鎮住宅建築節能設計;⑤規劃和建築節能設計技術;⑥建築結構節能、省地設計技術;⑦暖通空調、動力節能設計技術;⑧電氣節能設計技術;⑨給水排水節能設計技術;⑩綠色建築施工技術。
本書集有關法律法規和套用技術於一體,內容新穎、全面,可供建設、規劃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以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等學習使用。

目錄

第一篇綠色建築法規體系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綠色建築的內涵與外延
第二節 國內外綠色建築的綜合評價體系
第二章 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第一節 產生背景
第二節 指標體系
第三節 運行機制
第三章 綠色建築技術導則
第一節 總則
第二節 適用範圍
第三節 綠色建築應遵循的原則
第四節 綠色建築指標體系
第五節 綠色建築規劃設計技術要點
第六節 綠色建築施工技術要點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綠色建築的內涵與外延:
一、綠色建築的內涵:
《綠色建築評價標準》(GB/T 50378—2006)的定義為:“綠色建築”指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
通過在綠色建築領域的工程實踐,以及我們對不同領域的專家調研,我們認為在探討綠色建築的內涵時,需兼顧到以下幾個方面。
1.綠色建築的社會性:
發展綠色建築必須立足於現代人的生活水平、審美要求和道德、倫理價值觀。至少在目前階段,綠色建築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觀念問題。
由於綠色建築的內涵要求我們在建設領域及日常生活中約束自己的行為,比如在建築的設計階段,建築師或設備工程師必須有意識地考慮到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考慮到如何控制吸菸氣體對非吸菸人群的危害;在建築的運營階段,要做到節能,節約用水等,這些都不是技術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人的意識問題,生活習慣問題,這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利己行為,也是一種利他的行為。而這種利他性,則需要公共道德的監督和自我道德的約束。這種道德,即是所謂的“環境道德”或“生態倫理”。
另一方面,現代生活和工作的節奏快、壓力大,對舒適度和健康的關注程度,大多遠遠高於產生這種舒適度所消耗的能源和資源。比如對大面積玻璃幕牆的追求,如果沒有合理的配套遮陽設計會帶來高昂的運營成本,更不用說光污染和維護清洗的難度。儘管如此,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全玻璃幕牆建築還是一天比一天多。
這就提示我們,在提倡綠色建築的時候,應該儘可能地以滿足現代人的心理需求為前提,否則,片面地強調綠色建築對資源和能源的節約、對生活的約束,不僅會增加綠色建築推廣的難度,甚至會產生一定的誤解和牴觸。
2.綠色建築的技術性:
發展綠色建築必須立足於現有的資源狀況和現代的技術體系,用現代的技術來解決現代人們面臨的問題,滿足現代生活產生的需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